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如果没有发动宣武门之变,李世民会是什么下场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黑米爱旅行的《如果没有发动宣武门之变,李世民会是什么下场》,希望大家喜欢。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唐朝文化绝对占了举足轻重之笔。而且真正让唐朝文化发扬光大的并不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而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唐太宗并不是皇室正统,而是李世民发动了宣武门之变,将唐朝太子杀害,夺得了继承皇位的权利,从而成为了唐太宗。有时我会想,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目的纯粹是夺取皇位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重要原因?假如当年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历史还是现在的样子吗?大唐还会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大唐吗?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宣武门之变。发动宣武门之变之前,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提议,让齐王李元吉带兵攻打秦的附属国,这样也可以以借刀杀人的手法削弱了李世民的势力,并且可以增长士气,不过这一举动被聪明的李世民一眼看穿。就在宣武门之变开始的前一晚,大臣傅奕向李渊报告,有一颗太白星出现在秦国的上空,这寓意这秦王将夺得天下。李渊听后慌忙召见秦王李世民进行询问,聪明的李世民趁机向父皇告状:太子和齐王在后宫贪图美色,并且设计套路陷害自己,同时讲出了太子的一些阴谋。李渊听到后大吃一惊,立马觉得第二天让太子和齐王来当面对证。
当夜,秦王李世民分析当下形式,决定背水一战,马上安排精兵埋伏于太子面圣的必经之路玄武门。第二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骑马赶往皇宫,行至玄武门时发觉情势不对,立马掉头返回,不料秦王李世民突然出现,并且在后呼唤二人,李元吉顿时觉得苗头不对,抄起弓来,向李世民连射三箭,但均未射中。李世民见对方已经动手射箭,毫不客气也向对方射箭,但他瞄准的是李建成,并且一箭将其射死。秦王府大将尉迟恭也射死了李元吉。太子和齐王受到攻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宫,太子李建成的部将也不是吃干饭的,东宫将士马上攻打玄武门,并且打算围攻秦王府。此时秦王身处险境,情势万分危急,尉迟恭割下太子和齐王的首级示众,东宫的人马便斗志全无,马上退去。之后,李世民上奏,三日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军国大事全交太子决断。两个月后,李渊传位李世民,李世民把那一年叫做贞观。
这样只看这场孤立的事件,我们会觉得李世民是为了快速掌权、快速登上皇位才发动这场政乱的。但是仔细一想,绝非如此。首先,太子这群人可不是吃干饭的,李建成早年也曾带兵打仗,虽然军事才能无法企及李世民,但也不是孬种,后来逐渐退出一线工作,没少在背后收揽人才,李建成有大批得力的手下,那个大名鼎鼎的魏征就是太子的幕僚,王珪、罗艺等人当时也都在位太子效力,而且太子又有齐王助阵,实力非同小可。面对这样的对手,没有必胜的把握,或者没被逼到份上,秦王李世民绝不会轻举妄动。
当初李渊起兵反隋时,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兄弟二人经常一同出兵。但是随着唐朝的建立,李建成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朝廷内部,而李世民具有超常的带兵天赋,在外攻城略地,击败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战功赫赫。由于李世民战功太高,李渊对其封无可封,最后弄出个天策上将的名堂,天策府可以私设公堂,私募军队,甚至发行钱币,俨然即使一个小朝廷。李世民功勋卓越,名气远大于太子,这无疑是对太子的一种威胁,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对此不可能不忌惮,所以太子肯定非常想让这位二弟彻底消失,于是和齐王李元吉一同想方设法的排挤李世民,但谋划多次而未果。这也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留下祸根。李渊曾对秦王李世民许诺,成大业后封其为太子,但后来李渊把李建成封了太子,李世民不可能不窝火,但又不能直接发难,只能隐忍不发。秦王常年统兵征伐,手下猛将如云,随然能忍一时,但真到关键时刻首先想到的还是手中的剑。
所以个人认为,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话,李建成就会真的用计谋削弱李世民的势力,从而找到击败李世民的机会,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李建成是否会延续唐朝的盛世,大唐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否会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大唐,一切都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