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清流”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何没有像袁绍那样成为诸侯?

“清流”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何没有像袁绍那样成为诸侯?

时间:2022-11-14 14:05:33来源:回看历史振我中华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回看历史振我中华的《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何没有像袁绍那样成为诸侯?》,希望大家喜欢。

不在于四世三公,而在于天下乱了,当代人又没有跟上趟!论家庭背景,杨修(对,就是演义里说“一人一口酥”的“大聪明”杨修),比袁绍有过之无不及。他的父亲杨彪:汉末名臣,官居太尉。爷爷杨赐:东汉名臣,位居司空。

一、杨氏的平和之路

祖父杨秉:东汉中期名臣,官至太尉。再往上扒,曾祖杨震也是太尉!妥妥的“四世四公”。《后汉书》: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为世之贵!何为德业相继?拿现在的话讲:具有良好的家风、政风传承。

光武中兴后,刘秀将原来一批打天下的权臣都“散官”回家——享受生活去了。而帝国的干部体系则另起炉灶,提拔了很多儒生来做官。这批“儒生”组成的干部队伍又统称为“清流”。从权力架构来说,清流的背景和权力不够深厚。

却从一开始就和外戚和宦官一道,共同支撑、维系着东汉帝国的运行。凭什么?最典型的例子:杨震担任太尉期间,宦官弄权,为了在天子面前表达“真理”,他竟然选择了“服毒自杀”。因此清流——就是这么一群能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主。

弘农杨氏自此也名动天下,成为了举国皆认的贤良。这样的家风,即使是到了汉末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汉灵帝时,这位有史闻名的昏君问杨家一位后辈杨奇,说:我比桓帝如何?杨奇道:“陛下与桓帝,就好比桓帝是尧,你是舜一般,毫不逊色啊!”

意思是:如果把汉桓帝比成尧,那你肯定就是舜了——暗讽他俩:昏庸程度不相上下。一根软钉子递过去,噎得皇帝也无可奈何。这亦是清流弯酸人的家传技艺。杨家“始太尉”杨震有“关西孔子”之誉。有人前来贿赂,附言之:“无人可知。”

杨震却道:“天、地、你、我皆知,这便有了四知,怎能叫无人可知呢?”自律至斯!杨氏一门堪为直臣、清廉、尚德。尽管处事不够圆滑,但这样的风格又往往能赢得最高层的信任。兼之名动天下,靠的就是德业为本。

事实上在任何集团内。大多数人按道德、法令行事,小心谨慎、以法自固,这叫自我工具化。哪怕能力差点,把自己打造成放心的工具人,基本算无背景人士的晋身之路。哪怕有时说话比较冲,只要工作没拉下,老板也会认为那是对事不对人。

现在那些所谓推崇揣摩心思的理论,或许在短期内会有所收益。但时间长了倘若有1次失误,遭遇到的绝对是来自老板的雷霆之怒。对于人情世故方面不够、又没有跟老板一起拼斗过来的大多数人来,东施效颦,多半是弄巧成拙。

诸如此类的代表在汉末还有一位叫于禁,虽然不算曹家亲将——非功臣、心腹集团。身为外姓,为人持重,也是早早地被封为“假节。”位列五子之首。倘若不是后来失了足,妥妥三公,尤其是在清平盛世。

二、袁氏的鸡蛋理论

《后汉书》:“袁氏(与杨氏)俱为东京名族。”袁家和杨家一样,要成为“清流”代表,一开始也还得以德立业。袁家起势于袁安,最有名的段子是:“袁安困雪”。说的是一年天降暴雪,把整个洛阳变成了“北境凛冬”。当救援队救出袁安时。

人都快僵了。有人问他:为何不扒雪呼救?袁安回道:我是读书人。怎能像普通人那样去麻烦别人呢?需解救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啊!后来出仕任县令,所辖之地民意甚高。期间还解决了一桩大冤案——楚王谋逆。起因是上一任官员夸大功绩。

牵扯不少无辜进来,多达数千人。袁安知道后,还没上任就去接了。审理期间,旁人皆劝他:此案事关谋逆是性质问题,没必要为了功名而去折腾。袁安却不为所动。说:“我按实际情况反映,有问题,我来担。”之后整理卷宗上百份,上报明帝。

靠着自己的精彩陈述争取了二审,使得400余户得以昭雪。到了和帝时期,外戚窦宪凭军功跋扈,强买皇家土地,连公主也不放在眼里。时任三公的袁安却不信这个邪,头铁弹劾,协助皇帝了结了这个权臣,其浩然正气堪称神鬼不欺。

只是“袁始祖”去世后,袁家子孙却没能继承好这份清直。家风、政风逐渐开始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产生了偏移。到了袁隗这一代(第四代)。老大袁成便与外戚梁冀“私通”。洛阳时有潜语:“事不谐,问文开(成字文开)。”

要知道,梁外戚可不是什么善茬,汉质帝就是被他毒死的。对比袁安不折权臣、永保王道的道德实现,袁氏子孙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还能算洁身自好、耻与为伍?后来梁冀被诛,受牵连者众多。可唯独袁氏被免了劫。为啥?因为袁家还抱了宦官的大腿。

