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匈奴”让汉族头疼不已的匈奴来源何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或可表明族群

“匈奴”让汉族头疼不已的匈奴来源何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或可表明族群

时间:2022-10-30 19:55:41来源:探寻历史者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探寻历史者的《让汉族头疼不已的匈奴来源何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或可表明族群》,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匈奴的族源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目前还未有定论,从司马迁认为的“鬼方猃狁说”,再到后来的“义渠说”、“夏族说”乃至“西方族源说”以及最近的“北方草原民族说”。从人骨形态上看,可能更接近于北亚蒙古人种。

最为传统的观点,来自于汉代司马迁中的《匈奴列传》: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

而国学大家王国维先生,也进一步肯定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说法,他铜鼓对甲骨文以及金文的细致研究,运用音韵、考古等传统史学方法,在其《鬼方昆夷猃狁考》等系列文章中,指出了匈奴族源与鬼方、昆夷、猃狁和山戎之间的关系。

除了这个观点之外,蒙文通以及黄文弼等认为,义渠才是匈奴的同族,并且进一步认为匈奴的族源不仅有义渠,还应包括林胡、楼烦等,他们是战国时期匈奴在内地者。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匈奴根本就不是东方土著民族,而是来自西方的种族。而在上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匈奴可能是形成于北方草原的民族,其族源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在上述诸族基础上,吸收周围各族人民发展起来的。

近些年,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看法也油然而生。

匈奴族群生活的地域十分广袤,国外学者所做的一些研究中,如在蒙古国的诺颜乌拉和呼尼河流域以及外贝加尔湖地区,匈牙利和蒙古的人类学家,曾对一批属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匈奴墓,所出人骨进行了骨骼形态方面的检测。

结果发现,在诺颜乌拉和呼尼河流域的匈奴拇指那个中,其人种归于古西伯利亚类型;在外贝加尔湖匈奴墓葬中,其人种存在少量欧洲人种混血,也可能有少量远东人种混血。

而在国内的匈奴考古发现,比如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的桃红巴拉匈奴墓,以及青海大通县孙家寨的东汉匈奴墓,尤其是后者随葬品中发现一枚刻有“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的铜印,被认定是具有明确族属证据的匈奴墓葬。

在经过人类学骨骼测量后发现,内蒙古的匈奴人综合特征更接近于被压蒙古人种类型,而青海的匈奴人字综合特征与近代蒙古族更接近一些。所以从这两个标本来看,匈奴人种最初应该属于北亚蒙古人种或与北亚蒙古人种关系密切的人种,其北部和西部,有欧洲人种的混合。

实际上,人种的特征,我们在一件著名的文物上也能窥管见豹。陕西霍去病墓前便有一“马踏匈奴”的石刻像,此像匈奴的形象是面阔多须、唇厚鼻平,眼睑呈三角形,这就比较符合典型蒙古人的基本形貌特征。

当然,关于匈奴族源和族群的讨论还在继续,或许体质人类学以及古DNA研究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