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员”36名伤员发展5千人队伍,指挥员躺在门板上,子弹在胸中45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十面不埋伏的《36名伤员发展5千人队伍,指挥员躺在门板上,子弹在胸中45年》,希望大家喜欢。
1948年底,华野一纵创下了以一个纵队的兵力歼灭敌人一个军的战例,华东野战军首长为此发出通令予以嘉奖。随军记者崔左夫前往采访,纵队副司令刘飞指着正在打扫战场的官兵说:“我建议你好好写写二师,这个师是由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
抗战初期,江南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种抗日队伍。在江阴一带,以梅光迪、朱松寿、承寿根的三支队伍为主。这些武装都有上百人,在祝塘、青旸间伏击过日寇,打过几个漂亮仗。
在这一地区,还有国民党的游击武装忠义救国军。1938年8月下旬,忠救军张少华部诱骗承寿根,要他带部队到泰兴开会受检阅。承寿根带部队过江,立即被缴了械,自己也被惨杀。忠救军又向朱松寿部袭击,朱部人员被打散。梅光迪和朱松寿被逼无奈,只好向西撤退。
在陈毅司令帮助下,剩余的队伍与新四军老六团合编,成立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1939年,江抗接连对日作战取得胜利,东进五个多月,部队由100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武器装备大大改善,每个班有一挺轻机枪,每个支队(营)有两挺重机枪,总指挥部还建立了两个重机枪连。
然而,忠救军多次袭击我军,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指责新四军“越界作战”,通过重庆方面向新四军施加重重压力。陈毅为顾全抗战大局,经与国民党三战区谈判,双方撤兵,江抗西撤。经过整编后,编成了两个团,北渡长江抗日。
新四军被挤走了,日伪和顽固派气焰嚣张,东路人民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盼望江抗能回来。
新四军东进时,伤员多数在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原有后方医院疗养。常熟昆承湖与阳澄湖之间,方圆几十里,水村接芦荡,芦荡掩水村,港汊纵横,地形复杂,党和群众工作基础好。部队西移时伤,病员不能随军行动,后方医院只好留在常熟。
后方医院有老六团的红军医务干部、从上海下乡医务干部本地参军的20多名护理工作同志,照料100多名伤病员。日伪军和汉奸、特务、反共武装不断搜查骚扰,伤病员高度分散掩蔽在各处,有的在船上,有的在芦苇丛中,有时一天要转移好几个地方。1939年12月27日深夜,因汉奸告密,昆山巴城据点日伪军数十人突袭横泾附近后方医院,伤病员章立、许冠生等8人牺牲。
留下的人员中,刘飞的职务最高,他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胸部,这颗留在他胸腔内的子弹,紧靠心脏,伤势十分严重。
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刘飞躺在门板上还在鼓励大家保持革命的乐观精神,战胜伤痛、战胜敌人。他们中,只有刘飞和他的警卫员各有一支手枪。为了防范敌人的突袭,刘飞把一些轻伤员组织起来担任警戒。他给阳澄湖一带的地方武装头领写信,晓以大义,消除他们的敌对行动。
到10月底,除刘飞伤势仍不见好,其余伤病员的身体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有的已基本痊愈,不少人提出要回主力部队去。是让大家走还是把大家留下来?刘飞目睹当地群众对“江抗”的期盼之情,讲出了阳澄湖上重建“江抗”的想法。伤病员们都表示赞同,于是一份报告辗转送达新四军军部。
11月初,上级同意成立新“江抗”,大家公推刘飞出任司令员,但刘飞考虑到自己的伤势不能亲自带部队行动,提出只参与新“江抗”的创建,不担任领导职务,推荐病已痊愈的原“江抗”司令部参谋夏光出任司令员。
这支新成立的队伍,除了常熟地区领导人和做民运工作的同志20多人之外,只有一个特务排,这个排是以刚出院的10多名伤病员为骨干组成的,其中有吴立夏、张世万,叶诚忠等闽东老红军。特务排后来发展到一个连,刘飞和警卫员何彭福的短枪便成了新“江抗”初期仅有的两枝打得响的枪。
刘飞被安排到上海治病,夏光领导下,这支队伍很快发展。至1940年初,新江抗已发展到四个连。上海党组织不间断地介绍一些进步青年到常熟,充实了江抗和地方民运工作的力量。1940年2月6日,新江抗在北桥伏击了日寇汽船,日伪军被打落水数人,汽船急忙拖着伤兵逃遁。
新四军先后派谭震林、何克希、吴仲超、陈挺等来东路。这支队伍在北港庙、张家浜等战斗中,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在谭震林领导下,1940年11月初,新江抗成立三个纵队,由夏光、刘飞、朱长清、温玉成等分别任司令、政委,部队发展到5000人。
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新四军18旅,华野一纵,最后成为解放军20军,刘飞担任首任军长。
建国后,崔左夫在刘飞的帮助下,采访了幸存的伤病员,重温了这一段斗争历史。1957年,他写出了小说《血染着的姓名》。
上海沪剧团团副团长陈荣兰读罢《血染着的姓名》,推荐给剧团编剧文牧。文牧看后也热血沸腾,埋头苦干了一个多月,将《血染着的姓名》改编成为剧本《碧水红旗》。
此时的刘飞已担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当陈荣兰和文牧得知刘飞就是36个伤病员的领导人时,便将剧本拿来征求刘飞的意见。刘飞当时虽然身患重病,仍认真听夫人朱一念完了剧本,提出了要进一步贴近生活的意见,并拿出由他口述、朱一和秘书高松整理的反映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录《火种》,交由陈、文二人参考。两人回去后,根据《火种》又对剧本作了认真修改,并更名为《芦荡火种》。后来,又改编为京剧《沙家浜》,轰动了全国。
1939年,刘飞秘密转往日伪占领下的上海,住进美国人开办的同仁医院治疗枪伤,医生检查后认为,子弹离心脏太近,手术的危险性较大,决定不做开胸手术。此后,这颗子弹留在他胸腔45年,直到他去世后遗体火化前才取了出来,被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