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中国古代的房子大多都是木头的,古人是如何防火的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黎顾百年V的《中国古代的房子大多都是木头的,古人是如何防火的》,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与欧洲在古代,对于房屋建筑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差异。古欧洲建筑多为石质结构,而中国则多为木质结构。石头有石头的好处,木头有木头的优势,但木质结构的房屋,有一个很大的弊病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更容易着火。特别是在宫殿群,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开来,所以防火对于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
然而,我国伟大的建筑师们,以高超的智慧相对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些宫殿民居,就如同一堆堆干柴,却终究保留在我们眼前,并没有损毁,其中就包括气势如虹的故宫建筑群。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是做好隔离措施,以故宫为例,在当时叫做紫禁城,那么大那么多的殿宇,要说完全不起火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被熊熊烈火一锅端,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隔离。
故宫之中有两种隔离方法,一是隔离墙。我们现在还能在故宫之中看到明朝时就修建的隔离墙,它们与普通围墙的区别就是特别厚,竟能达到五米之多。这么厚的墙壁,完全就是将火势分开的墙墩子。
二是隔离间,比如在北京南池子大街路东的皇史宬。它是一座全部用砖石、琉璃建成的房屋,没有一点木料,甚至连梁都没有。这样的房屋叫做实心房,就是用来隔绝火势所用。由于防火性能好,不能白白浪费,它又是当时明朝的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就是在这里所收藏。
与此类似的还有各宫的配房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防灾效果。不仅是宫殿可以作为隔离的措施,甚至连门也肩负起这个职能,比如御花园的正中央的天一门。这些隔离措施,构成了故宫防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二是找好了水源。在故宫之中,一共有七十多口井水,这是当年为宫殿庞大的群体饮用的。然而,这些水源到后来却从未有人直接喝,到了清朝时期引用水玉泉山上搬下来的。这么舍近求远,劳师动众的行为,有很多解释,本文只能略过不写。
那么这些井水就单纯起到了防火措施的作用,不光如此,游览过故宫的人都会发现,在很多宫殿之外,都有两个铜水缸。这样巨大无比的水缸,不会无缘无故的放在那里,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灭火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水源并且将其熄灭。
别小看这个水缸,在当时可是用心良苦。它们一共是308口,每口水缸可以储存3000升水。一到冬季,宫人会为他们穿上“棉衣”,并加上盖子,有时候还要在下面烧煤火,这是为了冬天不至于结冰。
万一发生火灾,在明清时期已经有了类似今天的消防水枪,它被称为唧筒,又叫水龙,可以用来灭火。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
但有此器则五六人可代数百人之用,又不空费一滴水,不拘多高多远,皆可立到,有似大雨喷空,无处不沾,不但可灭已焰之火,仍可预阻未燃之火。
第三是防止雷击,在古代,对于人用火的防范是有严格的制度保障的,然而被雷击而产生的天火,则有一段摸索的过程。因为古代人不清楚雷电的原理,开始是畏惧,后来逐渐演变对上天的祈求,在屋顶上装有“吻兽”。
这当然是带有迷信的方法,并没有多少作用。然而,在误打误撞中,竟然造出了吐舌,而且还是用金属丝做的,这就如同一根避雷针一样,保护着大殿的安全,能起到一定的防雷避雷的效果。
在古代,火灾发生的原因,要比现在少得多,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走水,古人也是想尽了办法,伤透了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