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孔融4岁给哥哥孔褒让梨,兄弟俩长大后如何了?难怪老师不告诉你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有看点的《孔融4岁给哥哥孔褒让梨,兄弟俩长大后如何了?难怪老师不告诉你》,希望大家喜欢。
现在有个比较火的新闻,说的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一天能够写两千首诗,父亲广为宣传,称自己的女儿是真正的神童,还在那里大搞培训班,向其他的家长传授如何教导出神童的秘诀。
这种事情本身就很荒诞,毕竟诗的好坏,从来都不是以速度与数量取胜的。不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人对于“神童”的推崇。其实这种对神童的推崇很早就已诞生了,历史上有着很多关于神童的传说,如先秦时期的甘罗、汉末三国时候的孔融等等。孔融是一个著名的神童,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古人的启蒙教科书《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孔融四岁那一年,也就是在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孔宙得到了一批鲜梨,带回家给孩子们吃,四岁的孔融主动选择了最小的那颗梨。 这个举动让大人们都很惊讶,纷纷问孔融:“你不是最喜欢吃梨的吗?为何不选大的却选小的呢?”孔融很乖巧地回答:“我年纪最小,自然就应该吃最小的梨啊,大梨留给哥哥们吃。”
古人开蒙教授文学礼仪教育,最少也要到五六岁,因此孔融这就相当于是无师自通地懂得了礼貌,因此整个家族都对此很惊讶,也为之赞叹不已。 这也可以看出来孔融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毕竟古时候很多的底层老百姓,都是吃不饱饭的,甚至27年后,那些吃不饱饭的老百姓们还搞了个黄巾起义,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孔融的父亲孔宙是孔子的第十九代孙,从小就攻读《春秋》,后来被选为孝廉得以入朝为官,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元城令,也就是相当于如今县长级别的官员,确实家庭条件相当好。 他一共有7个儿子,其中孔融年纪比较小,而作为第三子的孔褒年龄则比孔融要大上许多,不过兄弟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孔融让梨的主要对象就是孔褒,兄弟两人兄友弟恭,非常和睦。孔褒成年后以孝廉入朝为官,曾经干过一段时间的豫州从事,与同事张俭关系非常好,结果就因为张俭而导致了自己后来的惨烈结局。 张俭后来升职成为山阳东部督邮,对这个官职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刘备当年做县尉时就是因为鞭打了督邮而不得不弃官逃亡,督邮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势很大,地方上的所有事务都可以管,包括检核非法案验刑狱等等。 按说张俭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督邮,那也是前途无量的存在了,在山阳东部那地儿基本上就没有他惹不起的人,毕竟山阳东部那儿可没有刘备那样的狠人存在。然而那里没有刘备,却有大宦官侯览的家属,这些人仗着侯览的名头无恶不作,张俭就上表弹劾侯览以及其家属。 结果张俭的弹劾信被侯览给押下来,皇帝并没有看到,反而引来了侯览本人的疯狂报复,虚构了一些罪名以朝廷的名义将其通缉。张俭无奈之下到处逃亡,天下人敬佩他的道德风范,也纷纷愿意庇护,于是张俭前脚一路逃,朝廷人员后面一路追,将那些庇护过他的家族全都治罪,甚至有的人家整个宗族都因此被杀害。 这天张俭跑到了孔家来投奔当年的老同事孔褒,恰好孔褒出差在外,家中只有仅仅16岁的孔融,于是便想要告辞。孔融看到张俭面有难色,猜到他遇到了为难之事,一时半会儿没有其他地方可见,就说:“您是我哥哥的好友,如今哥哥不在家,我自然是要代哥哥接待您的。” 张俭就这样在孔家待了一段时间,在风声没那么紧以后又找机会跑了,大概是在路上被人看到了,于是孔家遭到了举报,当地官府立刻派人去抓张俭,但却只抓回了孔融与孔褒这兄弟俩。官员在那里不停审讯:“你们兄弟究竟是谁放走的朝廷要犯张俭?”孔褒表示:“张俭是来投奔我的,那自然就是我的问题,与弟弟无关,请治我的罪!”孔融表示:“是我做主收留张俭的,与哥哥无关,请治我的罪!”官员为此无奈至极,只能上奏皇帝,最后是皇帝做主定了孔褒的罪。 孔褒因此被杀,不过他们“兄弟争死”的事迹已经流传开来,天下敬之,以为义士。 孔融孔褒兄弟二人的感情,那是一辈子都没什么可说的,小时候孔融给哥哥让梨,长大后哥哥就将生的希望让给了弟弟,不过这两人的最终结局都很惨,也就难怪老师在教孔融让梨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告诉你,他们长大后的结局如何。孔褒长大后当官与张俭成为同事,结果在169年因为窝藏朝廷钦犯被杀。而孔融后来受到朝廷的征召入朝为官,曾经当过北海相、青州刺史这样的一方诸侯,但是最后兵败,不得已入朝为官,要知道此时的朝廷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的朝廷,孔融因此与曹操发生了剧烈冲突,在56岁时被曹操灭掉全家,连不到十岁的一双儿女也未幸免。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