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为何成为最强大的重兵集团?拥有百万人马只是原因之一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钱越说史的《东北野战军为何成为最强大的重兵集团?拥有百万人马只是原因之一》,希望大家喜欢。
1945年日本投降后,延安抽调八路军和新四军各一部挺进东北,主要组成部分是八路军山东军区60000余人,新四军第3师30000余人,从陕甘宁边区出发的第359旅、警1旅、教2旅各一部以及抗日军政大学、炮兵学校等10000余人。另有晋绥、冀中、冀鲁豫军区部队各1个团,加上先期进入东北的冀热辽军区部队总计有11万余人,同时又抽调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陆续进入东北,至10月31日正式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5年11月,这支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并与“接收”东北的国军展开激烈战斗,次年起开始成立野战军司令部和组建野战纵队。到1948年1月1日才再次更名为“东北野战军”,此时野战军已拥有九个步兵纵队,1948年3月再以南满独立第1、2、3师组建第五纵队,以冀热察辽军区独立第1、2、3师组建第十一纵队,以东北军区直属独立第2、4、5师组建第十二纵队。
辽沈战役打响前,野战军已有12个主力纵队36个师,另有15个独立师和3个骑兵师(总计54个师),同时还编有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铁道纵队、一个战车团,总兵力突破70万人。尤其是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的装备实力,位居当时全国军队之冠(完全可以不论敌我)。
比如攻克锦州的战役发起之前,野战军需要首先扫清外围重要支撑点义县县城,守敌为第93军暂编第20师,连同保安部队约有万余人,该师的全部重火力是师属山炮营(八门)。而东北野战军动用了第三纵队、二纵5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加上三纵炮兵团在内共四个炮兵团近150门大口径火炮,不到24小时即告破城。
稍后改编的东野炮兵司令部直属八个炮兵团和一个工兵团,连同各步兵纵队的炮兵团在内总数为20个炮团,拥有各型火炮总计2370门,攻锦部队就使用了900余门。战车团编制两个战车营和一个汽车营,拥有各型坦克30余辆(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缴获了一批)。
锦州守敌范汉杰手下的10余万守军当中,不少士兵是抓丁而来根本没有见过坦克,也绝想不到东北野战军会拥有坦克。所以攻锦战役开始后,在千炮齐鸣中,当野司直属的战车团15辆坦克掩护步兵冲向城垣时,许多国军士兵有点懵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小米加步枪”的共军吗?
其实装备精良只是部队精锐的一个方面,第二条就是东北野战军同时拥有强大的军工生产和后勤保障能力。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和小炮炮弹不计,仅大连“建新公司”一家兵工厂,就生产75毫米口径(主要是日式和美式山炮)以上炮弹545700枚,药筒26万个,各类无烟火(炸)药450吨。东野富裕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自己够用,还从海路运送了大批炮弹支援华东野战军。
第三个体现东北野战军强大的方面,是这支部队最懂士兵素养和进攻战术的培训,早在1947年冬季攻势中就很好地开展了步兵技战术训练。野战军司令员提出了“六大战术原则”,语言直白而简练: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而各纵队的练兵口号是:“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
如此兵力众多、装备精良、素质优秀、保障得力的一支百万大军(尚有东北军区地方部队30万人),无疑是当时最精锐的野战军,足以让战争的天平发生倾斜。而这支部队在1945年刚到关外时,却只有11万人和少量火炮,难怪大决战电影里聂司令员感慨地说:你们现在肥得流油啊。
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秘密入关时,其任务是截断平张线把敌人的“一字长蛇阵”割开,同时配合华北军区部队消灭敌35军。然而先头部队手痒,顺手牵羊攻克了北平的郊县密云,逃回来的士兵向傅总司令报告“都是戴狗皮帽子的”,后者倒吸一口凉气:“让35军赶快回来”!
因为他知道,关外的那支王牌部队来了,而且是提前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