“白宫”二战后的白宫破败不堪,只是出于习惯才屹立不倒,最终被迫大修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古文解读V的《二战后的白宫破败不堪,只是出于习惯才屹立不倒,最终被迫大修》,希望大家喜欢。
1945年,当第33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携家人搬入白宫时,他们发现这栋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古老建筑急需修缮。
里面的枝形吊灯会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自行摇摆,人踩在地板上面就会嘎吱作响,风吹进吹出,奇怪的声音会在各个角落里回荡,令人心烦意乱。
毫不夸张地说,看上去,这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正在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国会不得不要求相关部门对白宫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想看看它到底破败到了什么程度。
结果,检查人员得出结论:白宫的二楼有火灾隐患,并有倒塌的危险。地基在下沉,墙壁在剥落,废弃的水和煤气管道给整栋建筑增加了难以承受的重量。
时任美国公共建筑管理局局长甚至表示,白宫之所以能够一直屹立不倒,只是“出于习惯”。
白宫在1812年的战争中被烧毁,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进行的重建、扩建和翻新非常随意,加上在经济衰退期喝战争年代维护不力,才导致出现了当时的这种破败景象。
1948年6月,杜鲁门总统的大女儿的钢琴的一条腿从二楼客厅的烂地板上掉了下来,这促使人们最终清楚地认识到,小修小补已经无济于事,必须进行彻底的重建。
194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一项耗资540万美元的维修计划,他们决定拆除这栋建筑,只留下石墙,在保留历史悠久的外立面的同时,对白宫内部进行彻底的重建。而在此期间,杜鲁门总统一家穿过宾夕法尼亚大道,来到了布莱尔大厦进行居住和办公。
整个工程历时22个月,白宫内部完全被掏空了。为了保持建筑外部的完整性,在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设备先被拆卸分解,零散着搬运到了白宫里面,然后又被重新组装起来。
最终,白宫里面的不稳定的结构元素全部被移除,第一层和第二层被替换,地下室也进行了扩建,其中包括一个防空洞,用来抵御潜在的核武器的攻击。
1952年3月27日,焕然一新的白宫里举行一个小型欢迎仪式。美国第一家庭再度归来,收到了新落成住宅的金钥匙。(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