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军阀原来也读书:武夫不可怕,也想有文化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马猴历史的《军阀原来也读书:武夫不可怕,也想有文化》,希望大家喜欢。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四十五):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在北洋史上,对于军阀的诟病,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军阀们很少受过正规教育,缺乏思想文化。“东北王”张作霖被说成是出身绿林的“胡匪”,奉系军阀在关外的“急先锋”张宗昌被讥为“狗肉将军”,“东南王”孙传芳因“缺乏近代知识”,辅佐他的丁文江也感觉遗憾,就连秀才出身的吴佩孚,也被评“并无高迈识见,不过一介鲁莽武弁”。然而批评的人,多忽略有大约七成的师、旅长以上的军阀,是受过军校及其他类型的学堂教育,具有高出绝大多数普罗大众的教育程度,以及起码的军事职业素质,在文盲遍地走,识字就能当参谋的北洋混沌之中,自然也算是高学识。
例如孙传芳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学习,以优秀成绩毕业。段祺瑞在天津武备学堂,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军校见习,并入克虏伯炮厂实习炮工。吴佩孚早年在登州府参加科举考试,文章“见赏主试,遂一发中的,居然入泮矣,中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其后又报考武备学堂,即便加入行伍,也不废读书,一生治学颇多。即使被说成是“目不识丁”,以至幕僚顾维钧都怀疑其真不识字的“布贩子”曹锟,也是上过四年的私塾,粗通经史,后来也考入北洋武备学堂,受过数年正规军事教育,且成绩优异,位列李鸿章曾经上奏“屡考优等生者”之一,并非目不识丁的文盲。
其实,就连自称毕业于“绿林大学”的张作霖,都是有几年私塾底子,而且对其私塾先生杨景镇,一辈子都是恭敬有加,丝毫不在乎“东北王”的身段。可见对于军阀只是“赳赳莽夫”形象认识,多少有些浅薄。退一步言,即便军阀真的普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其宦海使舵就不能找准方向,原因在于北洋时期的宦海运作,幕府制也大行其道,军阀都延揽众多“宾客”,集一时人才之选,其中不少文人学识广泛,即便效力的军阀勇武少文,也可弥补缺憾。当时对曹锟有评“曹锟虽然可能是个傻瓜,他的幕僚却非常聪明。聪明人甘当傻瓜的幕僚,未免不合情理,却也发人深思”。这就是为人处世的魅力所在。
民国九年,蒋廷黻在天津见到他认为“最了解军阀”的丁文江,问他武夫当国,能产生什么好结果?言下之意是只有坏结果。丁文江驳斥说:“廷黻,你不懂军人,你没有资格责备他们,我了解他们,他们很多是我的朋友。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他们中任何一个有你那样的教育程度,他们一定可以,而且绝对可以比你,对国家有贡献。”丁文江所谓的“不懂军阀,所以没有资格责备他们”,也道出了军阀狼藉在外的原因,毕竟流氓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何况是有兵即是“草头王”的军阀。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顾维钧回忆录》、《丁文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