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都是”朱元璋侄子的儿子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下场如何

“都是”朱元璋侄子的儿子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下场如何

时间:2022-09-08 07:05:50来源:嘟嘟说电影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嘟嘟说电影的《朱元璋侄子的儿子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下场如何》,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说明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燕王朱棣造反的靖难之役。在这场故事里朱棣几乎是以一边倒的战略优势从北平推到了南京,朱允炆面对自己叔叔的大军,作为一朝皇帝似乎毫无办法。

明朝初期,明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按道理来说靖难之役应该非常惨烈,只要对方不是一个草包将军。但偏偏似乎朱棣在这场内战中打得顺风顺水,好几次差点因为冲锋太猛险些被抓。那么代表朱允炆一方出战的将军是谁呢?这就是我们的主角:李景隆。

一、家世显赫

李景隆的出身可不一般,他的父亲叫做李文忠,曾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当年跟着明朝创立者朱元璋东征西讨的将军们可谓是名将济济,其中李文忠绝对算得上一位将星。李文忠从19岁开始跟着自己的舅舅朱元璋东征西讨,从江南打到北元,李文忠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也被抬入了功臣庙。

巧的是,李景隆也是19岁那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时间风头无两。朱元璋当时很宠爱李景隆,觉得他一举一动之间有他爹的那股子英豪之气。

当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面对满朝文武几乎都是老臣的局面中,对于李景隆这么一个跟他平辈,年龄又很近的武官非常亲近。两个人虽为君臣却几乎无话不谈,就连抓捕周王朱棣的活儿,也是李景隆来秘密完成的,两个人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但坏就坏在这里,李景隆虽然人在朝堂上一直被人恭维。但是作为一个“知兵”的将军,他在领兵对抗朱棣之前,仅仅在明朝北伐之时,做过随军将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个过场。甚至在走过场的队伍里,也是吊车尾的那种。

剩下的军事水平几乎都是在军营里通过练兵习得的,这点履历想要对战戎马一生的燕王朱棣,真有点不够瞧的。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有人捧,而且真的把他捧到了大将军的地位。

二、连败之后开门迎燕王

捧他的这个人叫黄子澄,在朱允炆一朝算是权倾一时的权臣,但总体上也是一个读书人而已。当时他主导了朱允炆一朝的削藩行动,比如抓捕周王朱棣的馊主意就是他提议,朱允炆点头,李景隆操办的。

当靖难之役发动之后,黄子澄立即跳出来,坚持让名门之后的李景隆领兵对抗朱棣。武将们一听到这种说法都懵了,但朱棣的军队确实够猛,谁也不敢领兵对抗这位四王爷,于是就半推半就地给李景隆推了上去。

一个只做过随军的将军哪里会什么领兵,论兵法在朱棣面前提鞋都不配。每次李景隆都是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大军出城,然后被打得灰头土脸地回来。

四战四败之后,李景隆算是彻底怂了,黄子澄本来想来个“挥泪斩马谡”,谁知道朱允炆还不想让自己的铁哥们就这么一命归西。于是拒绝了这份提议,可惜说什么都晚了,此时的朱棣已经渡过长江,随时准备夺取南京。

其实朱允炆此时并非是彻底完蛋了,他还有广袤的江南可以退守,真要是与朱棣相互割据,到底谁才能问鼎天下还真不一定。但建文帝朱允炆并不想跟自己的叔叔撕破脸,居然派出了李景隆领一伙文臣前去和谈。

在这种时刻还能信任李景隆,朱允炆这波真的是输的一点都不亏。李景隆直接同朱棣在金川门的屯兵汇合,帮助朱棣打开南京城大门,结束了朱允炆的统治生涯。

三、先捧后杀

李景隆这么一个投降派,虽然为人所不齿,却因为他关键时刻的倒戈,得到了朱棣一朝初期的照顾。朱棣似乎也很欣赏这么一个酒囊饭袋,“光禄大夫”、“左柱国”等一系列高官厚禄都扔给了这么一个投降者,让李景隆的人生达到了高光时刻。

当时朱棣一朝的派系很简单,朝中核心成员几乎都是陪着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后一路打过来的,只有李景隆一个人曾经是朱允炆的臣子,更何况还是一个手下败将。

头顶上骑着一个手下败将,这些老臣们必然非常不爽,连连上书说李景隆“品行不端”、“意图谋反”等有的没的。朱棣一开始也是连推带挡,最终还是接受了诸大臣的提议,让李景隆辞去官职给自己亲奶奶曹国公主守孝去。

但就算是如此,李景隆依然不得安宁,大臣们依旧联名上书。最终闹得让朱棣夺走了李景隆的爵位,软禁了李景隆全家,没收了李家全部财产,方才结束。

四、间谍?被迫?

关于李景隆这个人,野史上有很多反逻辑的说法。比如有些自媒体说李景隆是朱棣埋在朱允炆身边的间谍,他所做的这一些都是为了帮助朱棣来获得皇位的。

这句话的后半段还是有点意思的,毕竟李景隆表面上是在帮助朱允炆做事,但他每次失败都帮助了朱棣夺得王位,但从任何史书中都可以看出李景隆与朱棣见面的机会很少。而且李景隆作为一个纨绔子弟也不会被朱棣看重。他只是一个能够把一切事情搞砸的笨蛋,说他是间谍实在是太抬举他了。

这些自媒体还有一种说法,说朱棣其实并不想打压李景隆,只不过是老臣们看他不满,几经上书之后,朱棣为了平息众怒才被迫做出的妥协。这话也靠不住,要知道朱棣可不是仁君,不说他是一个暴君就已经很客气了。朱棣在位期间,做足了十全武功,每一项都是劳民伤财的大事,如果他没有弹压群臣的能力,岂能成就如此辉煌?

朱棣这样一个极为有主见的“霸道总裁”,如果不是故意纵容臣子们随意举报李景隆,哪个臣子敢上书弹劾一个没有威胁的安乐公?那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

很显然是朱棣看不上这个投降派整天在朝堂上晃来晃去,面子上又不好直接下手弄他,所以才让一些老臣故意一个接一个的弹劾他。这样一来,自己像是被逼无奈才做出了“艰难的选择”,这种帝王之术才是正确的解读方式。

五、总结

李景隆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只是被保护得过于周全了。如果他能够有时间好好成长,也许在中年之前能够成为一个中庸的将军,毕竟诸如捉拿周王等事情他还是能够做得到的,未来即使捞不到什么功名,也能安乐一生。

但是很可惜李景隆碰上了一个大争之世,再加上黄子澄这么一个愚蠢的推手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让他出丑。最终他成为了一个历史尘埃里的小丑,再也没办法洗白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