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教科书为何移除张衡地动仪?听听专家回复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南风一史的《教科书为何移除张衡地动仪?听听专家回复》,希望大家喜欢。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如此评价张衡:“王充的著作,有益于科学思想,张衡的发明,推进了科学知识。论衡与地动仪是东汉两大创造,王充与张衡是东汉文化界的两个伟人。”
提及地动仪,第一个想起的人应该就是张衡了。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一度入选中小学历史课本;是被中国地震局当作标志沿用几十年;也是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中的陈列品;更是被美国人从月球带来的岩石并列展出。
然而,近日教育部却宣布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彻底删除了张衡和地动仪。为何这个曾一度被引以为傲的古人的智慧结晶,会从历史教材中删除呢?
实际上,对于删改教材之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古诗、民族英雄、删革命将士等等,每一次删除都是褒贬不一,各有说辞的。但删除地动仪却是因质疑而删除的。
张衡: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众所周知,自地球诞生以来,地震就随之而生。而对于地震的勘测历来更是世界性难题,因为地震的形成因素诸多,如地壳运动、火山爆发、版块运动了等等皆可以引发地震。再加上其爆发的突然性特点,人们难以准确测出地震的时间和破坏程度,只能用一个大概性的方式来进行勘察预防。
仪器的最早发明应当追溯到近二千年前的东汉末年,彼时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估测地震的仪器。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地动仪,而它的发明者便是集数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等身份于一体的伟大人物——张衡。
张衡,字平子,出生于南阳的名门望族。据史书载,张衡“少善属文”。也就是说他从小的文章写得文采飞扬,甚者,张衡还是一个“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的人。
张衡从来不喜欢与俗气的人结交,能够和他做朋友的人,都是一些高雅志向之人。也正因如此,为张衡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汉顺帝时期,张衡因擅长术学,先后被封为郎中、太史令,然而张衡志向却不在于仕途当官上,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在学术上面,张衡有着很充足的精力,他还编写了《灵宪》,《算罔论》等重要的阴阳学天文学著作。
在当上官职之后,张衡开始厌倦官场上枯燥而无聊的生活,于是开始一门心思研究自己的科研项目。
而张衡所处的东汉时期正好是我国地震高发的历史时期。在《后汉书》中的记载,自东汉永元四年到延光四年的30多年时间里,全国共发生了26次以上的大地震,也就意味着其频率是几乎每年都有的。且同时还引发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等灾难。
为了对地震进行准确的勘测,张衡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以及对全国地震的研究,最终发明了地动仪。
所见并非地动仪的真实版本
对于张衡地动仪,史书中记载: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即是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并吐出了铜球,最后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但是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却是有人快马来报,证实了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地动仪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
可尽管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比意大利人发明的地震仪整整早了1700多年。但现代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质疑,原因在于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无法记录实际的地震层级以及地理位置,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说,张衡地动仪是无法准确测量地震的。
此外,对于地动仪的认知都源于很历史教科书上的那副插图上看到的。这个地动仪如同一个木桶形状,且八个方位分别对应着张嘴的蟾蜍和龙。不少人都将其视为是地动仪的真实版本,认为这便是保存下来的地动仪文物。
然而后来经过考证,这不过是一件构想出来的地动仪。而对于前面所说学者们对地动仪的质疑,认为这个地动仪并没有预测出历史上大的地震,如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等几次大灾难。
实际上,这个复原的地动仪是中国博物馆学家兼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先生根据史书中记载而做出来的模型,而且近年来,已经被证明这个地动仪的模型从外形到原理,均是不符的。
删除张衡地动仪的必要
于是为了不再误导对学生的教育,故而才将张衡地动仪的这张照片从教科书删掉了。
此外,对于张衡地动仪还有另一种模型,是由中国地震局冯锐在2005年时所提出的。此模型中“都柱”是悬垂摆,在摆下方有一个小球,而球则是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在地震时,“都柱”就会拨动小球,使得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龙口便会张开。
另外,冯锐的模型还将蛤蟆由面向樽体改成了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经模拟测试后,该模型灵敏度高,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做出很好的响应,但是无法感知地震发生的方位。
就这一点来看,其结果是与历史记载张衡地动仪预测陇西地震的事件吻合。
小结
尽管对于张衡地动仪存在不少的议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祖先智慧勤劳,为中国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历史。张衡可谓是其所在年代非常智慧的人,我们虽不必对古人盲目崇拜,但也不能跨越时空去嘲讽古人。
否定历史的人也许有所依据,但轻视古人却是真实错误的,古人的智慧比我们所想象的要高得多。如今的文明技术也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才得到的,也许古人不像现代这般了解问题的本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解决问题,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简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