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康熙”清朝有一位大臣,康熙皇帝最痛恨他,为什么却不敢杀他?原因很简单

“康熙”清朝有一位大臣,康熙皇帝最痛恨他,为什么却不敢杀他?原因很简单

时间:2022-09-18 16:25:44来源:历史经典沸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经典沸的《清朝有一位大臣,康熙皇帝最痛恨他,为什么却不敢杀他?原因很简单》,希望大家喜欢。

康熙皇帝是清朝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作为皇帝,高高在上,想要杀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他旗下有位大臣,康熙皇帝非常痛恨他,却又不敢杀他,这位大臣是谁呢?他就是姚启圣。

康熙皇帝曾说过最恨姚启圣这种人,在心里已把他杀一千次了。即使对郑经和噶尔丹,康熙也没有如此深仇大恨。为什么呢?因为未从内心归顺朝廷的姚启圣,代表的是一种知识者的清醒,是一种对满族皇权的轻篾和对官场陋习的厌恶。

这种“从道不从君”的清介之气,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是很不舒服的。而如姚启圣之巧舌如簧,冷嘲热讽,擅议朝政,在康熙看来便是妖言惑众,有动摇朝纲之害,他怎能不觉着如芒在背?

姚启圣有大功但无大过,康熙皇帝作为一代圣君虽然不喜欢这种人但是没有理由去杀人家。但是从康熙内心来说,他是极其讨厌姚启圣的人品,但又犯不上杀死姚启圣。

当然了,像姚启圣这样的大臣,是得不到重用的,为什么呢?

一,封建政治使然。作为封建统治者,臣子忠诚是第一位的。因为,他是家天下。唯忠是用。天下能人多了去了,但忠君者难得。姚启圣有本事,但恃才傲物,顺治皇帝就降旨永不录用。康熙帝平台心切,启用了姚启圣,只是利用而非重用。所以,平台结束,姚启圣完成了他的使命也就无用了。

第二,清朝是满人统治。除了经历几朝考验的老臣汉人外,一般汉人是进不了中央集权中心的,姚启圣,李光地都是能臣,但最终不都是被贬到地方了吗?!

第三,姚启圣本人的作死。姚启圣本来就是前朝留用官吏。之所以会官越做越小,主要原因就是锋芒毕露,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

第四,姚启圣犯了官场大忌。不能功高盖主。多请示,勤汇报了。点子再好,要老板说出来,不能直接和老板说,应当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作为下属只有建议权。在平台事宜上,姚启圣总是把完整的方案,向康熙提出来。由于过于完整,让康熙连修改的余地都没有。康熙嘴上不说,心里不知要杀他多少回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