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新文化运动”如果没有蔡元培,《新青年》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新文化运动”如果没有蔡元培,《新青年》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时间:2022-10-31 09:25:35来源:小白读资治通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白读资治通鉴的《如果没有蔡元培,《新青年》还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希望大家喜欢。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它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1917年之后又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很多近现代风云人物,都是在《新青年》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新青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当时陈独秀家境不好,无法独自承担《青年杂志》的印刷、出版、发行等事项。在朋友汪孟郊帮助下,找到“群益书社”的陈子佩、陈子寿兄弟,陈氏兄弟是安徽籍,和陈独秀是老乡,他们慷慨答应了印刷、出版和发行事宜。

1916年,因为种种原因,《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陈独秀一直担任杂志主编,各期的重要稿件均由陈独秀亲自撰写。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他心中的具有“自觉心”的国民性的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还指出,这六条标准是基本精神就是“科学”与“民主”。

新文化运动一开始,陈独秀提倡的民主,侧重于人权,即争取个人的民主自由权利;后来把民主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等各个领域。陈独秀认为,科学与民主又如两个轮子,推动近代欧洲的进步,使欧洲优越于其它民族。

在《新青年》搬迁到北京之前,主要把矛头对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糟粕,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老庄与佛教的隐退思想和迷信观念,以及为这些学说、思想、观念服务的旧思想、旧文学等等。

早期的《新青年》,其影响力不是很大,虽然陈独秀观点犀利,但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运动”。《新青年》迁往北京,是使新文化运动推向全国的重要转折点。促使《新青年》迁往北京的关键性人物是北大新任校长蔡元培。

蔡元培之前的北大,乌烟瘴气,蔡元培决心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打算从文科开始改革。以推崇宋儒理学的桐城派、文选派为代表的顽固守旧教员占多数。所以蔡元培认为需要引入具有新思想的、有影响力的人来主持工作。

蔡元培对于文科学长的选拔,非常慎重。有一天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员沈尹默偶遇来北京筹款的陈独秀,沈问了其旅馆,并告诉了汤尔和,蔡元培正找汤尔和推荐文科学长人选。于是汤和沈分别向蔡推荐了陈独秀,并给蔡元培看《新青年》。

蔡元培和陈独秀本来有过交往,他们曾经都信仰无政府主义,1904年陈独秀在上海加入暗杀团,和蔡元培共事过一段时间。蔡元培本来就对陈独秀印象较好,尤其钦佩其早期大力宣传民主思想很是钦佩。所以蔡元培在看了《新青年》之后,决心聘请陈独秀北大为文科学长。

陈独秀一开始不答应,一则自己没有在大学教过书,二则没有什么头衔,不一定能胜任文科学长一职,还担心《新青年》的编辑出版问题。

但是蔡元培很有诚意,建议《新青年》带到北京来办,没有头衔也没有关系,因为不高论资排辈,只求真才实学。陈独秀终于被说服,答应试干三个月。

1917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蔡元培换文科学长的举措,很快让学生们明白,北大要焕然一新了,逐渐兴起研究学问的风气。

陈独秀到北大之后,因为提倡新文化遭到保守势力的围攻。他们逼迫蔡元培辞退陈独秀,但是蔡元培顶住压力,继续支持陈独秀、胡适等新派教员。

《新青年》到北大之后,编辑部的队伍逐渐扩大,包括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胡适、鲁迅以及周作人等。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还1917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以“记者”笔名,发表了两篇蔡元培反对把孔教作为国教的演说。而这期主打文章是陈独秀的《再论孔教问题》,二人观点一致。蔡元培对此反应非常积极。从此,蔡元培也与《新青年》发生密切关系,不仅在精神上支持,而且在行动上也予以支持。在1917—1920年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共撰写文章15篇,题词1份。

可见,蔡元培不遗余力地支持《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新文化运动不会这么快就席卷全国,并催生了五四运动,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革命人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