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同属“半仙”,为何徐茂公就比诸葛亮、刘伯温差很多,原因有三个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宇说车车的《同属“半仙”,为何徐茂公就比诸葛亮、刘伯温差很多,原因有三个》,希望大家喜欢。
在每一个群雄并起的历史时代,都会“自动出现”或“被出现”一位半仙式的人物,最著名的便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元末明初时的刘伯温,哪怕明末清初时李自成身边,也站着一位牛金星。隋唐时期也不例外,“被出现”了一位,他就是徐茂公。
历史上真实的徐茂公,本是统兵将军,但在小说或评书演义中,却脱离本职工作,做起了“隋唐半仙”,也是一身道家装扮,拿着鹅毛扇,但可惜隋唐半仙徐茂公,却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前辈半仙诸葛亮和后代半仙刘伯温,这是为何呢?
在小编看来,应从历史背景、原型人物和身后传奇,这三方面分析。
其一:历史背景
诸葛亮、刘伯温和徐茂公,都身处天下大乱时期,且这三人的角色定位,也都是“辅佐明主,一统天下”,乍一看貌似公平,但若细分析,则会发现,徐茂公吃了大亏。
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人才喷涌,群星璀璨。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和刘禅却是最弱的君王。这就给了诸葛亮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这点上就如关羽能力压其他将领,脱颖而出一样。因为蜀汉集团的人才少,事事依靠诸葛亮,而曹魏集团和东吴集团,由于人才储备多,便形成了明显的分工。故而,这使得诸葛亮如神一般的存在于各种领域,军事指挥、经济发展,哪怕是发明创造也有诸葛亮。
刘伯温所处的是元末明初时期,比起诸葛亮来,刘伯温要幸运,因为他辅佐的是朱元璋,手下人才荟萃,故而不必如诸葛亮般,神一般无所不在。而朱元璋竞争对手比如陈友谅等,其手下也没有如同级别的军师人物,又不必如诸葛亮般,以一人之力,谋略上抗衡曹魏和东吴的谋士集团等,军事上对抗的曹操、司马懿和周瑜,所以形成了刘伯温一枝独秀的模样。
最后看徐茂公,他所处的是隋末唐初时期,比起诸葛亮和刘伯温,徐茂公更幸运。因为,这是属于李世民的时代。李世民远非刘备、刘禅可比,综合能力又超过朱元璋一头。显然无论是谁,在李世民手下,都不可能太出彩,就更不可能一枝独秀。且魏征、李靖等人的存在,也限定了徐茂公的发挥。所以徐茂公在《说唐》中也好,在《隋唐演义》中也罢,一直显得有点尴尬。
通过对比三人的历史背景时期,显然是遵循着难度越大,“神级别”越高的规则而来,徐茂公根本不可能跟诸葛亮去对比,只能跟刘伯温比一比。
其二,历史原型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可以得出徐茂公可以跟刘伯温比一比的可能。但事实却是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就是历史原型决定的。由于诸葛亮在三人中已经稳坐第一,所以历史原型的讨论,就只讨论刘伯温和徐茂公。
刘伯温史有其人。历史上的刘伯温其主要成就,就是作为朱元璋的智囊,替其出谋划策,使朱元璋开国大明朝。但刘伯温真正被民间奉为神人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对刘伯温遭受的冤屈,而鸣不平。
皆知,在朱元璋坐了皇帝后,曾杀戮功臣,刘伯温对此有先见之明,辞官而归,但哪料却依然被朱元璋猜忌,以至于刘伯温得病后,朱元璋命胡惟庸去探望,却一副药下去,使病情更沉重了,最终很快病死。这个结局,显然让人备感痛惜。所以,为了表达对刘伯温的惋惜,便繁衍出了各种刘伯温的故事传说,随着时间推移,最终把刘伯温推到了,几乎跟诸葛亮一般的高度。
再看徐茂公,他的原型是唐朝大将李绩。历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而不倒,备受重用,出入将相,为唐朝开疆扩土,打败过突厥和高句丽。死时也非常风光,得到了李唐的尊重和认可。
而他之所以被塑造成“军师半仙”形象,恐怕是因为“乱世必出高人”这一民间法则而来,选李绩担当,是因为他除了是位名将外,还对医学有研究,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据还写了本医学著作,叫《脉经》,但失传了。
所谓巫医,在过去医生和巫术,从来都是挂钩的。故而李绩才被选定担当“乱世高人”这一角色,完全属于“生搬硬套”。
通过对比刘伯温和徐茂公的历史原型,可以看出,刘伯温的飙升和他的真实才干和最终遭受冤屈存在关联。而徐茂公属于“半路出家”,且最终结局也非常圆满,不存在冤屈,本就很完美的人物,却又美化一笔。这种效果,怎能跟刘伯温相比?
其三,身后传奇
诸葛亮和刘伯温的身后传奇非常多。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诸葛亮留下了神奇预言《马前课》,刘伯温留下了《烧饼歌》,虽这些都属于“传说”,但足以让诸葛亮和刘伯温,晋升为“半仙”行列。
再看徐茂公,由于“处于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历史阴影中,不可能无限拔高,将李世民比下去”。且结局完美不存在冤屈,还是“半路出家当军师”,也就没必要通过“神话”搞个预言书,来丰满他。正是这三点原因,造成了徐茂公无法跟诸葛亮和刘伯温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