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古人讲“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来由?老祖宗的美好夙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剥古通今的《古人讲“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来由?老祖宗的美好夙愿》,希望大家喜欢。
在古代社会,“登科”简直就是天下大事,因为封建王朝为了选拔治国人才,每两年左右就会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学子在考试中一旦被录取,就可以被称作
“登科”。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举“登科”。
创作《游子吟》的唐代诗人孟郊,曾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最后一次才被录取。为此他高兴至极,并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就可以看出“登科” 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仿佛只有“春风得意”四个字,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而“五子登科”的蕴意,则是说一门五子皆金榜题名,《三字经》中也有云: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一、关于窦氏“五子登科”的故事
《宋史·窦仪传》记载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传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一个名叫
窦禹钧的人,他有五个品学兼优的儿子。
在他精心教导之下,五子皆先后登科及第,人们为了表达对窦氏一门的歌颂之情,于是将其称为
“五子登科”。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一个家族如果有一个人进士及第,那么就会光耀门楣。窦禹钧也就是
窦燕山,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
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而培养了五个进士儿子的窦燕山,本人在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这在当时传为了一段佳话,当朝太师冯道闻知此事,为窦燕山赋诗云: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中也借用这个故事,告诫广大为人父母者,只有教导有方,儿子才能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五子登科”,逐渐用来作结婚祝词或吉祥语。这其实也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五子登科”的歌颂和羡慕。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就类似于科举考试,每个家长也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他们就会用“五子登科”的故事,去教育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考一个称心如意的大学。
第二、“五子登科”的历史渊源
关于“五子登科”的出处和故事,明天其实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明朝时期打造的五子登科铜镜,其实就是对“五子登科”典故的传颂。
五子登科麒麟送子铜镜、大雁五子登科铜镜等,绘声绘色的描绘出了“五子登科”,在民间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明代“五子登科铜镜”中,其实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对“五子登科”的喜爱和推崇,后来“五子登科”成为了传统吉祥图案。
寄托了普通百姓之家,期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像窦燕山五子一样登科及第。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题名。
实际上窦燕山乃官僚子弟,他的祖辈皆世代为官。所以窦燕山的家庭非常殷实,但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
但由于窦燕山自幼聪慧好学,并且在少年时便凭借才学显名,后来他走上了仕途并成家立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孩子。
后来在一天夜里,他梦到了自己的祖父,他告诉窦燕山命中无子,并且还会成为一个早丧之人。
要想破解这个魔咒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一定要积德行善,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梦醒之后,窦燕山拿出家中钱财,助人葬父、娶妻、经商开源、开办学堂。
窦燕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他的祖先再一次托梦给他,告诉他“因为善行,你被延长了三十年阳寿,还即将拥有五个儿子”。
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迷信色彩,但是却体现出了古人思想中,积德行善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宋史·窦仪传》中记载,窦仪年少便凭借才华知名,后来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后周时窦仪官居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北宋时期因得到宋太祖的赏识,历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成为了一代北宋名臣,去世后被追赠右仆射可谓功成名就。
结 语
“五子登科”是民间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古人对科举考试的希翼,所谓的“五子”,被孩子问到了可别懵圈。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登科”。从“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中,就可以看出“登科”的重要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