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刘邦”秦朝被灭以后,为什么“老秦人”甘愿服从于统治者,没有复国呢?

“刘邦”秦朝被灭以后,为什么“老秦人”甘愿服从于统治者,没有复国呢?

时间:2022-09-07 14:05:29来源:历史有点风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有点风的《秦朝被灭以后,为什么“老秦人”甘愿服从于统治者,没有复国呢?》,希望大家喜欢。

这个事儿看起来确实挺奇怪的,关东六国在秦朝末年纷纷复国,可是在秦朝灭亡之后,“老秦人”却老老实实地一直服从于统治者,从三秦(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到汉高祖刘邦,都不例外。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秦国贵族

六国复国的主体关键在于六国的贵族,如齐国的田氏后裔,楚国的项氏、景氏,赵王歇、韩王成、魏王豹等等。相对来说比较例外的就是燕国,因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导致秦始皇对燕国下了狠手,以至于燕国贵族势力相对来说要薄弱许多。

那么,秦国的贵族去了哪里呢?

1、为秦二世胡亥所杀

胡亥登基以后,曾对赵高说道:“我这么年轻就当上皇帝,很担心诸公子们盯着我的皇帝位,该怎么办?”赵高给他出个主意:彻查他们,有罪的就全杀了。

结果,二世胡亥的兄弟姐妹们大多因此罹难,即使平时遵纪守法者,也都被随便安了个罪名杀害了。有求情者,也都被安上了诽谤的罪名,在此期间,死亡的王族子弟应不在少数。

2、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激发了秦人参军的热情,但与此同时,也在逐步消除旧有的贵族体系。

此外,从商鞅变法时普遍推行的县制,到后来的郡县制,分封制在秦国已经被完全替代了,贵族的特权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繁衍发展的土壤了。

所以,作为复秦主体的贵族,在秦国力量是极为薄弱的,这也是”老秦人“没有复国的最关键原因。

二、制度的延续性

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的大一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谁的管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归属感,更多在于百姓的生活是否满足要求,或者说是否有上升的空间。

从制度上来讲,秦人能够从一个一般的国家,逐渐成长为超级大国,”商鞅变法“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也即是说秦朝当时的制度对于秦人的管理,是非常适宜的。而刘邦后来所推行的制度,恰恰就是这一整套的秦人的管理办法,所以,对于关中、汉中、巴、蜀等地的百姓来说,除了国家的名头换成了汉以外,其他跟秦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在刘邦统治的时间内,不但秦地稳定如昔,甚至连出征关东的节奏都与之前秦来六国时没什么两样,幻想着建立功业的年轻人们,前仆后继地加入了刘邦的汉军,对抗着关东的军队,占据关东的地盘,直至最后的统一。

三、项羽所带来的仇恨

项羽在新安的杀降事件,再加上在咸阳屠杀军民、杀害秦王子婴,焚烧秦朝宫室、抢夺秦宫财宝、掳掠秦宫妇女等等行为,无一不是在秦地拉仇恨。

而这一仇恨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他所分封的三秦(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因为缺少军民百姓的支持,很快便败给了刘邦。而当刘邦占据了关中、汉中、巴、蜀等地以后,再加以推行秦人的律令、制度,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秦“已经实现了复国,不同之处就在于统治者变成了刘邦和他辖下的丰沛集团,国名换成了”汉“。

鲜花说

刘邦集团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秦人的先进制度来管理秦人固有的土地,这也是他后来能够获胜的基础。”老秦人“虽然没有复国,但是却如同复国一般,重新实现了一次大一统。

当然,这点上来说,刘邦与项羽的出发点相关还是很大的。

项羽无意在关中称王,他的根基在楚地、在彭城,所以,他占了咸阳之后,才会抢妇女、抢财宝;而刘邦的整个丰沛集团,多是中下层人士,并无根基所言,所以他更向往在关中称王,这是他能够在秦地”约法三章“的根本,相反,他占了彭城之后,才像项羽一样,抢妇女、抢财宝。

所以,很多时候也不能说起点高就一定有优势,”郡县制“就一定比”分封制“有利,只是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罢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