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喇家遗址出土一碗四千年前老面,专家经过研究,破解面条成分之谜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叮当侃娱的《喇家遗址出土一碗四千年前老面,专家经过研究,破解面条成分之谜》,希望大家喜欢。
1999年,青海省的考古专家们,在喇家遗址中出土了一碗老面条,距今约4000多年,还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条”。后来,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老面条”的成分有点与众不同,跟我们现在吃的面条不一样,究竟四千年前的面条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群众反映在青海民和县的喇家村附近,人们耕地时经常会挖出来一些陶片和石块,甚至是一些玉器。于是,考古专家们觉得此事重大,便组成了一支小组赶赴喇家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还挖出来一些清晰可辨的房屋遗迹……
1999年末,考古专家们陆续对喇家遗址,展开了深入的清理和发掘,确定其年代距今约4000多年,而且还是一处超大型的史前聚落,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专家们出土了大量完整的房屋遗址,粮食种子和一些日常使用的器具,如石器,陶器和玉器等,不过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喜的,则是一碗独一无二的老面条。一天下午,有位考古人员清理房屋遗址,发现在拐角处倒扣了一个灰白色陶碗,目测比我们平时吃饭的碗要稍大。于是,他就蹲在地上,一手拿毛刷,一持小铲,开始小心翼翼地将陶琬周边的泥土都清理干净,然后准备将它轻轻地取出来。一开始,考古人员还以为它是个普通的陶碗,但结果却令人大为震惊。
当将陶碗掀起后,结果考古人员发现里面竟有一撮灰白色的东西,就如同白色的蚯蚓一样缠绕在一起。就在考古人员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摄像师一边拍照,一边惊叫说:“这是老面条啊”。这位考古人员仔细一看,发现果然像是面条,他赶忙将陶碗扣在面条上,将其整体带回博物馆进行研究。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专家们回到博物馆后再掀开陶碗时,发现原来的看得清清楚楚的面条,早已经完全被氧化了,只剩下一点点的痕迹。对专家们来说,原本想通过检测面条的成分,来研究当时喇家先民的饮食习惯,但这下计划却“泡汤”了,因为如果从泥土中提取一些沉淀物化验,就会导致存在巨大的实验误差,而且也还不具有唯一性。
不过好在专家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粮种,如粟和黍(即小米和高粱)。那问题就来了,老面条是小米和高粱做的吗?从生活常识来看,制作面条的99%都是麦子,因为麦子中含有面筋蛋白,所以具有极好的粘黏性和拉伸性,而粟和黍中是没有面筋蛋白的。另外,专家们也买了小米粉和高粱粉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它们不仅不能拉伸,而且连成型都困难,最后做成的面条一遇到开水就黏糊在一起了。专家们都纳闷了,虽然面条没有能保存下来,但通过当时拍摄的相片来看,喇家遗址的老面条就和我们现在的拉面一样,因此可以确定其成分中一定有麦子粉,不过在喇家遗址中,却又始终没有发现麦子,难道是当时还没有小麦吗?其实不然,古代先民4500多年前,就开始在黄河流域种植小麦和大麦了。
专家们经过考察和研究,发现距离喇家遗址不远的天水西坪坝遗址中,就发现过距今约4600多年的麦种,因此可以推断西坪坝遗址一直都有种植麦子。于是,专家们大胆地提出了一个猜测,当时的喇家先民和西坪坝先民之间,或许存在一种交易,即麦子和粟黍的交换。通过交换,喇家先民从西坪坝先民手里得到了麦子,然后用麦子磨成粉制作面条,不过这种吃法在当时来说太奢侈了。或许还有可能,喇家先民用麦子和粟黍混合在一起制作面条,因为专家们经过试验,发现在小米或高粱粉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小麦面粉,也能起到一定的延伸效果,不过吃起来的口感就要差很多,故此,我们现在的面条就全都是用小麦粉做的。
喇家遗址的老面条,在吃货眼里或许只是一顿饭而已,但在考古专家们的眼里,它却是研究古人饮食的重要资料,而饮食又牵涉到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和粮食的种类等等,因此它也算是我们探知那些未知历史的一扇重要窗口。但可惜是,老面条已经被氧化,唯有当时的相片中,才能读懂它出土的那一瞬间的精彩。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