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清朝皇帝为何生育能力一个比一个差?为何清末三代帝王连续绝后?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未来花园的《清朝皇帝为何生育能力一个比一个差?为何清末三代帝王连续绝后?》,希望大家喜欢。
脏唐乱汉,其实比不上清朝的近亲婚配。清朝尤其看重子嗣,在入关前,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在努力和各个部落联姻,并不看重嫡庶。无论是十三四岁的少女,还是三四十的妇人,甚至二婚、丧夫的女子也可以。
但自从入关以后,他们的制度开始逐渐汉化,便开始注意纳妃嫔时的名份问题。他们的选秀女制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定下来的,大约是每3年选一次,王公大臣的女儿,在婚配之前,必须先由皇帝挑选,否则不允许嫁人。
因为这个制度,清朝皇帝的后妃数量惊人,比如:
顺治24岁去世,却有37名记录在册、有名分的妃嫔;
康熙活了60多岁,有50多个记录在册的妃嫔,还有许多记载为“略”的女人;
雍正是出了名的勤勉,当了13年皇帝,也有30多个妃嫔……
我想,如果不是品阶人数有限,这个数量估计还要增加。
不过奇怪的是,妃嫔越娶越多,清朝皇帝们的生育能力却在下降,儿女早夭的比例也不断升高,比如:
皇太极,生了11个儿子,长到成年的只有7个,他最爱海兰珠所生皇八子,不到1岁就夭折了;他有14个女儿,养大了13个。算一算,儿女夭折率为20%。顺治,生了8个儿子,6个女儿,却只有8个长到了成年,他最爱董鄂妃所生的儿子,也没活过1岁。儿女夭折率为43%。康熙,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但活到成年的只有1半,儿女夭折率为51%。雍正,生了10个儿子,4个女儿,活到成年的只有4个儿子、1个女儿,他最爱年羹尧妹妹年妃所生的4个孩子,却一个都没活下来。儿女夭折率为64%。乾隆,生了17个儿子,10个公主,活到成年的只有10个儿子、5个公主,儿女夭折率为44%。嘉庆,生了5个儿子,9个女儿,活到成年的却只有4个儿子,2个女儿,活下来的女儿也只活到了30岁左右,儿女夭折率为57%
……
最后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不需要提了,连续绝后,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留下。
按理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往后医疗条件越好,生活越稳定,皇子公主们应该更容易长大才是,为什么清朝完全反其道而行呢?
我认为,主要因素还在他们混乱的婚配制度。
第一,近亲婚配,后代身体越来越差。
从医学角度来看,近亲结婚会导致孩子先天不足,容易夭折。但古人却认为,近亲结婚是亲上加亲。而这件事,在清朝尤其严重。
在入关之前,女真对老婆还保留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习惯。一代枭雄努尔哈赤,最爱大妃阿巴亥(也是多尔衮的生母),但也算着在自己死后,把她交给长子代善照顾。
皇太极时期关系就更乱了,他自己一人娶了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姑侄三人。其中,布木布泰就是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
莽古尔泰贝勒死后,他的妻子们也被分给了侄子豪格和岳托。后来,豪格被叔叔多尔衮设计害死,多尔衮又抢了豪格的老婆。而多尔衮费劲巴拉抢来的这个老婆,还是自己正妻的亲姐妹。
顺治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娶的第一个皇后是母亲孝庄的侄女,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虽然名义上这是强强联合的政治婚姻,可从血缘关系来看,就是一锅炖的“近亲婚配”。
到了康熙时期,大家开始有意识要限制这种近亲婚姻,并规定“阅选秀女时,秀女中属后族近支或母族属爱新觉罗之女的,应当予以声明”。
但声明是一回事,要不要这个女人进后宫,还是看皇帝的意思。
比如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和怡皇贵妃,都是佟国维的女儿,而佟国维还有一个女儿叫做佟佳氏,是康熙的母亲。算一算,康熙这不是娶了自己的2个姨母吗?
第二,满蒙一家亲,交叉婚配
清朝有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满蒙联盟。
当年,女真只有三万多人,而蒙古有40万铁骑。靠着满蒙联姻,蒙古成了女真的后援团,渐渐地,才有了后来的女真。
他们有着非常稳固的姻亲关系,满清的公主一定会嫁给蒙古贵族,而满清的皇子一定会迎娶蒙古的公主。等生下了满清、蒙古血脉的后代后,再继续交叉联姻。
这样的婚配关系,越往后走,他们生出来的孩子身体就越弱,寿命也越来越短。算起来,清末的三位皇帝,同治先天不足,19岁就去世了,光绪帝也寿命不长,可能和这样的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或许,一个朝代到了末期,总会呈现出气数将尽的征兆。皇帝无后,就是一个鲜明的特征,而最要命的,可能是皇帝天然有隐疾。
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同治因为从小与太监厮混,有断背的癖好。而在民间传说中,同治的死因就是花柳病,也就是现在的梅毒。
活到了中年的光绪,也在临终前1年,探究过自己的病因,自称患有遗精病。
宣统皇帝溥仪,干脆直接写了一本书《我的前半生》,表示自己幼年曾吃过“长生不老丹”,但实质上却是使人发情的春药。小时候不知收敛,长大后,他便彻底失去了正常男人的能力。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