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他18岁参军,98抗洪牺牲后,其父向部队提出一要求,让人为之钦佩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红尘画卷的《他18岁参军,98抗洪牺牲后,其父向部队提出一要求,让人为之钦佩》,希望大家喜欢。
1998年的特大洪水,想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这次罕见的洪灾,给全国29个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660亿。当然,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对抗中,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叫李向群,1978年出生在海南琼山。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琼崖革命根据地就在那里,李向群也因此深受熏陶,渐渐地他就有了从军的梦想。
改革开放以后,李向群的家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富足的变迁。尽管如此,参军的梦想,李向群从来没有忘记。
1995年,当地征兵工作开始,李向群迫不及待的去报了名,对于他的选择父母也很支持,“好男儿志在四方”这是李向群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不过很可惜,因为名额有限,只能好中选优,李向群这一次落选了。
第二年,心有不甘的李向群又去报名,这一次他终于光荣入伍。这一晚,18岁的李向群激动得几乎整晚没睡。当然,这还只是个开始,为了让自己更出色,入伍的第二个月,李向群就给自己写下了一份决心书,各项训练一定要以高标准完成。
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说大话。1997年上半年新兵考核中,李向群的成绩是全营第一,年终考核,他依然稳居第一,这一年他被评为了优秀士兵。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却因为一场洪水,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1998年6月的一天,李向群回家探亲。但恰在此时,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却让人民饱受痛苦。李向群虽然在家,但他每晚都会守在电视机前,收看水灾的最新情况。但洪水丝毫没有消停的意思,越来越多的省份遭到侵害,李向群再也坐不住了,他告诉父母要提前归队,随时赶往前线。
母亲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同意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分离竟是最后的诀别。
6月24日,李向群的部队接到上级指示:到青狮潭水库(广西灵川县)增援。这一次,所有人忙了整整两天两夜,尽管累到站不住脚,但任务总算是圆满完成了。8月,部队再次接到指令:前往湖北灾区救援。时间宝贵,所有人迅速收拾行李,仅仅40分钟后,他们就登上了北上的火车。
30多小时后,李向群他们到达了指定地。顾不得休息,所有人赶往大堤,投入抢险当中。别人一次扛一个沙袋,李向群一次扛两个,排长心疼他,让他休息休息。但李向群却笑着说:“没关系,我年轻,有的是力气。”
近三个小时的抢险,李向群来来回回跑了50多趟,是全赢扛包最多的一个。但战斗还没有结束,长江第4次高峰即将来临,8月8日晚上11点多,会议室里正在商议着抢险突击队的名单,李向群得知后,主动向指导员请缨,在得到领导同意后,他高兴地走出会议室。
8月16日,长江第6次洪峰到达荆江,水位一度创下历史最高——45.22米。下午5时许,战士们来不及吃饭就赶到大堤上抢险,但就在17日凌晨4点,大堤发生了10米长的内滑坡,洪水一下子涌了进来。危急时刻,李向群顾不得自己安危,当即跳进水里,接着又有数名战士跳进水中,所有人手拉手筑起一道人墙。
几个小时后,大堤安全了。已经筋疲力尽的李向群,悄悄找到卫生员,说自己有点发烧,要点感冒药。卫生员看他烧得厉害,要他回去休息,但李向群不同意,硬是让卫生员替他保密。
19日,已经连续高烧三天的李向群,还在一线战斗,不过当他扛完一袋又一袋的沙袋后,只觉得脑子里昏昏沉沉,顿时就晕倒在大堤上,战士们连忙把他送进了卫生队。
然而,苏醒过来的李向群根本躺不住,他一听到外面有情况就往大堤上跑,一连“逃跑”了三次。21日,南平大堤堤基塌陷,李向群又冲上前线,开始和战友们一起填沙包、扛沙包。
然而这一次,李向群却再也没能走下大堤,上午10点多,正扛着沙包的李向群,一口鲜血突然喷了出来,顿时昏死过去。
人们连忙把他送进医院,在抢救了一夜后,年仅20岁的李向群还是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很多人都自发地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8月26日,李向群的父母被接到儿子生前的宿营地,当李向群的父亲李德清见到团里的政委后,先是替儿子交上了最后一笔党费,然后又把两万元慰问金捐给了灾区。最后,他向部队提出了唯一的要求:留下来,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事业,替儿子上前线抗洪。李德清这一要求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钦佩。
在得到部队领导同意后,当晚,李德清就住在连队。次日,他穿上儿子曾穿过的迷彩服、救生衣,跟着其他官兵,走上大堤。而李向群的母亲,则强忍悲痛,在宿营地为官兵们洗衣做饭,直至抗灾结束。
一晃数十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我们不会忘记英雄。向新时代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