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魏延为什么要谋反?处处受诸葛亮限制,忍无可忍终于爆发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观景说史V的《魏延为什么要谋反?处处受诸葛亮限制,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希望大家喜欢。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成就了很多传奇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不过想要在残酷的天下争夺赛中立足,单靠智囊团和军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骁勇善战的将领和士兵,显然蜀汉阵营并不缺乏这样的人才。刘备手下的名将魏延曾多次立下战功,颇受信任和重用,他的贡献并不比诸葛亮要少,也非常忠心。可惜魏延最后却因为反叛之罪被杨仪所杀,为何他最后会走上谋反的这条路呢?
长期受到权臣压制,文韬武略无处施展
事实上关于魏延谋反之事,很多人一直以来都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小说的第五十三回,黄忠被长沙太守韩玄怀疑里通外敌,要将他问斩,结果被魏延救下。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认为魏延生有反骨,日后必定会反,于是下令处决他。幸好刘备再三劝阻,他才得以保住性命。虽然侥幸逃脱一死,但是魏延却变成了小说中的反派,成为印证和衬托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个逆贼。不过事实上罗贯中在塑造魏延这个人物形象时,并没有遵从史实。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魏延当年只是一心想要除掉对手杨仪,并没有反叛蜀汉之心,后来也是因为遭到杨仪陷害,才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如果说魏延没有谋反,也并不完全正确,他最后的确是违背了诸葛亮的遗愿,与整个蜀国作对,一步步走上叛贼的道路。虽然魏延被委以重任,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但是却始终被军师诸葛亮强压一头,如果说他最后的所作所为是谋反,那恐怕与诸葛亮脱不了关系。
对于蜀汉来说,北上伐魏是最主要的一步棋,刘备在世时,也多次与诸葛亮商议并付诸行动。魏延本人自然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于是每当出征前,他都会向诸葛亮请命,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出征。
但奇怪的是,无论魏延怎样恳求或者出谋献策,诸葛亮都会以各种理由来搪塞他。如果说诸葛亮仅仅是出于谨慎才会这样做,恐怕有失偏颇,因为魏延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还是非常优秀的。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国的将领夏侯茂是因着翁婿关系,才获得了驻守重要边防地区的职位,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能力。
魏延得知后,认为这是个突破口,如果能够趁机攻打此地,必定能够有很大的收获。于是魏延向诸葛亮请示,希望能够给他五千士兵和足够的粮草,并且承诺一定可以攻下长安等地。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所提的建议再次遭到了否决。
就今天来看,如果当时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的几率非常大。魏延带兵进攻,曹丕的军队必定无法及时赶到,此时诸葛亮再带兵前往支援,拿下长安将会如探囊取物。后来魏国用了类似的战略,灭掉了蜀国,更加证实了魏延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其实以诸葛亮的智商和头脑,不难判断当时的形势,也应该清楚魏延的提议是非常明智的。至于为何没有采纳,如果不是另有考虑,恐怕是担心魏延立下战功,地位提高,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
当然可能诸葛亮并无此意,但他的态度和反应的确不正常,也对魏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魏延看来,诸葛亮非常"胆小",才使得自己无法建功立业,一直处于壮志难酬的状态。长时间的打压和限制,令魏延心中一直愤愤不平。他认为自己智勇双全,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只是始终得不到诸葛亮的肯定。
诸葛亮在临死前,也要处处限制着魏延,他也无可奈何。俗话说兔子急了也要咬人,诸葛亮病逝,一直被打压的他终于爆发,再也不愿意听命于任何人。
遭到排挤落入陷阱,被迫扣上反贼之名
魏延虽然有极强的军事能力,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非常欠缺,与大臣之间的关系非常差。他非常自大而且恃才傲物,根本不把别人看在眼里,也几乎没人敢惹他,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屈从于他,杨仪就是其中一个。
这样的性格使他遭到了周围人的排挤,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失败,但是他却浑然不知。想必诸葛亮也是因为考虑到他行事急功近利、目无章法,之前才会处处打压他。
孙权曾说:"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情加重,预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秘密召集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但是唯独将魏延排除在外。此时的魏延被任命为先锋,还在战场厮杀。
这次的秘密会议,显然是要安排后事,诸葛亮之所以要避开魏延,是算准了他绝对不会听自己,因此直接跳过了他。诸葛亮的安排会是什么?他要求蜀军放弃北伐,准备从魏国撤军,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拒绝听令,便不再理会,直接撤退。杨仪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他派人去魏延那里打探消息,被蒙在鼓里的魏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入了一个圈套。
一心想要北伐建功立业的魏延拒不听令,他认为不应该因为诸葛亮去世而放弃大业,况且让他听杨仪的话断后,根本不可能。于是在杨仪等人后退时,他便日夜兼程,赶在杨仪的前面,还处处设限烧毁栈道,阻碍其回城,表示自己不是在断后。
魏延只是不想听从杨仪的指挥,认为非常丢面子,也不符合自己的一贯作风,一向自负的他无论如何也要和杨仪对着干。但是可以看的出来,他并没有背叛蜀国的意向,只是单纯不服杨仪,不想听命于他。这正是杨仪想要的结果,如此一来他便可以趁机将谋反的罪名安在魏延头上,也就造成了后来魏延谋反的假象。
蜀国内部斗争激烈,为泄私愤追杀杨仪
一向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魏延此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终于开始拉拢朝中大臣,可惜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所有人都站到杨仪一边。杨仪和魏延几乎同时向刘禅告对方谋反之事,本来就毫无主见的刘禅根本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于是将判断权交给了诸位大臣,这一决定也直接将魏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有的人都认为魏延有谋反之心,根本没有人出来为他辩解,所谓墙倒众人推,大概就是如此吧。然而此时的魏延却毫不知情,自己已经成为了反贼,一心想要杀了杨仪发泄自己的愤怒。魏延率领自己的军队与杨仪交战,但是杨仪却是领命捉拿反贼,性质完全不同,他主动出击在外人看来,就是谋反。
两军交战时,杨仪一方的将领出言斥责魏延谋反,他的士兵一听,吓得落荒而逃。虽然魏延并不是想要谋反,但却真的有实质性的谋反行为,即使这不是他的本意,也无处可诉,最终被杨仪斩首,含冤而死。整体看来,魏延谋反一说并不妥当,如果他有谋反之心,大可在北伐时投诚魏国,何苦回国送死?他只是被杨仪等人诬陷,才会背上谋反的罪名。
最后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多半是性格原因,他太过骄傲自负,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会维系政治关系。如果当初他能够识时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恐怕最后也不会"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