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古代皇子可以做官吗?最高能做到什么品阶?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摩擦知识火花的《古代皇子可以做官吗?最高能做到什么品阶?》,希望大家喜欢。
皇子作为皇帝的亲儿子,不包括皇帝的孙子、重孙子或者更远的宗室,由于不是一般的宗室,历朝历代都处于权力的核心地位。
那么,他们可以做官吗?最高能做到什么品阶?
总的来说,秦代能做,例如扶苏;汉代皇子不任职官;隋、唐、宋代的皇子是可以任职官的,不过似乎以遥领、使职差遣居多;明代皇子不任职官;清代皇子可以任职官;至于元朝,以及辽国、金国,他们的政治体制还残留了浓郁的贵族气氛,皇子和宗室主政朝廷和地方军政很常见,就另当别论。
在唐宋两朝,皇子挂朝职是一个惯例。
不说众所周知的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配角齐王李元吉,也挂上了以宰相为首的一系列官衔——侍中、司徒、襄州道行台尚书令、并州大都督、稷州刺史。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先后授官幽州都督、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凉州大都督。
另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先后授官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
唐肃宗李亨在被玄宗立为太子前,曾授官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单于大都护,后因战功授官司徒。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唐代皇子一般都会被授予地方大员的职衔,如刺史、大都督、行台尚书令、大都护等等,如果皇子立下战功,如李世民、李元吉、李亨的例子,则往往会被授予诸如司徒、太尉、中书令、侍中这样的顶级官衔。
而在宋朝,挂宰相头衔的皇子不计其数。
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在宋太祖开宝六年受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太宗即位后,加官侍中、京兆尹。
赵德昭后来在赵光义的怀疑下自杀,死后被追赠中书令,后来累赠太傅、太师。
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同样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一系列职务。
另一个儿子赵元僖,不是“同中书门下”了,直接就是“中书”和“门下”了,被授官中书令和门下侍中。
宋真宗赵恒(即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皇帝比较爱改名),也曾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可以说唐宋两朝,只要是个皇子都有官当,早夭的皇子死后也有官当(比如卫王李玄霸被追封司空)。
当然,唐宋两朝皇子的官衔往往是虚封不是实封,李元吉当然不能同时在襄州、并州、稷州三个地方一起上任,还在中枢处理门下省政务,唐肃宗也没有真的跑去安西都护府去当大都护。
那么,有没有皇子真的是凭借自己能力做官的?而且还做到宰相级别的高官的?
其实有的,但不多。
首先说说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䜣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弟弟,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很重要,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进者,还贡献了北京的著名景点“恭王府”。
他官居何职呢?咸丰时期,官居军机大臣,但时起时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授官“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负责和英法谈判。
再之后,成为总理衙门大臣。
咸丰帝死后,奕䜣与慈禧等人联手罢免咸丰帝钦定的辅政大臣,奕䜣获封议政王、军机大臣。由此成为清朝的最高掌权者之一。
之后,奕䜣一度被罢免,甲午战争爆发,再度被启用,主政总理衙门、掌管军务。
总的来说,奕䜣作为近代清朝中枢的核心人物,在没有当上皇帝的皇子中,几乎是权柄最高的一位。
另外有一位比较特殊,属于前朝皇子做官,还做到了宰相。
他就是是陈叔达,与陈后主陈叔宝同辈,是陈叔宝的异母弟,陈宣帝陈顼第十七子(或云第十六子)。
作为陈朝的皇子,陈叔达反而在唐朝初年官运亨通,他参与了李渊篡隋的禅位诏书起草,在武德年间一路从黄门侍郎升到侍中,成为宰相。
李世民登基后,陈叔达很快被免去宰相,之后,又被授官遂州都督和礼部尚书。
同样,萧瑀也是以皇子身份成为宰相,萧瑀的父亲是西梁明帝萧岿,在武德、贞观年间,萧瑀先后担任尚书右仆射和尚书左仆射,也是以前朝皇子身份成为宰相。
最后,再看一看所有皇子中,做官最高的那一位——李世民。
李世民的官职是不断加封的结果,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李世民官封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
数月后,又拜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
李世民打败宋金刚、刘武周后,加封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虎牢关之战,一战擒两王,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此时李世民的官位已达到“古官号不足以称”的地步,加封天策上将,领司徒。
再之后,加封左右十二卫大将军,进位中书令。
李世民的官职确实是前无古人,当时最为尊贵的几个官职,李世民一下做了4个,司徒、太尉、尚书令、中书令。
因此,皇子中做官坐到最高的也只有,就是:
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凉州总管、天策上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