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人口”为改善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放开三胎,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想生了

“人口”为改善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放开三胎,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想生了

时间:2022-08-15 10:36:15来源:墨汁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墨汁儿的《为改善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放开三胎,现在的年轻人却不想生了》,希望大家喜欢。

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在全世界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从1850年到1949年期间,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尤其是10多年的战争,人口损失较大。新中国成立时,大陆总人口在5.4亿左右。由于战乱,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产业的复兴需要大量人口,毕竟那时候很多方面还不发达,只能靠人力。

当时,一户家庭中有七八个小孩子都很正常,多得有10多个孩子,人们是敞开了生。生育不加以节制的后果是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到1953年时,大陆人口增长到了6.02亿左右。数据表明,四年时间里,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为1200万到1300万人,增殖率高达20‰。有些地区增值率还超过了这个数据,例如上海的人口净增长率为39‰。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引起了经济学家马寅初的注意。他用了3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人口结构,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如果按照这个增长下去,再过50年中国的人口将会增长到26亿。

人口多了,意味着资源消耗会更快,社会矛盾也会增多。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1955年马寅初首次提出了“计划生育”。不过,计划生育不单单是少生,还包括优生优育等。由于某些原因,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执行计划生育。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三个月后被写进了宪法。计划生育的实施,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人口老龄化。

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在前些年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依然很严峻。甚至有专家提出放开三胎,以应对“人口警报”。然而,适龄人群对此不是很“感冒”,不想生二胎或者三胎,主要有2个原因。

第一,经济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经济压力会更大。上世纪中后期人们的想法是孩子生下来后,只要能养活他们就可以了。人们的思想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如何把孩子养好,不能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吃穿用度以及教育,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另外,由于8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夫妻俩要养4个老人,甚至更多,经济压力噌噌往上涨。即使他们有生二胎、三胎的想法,现实却不允许。

第二,孩子的看护问题。前面提到年轻一代的压力很大,为了生活夫妻俩需要上班,接送孩子上学都是挤出来的时间。如果生了二胎、三胎,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人力来接送孩子,成本很高。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托儿所吗,他们可以照看孩子。若是把孩子送进托儿所,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我国的托儿所数量不是很多,资源不支持。

当然,年轻人不肯要二胎、三胎的原因不止这些。种种因素下,让他们不敢、不想生。国家想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