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三国三大战役:曹操官渡胜袁绍,孙刘赤壁战曹操,刘备夷陵遭火烧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中言说的《三国三大战役:曹操官渡胜袁绍,孙刘赤壁战曹操,刘备夷陵遭火烧》,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三大战役:曹操官渡胜袁绍,孙刘赤壁战曹操,刘备夷陵遭火烧
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中,如果论气势磅礴,战争场面恢弘的,一定非《三国演义》莫属。三国本就是乱世,其中爆发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而最著名的当属“三大战役”:曹操官渡胜袁绍,孙刘赤壁战曹操,刘备夷陵遭火烧。这三大战役无论从规模和影响上来说,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每一次都改变了当时的局势,影响深远。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它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参战的双方是曹操和袁绍。当时的曹操还没有成为一代枭雄,参战的兵力也仅有2万人,而袁绍作为“四世三公”,坐拥11万大军与之对垒,强弱分明,不过曹操手中有“奉天子”的优势。单从兵力上来看,袁绍优势明显,这就更加主张了其嚣张的气焰,为此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深知袁绍的缺点: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于是在众人都不看好他的情况下,出奇兵致胜。先是在白马之战中,被曹操暂时收入麾下的关羽温酒斩华雄,接下来又奇袭了袁绍的粮草,一鼓作气歼灭袁绍七八万人,创下了曹操生平最辉煌的一战,从此也让他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曹操知人善任的才能也被大家所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投奔他。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绝对是三国历场战役中最浓墨重笔的一次了,各种小说、影视、戏曲都热衷于渲染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如日中天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意气风发的周瑜,以及“借东风”,“草船借箭”都是在这里诞生的(虽然是演义出来的)。曹操号称80万,实际20万,孙刘联军仅5万,赤壁之战同样是以弱胜强的典范。
虽然曹操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第一,曹操的将士们在陆地上是霸主,可是到了水战,却连站立都是不稳的,更别提打仗了。所以,才有了把战船连接在一起这样的主意,会后来火烧赤壁创造了机会。第二,曹操的军队中爆发了疾病,而且是瘟疫,这在古代可是最大的“敌人”,导致曹军兵力大打折扣,战斗力也下降许多。
第三,曹操轻敌。官渡之战中袁绍轻敌,结果败北,丢掉了登顶的绝好时机,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犯了同样的错误,导致自己败给了孙刘联军,失去了提前一统的时机,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第四,狭路相逢勇者胜。对于孙刘联军来说,战败就意味着一无所有,而曹操即使战败也并没有伤了元气,作战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夷陵之战
可能对于这场战役,乍一听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也是三国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起因是关羽被孙权所害,刘备要为自己的二弟报仇,一怒而发起的。不幸的是,刘备在没有诸葛亮的辅佐下发起的战役,不仅没有获胜,连自己的三弟张飞也遇害,自己也一病不起,最终只能在白帝城托孤,三国的版图再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役。
三国三大战役:曹操官渡胜袁绍,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孙刘赤壁战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夷陵遭火烧,从此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可以说,这三次战役决定了三国的走向,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有的战役是胜者,转眼就变为败者;有的人前面还是盟友,转眼又成了敌人,这才是三国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