其时的中常侍叫袁赦——袁家人,深得皇帝宠信。呵呵,不仅是同流合污,已经开始学会走“四面下注”,谋求可持续发展路线了。当然了,逐渐和对手搭上联系,为了生存也好,适应时局也罢,也不算错。

在汉末两次“党锢之祸”中,无数名士清流、世家大族被宦官坑害。唯袁家稳坐钓鱼台。袁绍还待风声之后,搭救和转移了不少名士。学会把鸡蛋放到几个篮子里,永远是企业级文化,广拉关系、多面讨好、八面玲珑的至圣至理了。

要知道,托宾可是诺贝尔经济学学者。与之相比,杨震的儿子杨秉,面对梁氏的拉拢,抱病不出,采取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杨秉的儿子杨赐,在黑暗的党争中,数次与宦党搏命,差点被害。应该说,按照正统的人品官德方面来讲,这才算有始有终吧。

三、不同风格带来的不同结果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把两家的家风理清楚。而不同家风又会影响政风。这便是本文的主题:到了东汉末年,袁氏与杨氏的后人——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袁绍和杨修,为何会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同样是四世三公,到了东汉末年,袁绍这一辈在干啥?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结交各类才俊,扩大影响去了。以至于当时什么阿猫阿狗都想和他扯上关系,去袁府送礼走关系的需要排队,弄得一时洛阳交通甚至出现了因袁府而堵塞的盛况。

颇有如今去三甲医院挂号和给孩子抢学区的感觉。到了后期实在忙不过来,袁绍也开始不断提高接见门槛,设定高级会员了,曰:非海内知名不得见。没点影响不见。惹得当时的宦官头子亦评价,袁绍这小子养了这么多人,他到底想干啥?

他确实是想干点啥。针对自身出身清流,存在的最大弱点——兵权。于是,大将军何进亦变成了本初的目标。亲自上门应聘,被其纳入幕府。之后,被任命为中军校尉,统领禁军。何进死前,又提拔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

完全从庙堂层面,颠覆了东汉初年考虑的政治格局——外戚掌兵权,宦官保皇权,清流负行政。可以说,到了袁绍(包括袁术)这一辈。就完全不把什么“四世三公”放在眼里了,直接用来充当政治资源。看《三国演义》,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

请外兵入境的是袁绍,起兵反董的也是袁绍、敢叫“吾剑未必不利”的是袁绍、围而不救献帝的还是袁绍。袁绍和宦官亲为何还要诛杀宦官?他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太监手中的那点权力吗?从后面的表现来看,他的胃口要大得多。而杨氏呢?

依然死抱着当年“自杀以明志”的起点和声望,格正自守、保持中正平和的名节高洁。董卓入京后,帝国面临崩解。这个时候,只有以杨彪为代表的弘农杨氏还在追随献帝左右,维持着最真挚也是最于事无补的忠诚。为啥说于事无补?

宦官乱政时,杨彪刺杀了当时的头子王甫,名动天下又如何?改变不了宦官集体的整体成色。献帝东迎时,杨彪为了保护汉帝,差点遇害又如何?曹操得手后,看你这个太尉不顺眼,立马就换了颍川荀氏来接班。倘若汉室旗帜能持续打下去。

杨家的生存方式倒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天皇权不再那么过硬。工具人也就永远不过一个工具人而已。但有一天连天子都扶持不住朝纲礼乐的时候,你手握再大的政治资源——“四世恩公”也好,不能兑现,也就只能坐等影响力消散、死节罢了。

四、小结一下

古往今来,“清流”一派之所以深受儒生、学者的同情,在于他们对道德实现的执着追求,其情其义令人钦佩。这些人在庙堂,是真的有可能不为名、不为利、甘愿为实现自身理想而思江湖之忧患。但现实毕竟是复杂的,就好比近代的某些理论家。

在没有和民众交融之前,不也是满头磕铁吗?当士族面对军阀、正义面对权谋,只讲书生意气、不谈工作方式,亦有可能走向“不干实事、空谈、清谈”的另一端。杨彪、杨修之流,明为继承,却在不经意间忘记了祖先卧雪不言救。

平冤敢担当的可贵实质。名为效忠死节,实则成为了难逃舒适区的工具人——寄生虫。袁绍在关东起兵,《资治通鉴》:(董)卓以绍之故,杀太傅袁隗等,及其族五十余人。袁绍不知道自己起事,自家全族尚在洛阳敌手之中吗?

对于阴谋家来说,礼义廉耻?只怕是翻脸连忠孝也不要了。扯下类似投机者的面纱,虽号称清流之后,却实为了保持体面而装点门面罢了。捎带着,这也算是给袁家秉承上百年企业级思想的最好回报吧。“不择手段、利欲熏心”自不可取。

“惟物雕虫、空谈感伤”亦难作为。而相较于前100年军阀乱世,后数百年南朝士族之无为。出身皆为寒族的魏、蜀、吴三家的开创者——曹、刘、孙,之所以能成开基立业,哪一个又不是集匡扶天下、而又实怜世人的真英雄。

他们既不是手握权柄的外戚军阀,亦不是“空谈误国”的名士清流。只是他们比这两类人更懂得,继承不需要去装点门面,口嗨也要落到实处。或许,这才是三国这段历史之所以令人感怀的真正原因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