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包拯”包拯病逝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展昭都去哪了?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包拯”包拯病逝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展昭都去哪了?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时间:2022-09-04 15:15:42来源:猫眼观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猫眼观史的《包拯病逝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展昭都去哪了?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希望大家喜欢。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段唱词,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说的就是宋朝著名的清官包拯,在那个官员机构庞大臃肿、官员相互推诿的年代,刚正不阿的包拯就像是一股清流一样,带给了人们希望。时至今日,他仍旧是好官、清官的代名词,和他有关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但在大多数作品中,包拯去世后,整个故事都戛然而止了,没有交代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御猫展昭的去处,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南侠展昭这5个人,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他们是清朝小说《三侠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只不过小说写的太好了,深入人心,时间久了,老百姓便以为他们真的存在过罢了。

小说中,王朝和马汉本来打算参加武举人考试,但因为庞太师从中作梗,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张龙和赵虎本身是庞太师的手下,因为看不惯庞太师为人处世的风格,落草为寇,后来被包拯收服。

展昭在小说中是威震江湖的“南侠”,为人品行端正、谦虚有礼、沉稳大气,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两人相识,后来在包拯的推荐下,展昭被皇帝封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绰号为“御猫”,在开封府供职。

这样的艺术创作,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戏剧性、趣味性、传奇性,也让包拯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亲和了。小说对那段历史的改编,毫无疑问是很成功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误以为他们真的存在过了。

这五个人,都是包拯的心腹,与其说他们和包拯是主仆关系,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南侠展昭自不用说,他武功高强,数次从危难中拯救了包拯和皇帝,他在江湖上认识很多朋友,也为包拯侦破案件提供了帮助。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个人,则负责走访案情、搜集证据、传讯证人、提供安保等工作。另外一个层面,这四个人还负责包大人的“面子工程”,看见四个身材高大、穿着制服、手握宝刀的侍卫,一般的毛头小贼早就被吓破了胆子,哪还有勇气狡辩不认罪呢?团队中的公孙策,则负责庭审记录、处理文书、勘验尸体方面的工作,是包拯的得力助手。可以说,包拯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少了任何一个人,故事就没有那么完美了。

《三侠五义》中没有交代这四个人的结局,后世的二次、三次创作,给出的结局,不外乎两种:

第一,他们被包拯的仇人给杀害了。包拯在世的时候,不畏权贵,公主犯了错误,照样严惩不误,让很多权贵恨得牙痒痒,包大人还在世的时候,他们不敢做什么,包拯一旦去世,这些人就有可能把气撒到下属身上。

第二,5人远走江湖,过上了快意恩仇的生活。南侠展昭本身就不效忠于朝廷,他只效忠于包大人,包大人不在了,自然也就没有留在官府的理由了,于是又开始了以前的生活。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个人,虽然是六品校尉,但他们对朝廷也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包大人去世后,他们很有可能远离复杂的官场,过上了更加自由的生活。

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当然希望这几个人是第二种结局,他们跟随包拯大半辈子,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理应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宋史》中对包拯有这样的描述:“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人们觉得包拯很少发笑,让他大笑和让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小孩子和妇女都知道他的名声,行贿、托关系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有用,但在阎王和包大人那里可没用。

后世的人们渴望再拥有包大人这样清廉的好官,于是对他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加工处理,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戏曲、小说,这些戏曲小说和真实的历史相比,多了一些传奇的色彩,在部分章节里,甚至还有些神话色彩。

但不管怎么变,包大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核,都被传承了下来。在今天,包拯早已和诸葛亮、关羽等人一样,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图腾,永远印刻在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