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南昌起义”汤坑之战:南昌起义主力部队最后一战,粤军与粤军之间的生死较量

“南昌起义”汤坑之战:南昌起义主力部队最后一战,粤军与粤军之间的生死较量

时间:2022-10-13 08:15:38来源:旧匣子1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旧匣子1的《汤坑之战:南昌起义主力部队最后一战,粤军与粤军之间的生死较量》,希望大家喜欢。

南昌起义成功后,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军队,向南昌城大举进攻。由于南昌位于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国民党势必不会放弃,必定大兵压境对起义军持续施压。为了避敌锋芒,同时也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我南昌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广东,开辟新的局面。

我部义军进入广东后,在潮州、汕头等地先后与国军部队发生激烈交火,连战连捷。但随着国军源源不断的增兵,我南昌起义部队最终在汤坑之战中失利,被迫转移至海陆丰地区(汕尾)。汤坑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起义部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第一,汤坑之战中,国共双方的参战兵力。在汤坑之战中,南昌起义部队参战队伍主要是:贺龙部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贺锦斋)、第二师(师长秦光远)、第三师一个团,以及叶挺部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董朗)。国军方面,参战部队由陈济棠的粤军第十一师,以及薛岳的新编第二师组成。

从表面上看,南昌起义部队一共有三个师一个团,国军只有两个师,似乎我方兵力占据了上风。其实不然,由于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过程中多次经历恶战,减员十分严重,到汤坑战役时,我军实际只有5000余人。而国军陈济棠部和薛岳部都是粤军部队,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在广东以逸待劳,早已备战多时。

从兵力上看,我军仅仅是敌人的三分之一,对方又是以逸待劳,这一战,我军注定是凶多吉少了。

第二,南昌起义其余部队哪儿去了?当初举行南昌起义时,我军的参战部队包括: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三个师、周士第的粤军第四军第25团(起义后改编为25师)、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蔡廷的第十一军第十师、朱德的军官教育团。

在起义部队南下的过程中,第十师两位指挥官蔡廷、蒋光鼐由于本身就不是党员,对革命胜利并没有多少信心,当起义军受挫后,二人就率第十师离开队伍叛离了。这支部队后来发展成为第十九路军,在128淞沪抗战中曾经痛击日寇,也曾在反围剿作战时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除了第十师离队外,在起义军南下过程中,我军还先后两次作出了分兵的决定。在三河坝,由周士第率领的第二十五师和朱德率领的军官教育团奉命断后,阻击国民党钱大钧部的追兵。这支队伍最后在朱德的指挥下,历尽艰辛发展壮大,成为了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力部队。

在南昌起义部队打下潮州、汕头后,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我军还做出了分兵驻守的决定。最终决定,由郭沫若、周逸群、徐特立等人率领第二十军第三师两个团,留守潮汕。两次分兵固然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兵力逐渐分散,就陷入了被对手各个击破的危险境地。

第三,起义军欧震部阵前倒戈,是压垮起义军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分兵导致兵力分散,以及蔡廷锴率第十师离队,削弱了南昌起义部队的实力外,我军在汤坑之战中失利,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时任24师副师长的欧震在阵前的倒戈。

欧震出身于粤军系统,在由我党掌控的王牌部队:叶挺独立团中,一路做到营长。并在叶挺调任24师师长后随叶挺一起调往,看起来,是叶挺的嫡系,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欧震并不是党员,他参加南昌起义,更多的是习惯性地听从长官叶挺的指示。当起义部队遇到困难时,欧震的反动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当初蔡廷锴部叛离,叶挺、贺龙等领导人经过商量,决定吸取教训,对起义队伍中的非党员分子加以提防,以免再有蔡廷拉队伍叛离类似的情况发生。此时,聂荣臻提出了一个意见,认为24师中的两名团长:欧震和古勋铭靠不住。

欧震、古勋铭都不是党员,却分别担任团长,将24师两个团的兵力掌握在他们手中,的确是十分令人不安。经过商量后,叶挺决定对二人实行明升暗降的手段,削夺他们的兵权。于是,叶挺将欧震和古勋铭提拔为24师副师长,表面上看,由团长升副师长是升级了,但实际上当了副师长,他们就得离开自己的部队,脱离了部队,也就不怕他们叛变了。

但想不到的是,欧震依然叛变了,还拉走了自己不少旧部。汤坑之战一开始,我军凭借坚毅的战斗意志和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将陈济棠的第十一师打的丢盔弃甲。但此时,薛岳的新编第二师赶到,源源不断的向汤坑增援,缓过劲来的陈济棠部也抖擞精神与我军死战,我军由于寡不敌众,逐渐处于下风。

就在这关键时候,欧震拉走自己的旧部,在老乡新编第二师团长邓龙光的牵线搭桥下,向薛岳投降。欧震的投降,成了压垮南昌起义部队的最后一把稻草,最终导致我军在汤坑战败。汤坑之战,我军共牺牲1250人,伤亡不小,而国军虽然最终获胜,却付出了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可见这次战役的惨烈。而南昌起义部队,可以说是虽败犹荣的。

虽然南昌起义主力部队失败,但其余部转战海陆丰,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而留在三河坝的断后部队,则在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率领下,挥军北上,发动湘南起义,最终将队伍发展成八千余人,并最终进入井冈山,与毛委员一起建立了红四军,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南昌起义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也是居功至伟的。

本文作者:摇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