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盛”明治维新三杰,戊辰战争的功臣西乡隆盛,为何最后却掀起了内战?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张大树文史的《明治维新三杰,戊辰战争的功臣西乡隆盛,为何最后却掀起了内战?》,希望大家喜欢。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我们对这个邻居的感觉很复杂。唐初日本曾派大量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去使自己变得强大,传承了我们部分的文明。明初的时候,日本国内混乱,有一些日本浪人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骚扰我国人民,让人十分讨厌。
近代的时候,日本积极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他甚至以弱博强打败了当时比较强大的沙俄。继而入侵朝鲜,企图霸占中国。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很值得探讨的。在这个改革中,曾经涌现出三位杰出的人物。分别是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和西乡隆盛。其中西乡隆盛更值得研究。
他曾是明治维新的骨干。改革成功后,又背叛新政府,发动了西南战争。当他死后,日本人很怜悯他,感到甚是遗憾。那么,西乡隆盛又是为何如此复杂呢?
一、 倒幕与维新
西乡隆盛出生于萨摩藩,号南洲。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低级武士。明治维新之前,他加入了倒幕派。
倒幕派的人员十分混杂,可以说掺杂了当时日本的各个阶层。
有半资产阶级半地主阶级,也有大久保利通这种半资产阶级,还有传统武士阶层,西乡隆盛是其中的代表。
当时天皇并无实权,权力都在德川幕府的手里,三个阶层为了平衡,结盟联手应对幕府,倒幕运动结束后,三方代表开始一争高下。
日本建立以明治天皇(时年13岁)集权的明治政府,但是这种权力是形式上的。国内所有的藩仍然有自己独立自治权。表面上藩国愿意效忠天皇,其实还是各自为政。本质上,这274个藩国就没把明治政府当回事。
明治天皇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只有萨摩藩和长州藩两个藩国的联军。本来明治天皇的政府收不到藩国所有的税收,但是明治政府却得担负起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而且还得去偿还幕府的问题(曾向美国赔款)。日本其实跟原来的幕府政治氛围没多少差异。
明治维新并没有随着幕府的消失而结束地方分权大于中央集权的情况,明治维新还需要花心思去对抗日本的封建势力残余。
政府内部也斗争不断,资产阶级改革派与由藩国势力组成保守派,整日争权夺利。
首相伊藤博文意识到如果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中央集权,自上而下的近代化只是一只空文。于是伊藤博文为了废除藩国,把所有权力收归中央的手段一一出台。这显然触犯到了西乡隆盛的利益。
二、 温水煮青蛙
但是新政府不能一下子树立全部的敌人,伊藤博文主张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做法,1868年出台"藩治职令",先把所有的官职和官职内能做的事先分清楚。
因为原本各藩国的官职是不明确的,藩国长官都是想干嘛就干嘛受不到约束。这样既不利于政府对藩国的检查和监控,同时也不利于管理这些藩国。
这样一做,他们会消除防备。因为此时藩国的行政官员已经听命于明治政府,那么在政策实施上,他们开始认可明治新政府。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1869年日本开始实行"版籍奉还",新政府下令各藩国将土地和人民的所有权全部还给天皇。萨摩、长洲、土佐等几个最大实权最大的藩主动带头还了土地和户籍,剩下的小藩顺势而为也一并交还了土地和户籍,不交的会给予警告。
原江户时代的大名心里虽不情愿,明治政府选择通过任命他们为藩知事,平息了他们的怨气。一方面既得利益还在手,另一方面萨摩、长洲、土佐等藩国已经做了,剩下的藩国也没别的选择。
紧接着,明治政府要求藩国向政府提供兵源,这就是"御亲兵"的主力,这支军队后来成为了日本的近卫师团。
拳头硬了,也就不怕小藩有叛乱的想法了。
明治维新的核心政策之一就是废藩置县。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人很快掌握了政府中枢。很快明治政府废除旧时代的府藩县三治制,成立了东京、大阪和京都三府,并设立三百余县。明治维新的完全体终于完成。
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虽然明治政府的新政策实行较为温和,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瑕疵。比如说明治政府提出要对外开放,然攘夷派(其代表便是西乡隆盛)认为打开国门行为对本国弊大于利。
攘夷派开始对新明治政府有了很多不满和愤懑。不仅对新政府成员展开了一系列的暗杀活动,同时还在日后组织了暴动,希望武力推翻新政府。
三、最后一个武士
武士在维新以前有家禄,藩主给钱,他们办事,这也就是所谓的"奉公"。然而在"废藩置县"后,武士也不知道给谁办事了,但是工资还是照样领,因为武士人群特别庞大,政府花不起这笔没用的钱。
日本武士
1876年明治政府颁布"金禄公债"制度,一次性将士族的"公禄"换成了公债,武士全部欠国家的钱了。但是这样一来,很多武士就难以谋生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的特权,几乎沦为破产的平民。武士决定通过重新参军对外征战来养活自己。
西乡隆盛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为了让武士群体继续成为国家的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西乡隆盛四处宣传"征韩论",通过朝鲜战争来重铸武士荣耀。
但是三杰的另一位大久保利通则认为,现在日本刚刚稳定下来百废待兴,应当发展经济,国力恢复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再谋求征服朝鲜。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然而并没有达成一致,最终征韩派和内治派内战一触即发。
明治天皇选择支持内治派,下令宣布采纳内治派的意见告终。西乡隆盛的为首的征韩派(代表武士)则愤然辞职下野,离开政坛。明治政府的这种做法,让武士们对于新政府的不满与愤怒再也不可调和。
征韩的提议被否决,士族们再也无法生存,武士们奋起反抗的办法就只有发动叛乱这一个方式了。而西乡隆盛与所有主战派军官的被政府抛弃,也让所有不满的士族有了精神上的导师,同时还得到一部分会打仗的军官进行领导。
战争一触即发,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当这个火药桶爆炸时,明治维新时期唯一的败笔也将上演。
1877年,旧萨摩藩士族推西乡隆盛为首领,发动反明治政府的起义,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西乡隆盛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结语
明治维新是日本的一个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完成近代化改革,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在明治维新中,尽量做到了温和不流血。然而明治维新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其中的废藩置县,让武士阶级这一传统阶层无以为生,然而这个阶层人数众多,由来已久,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最后终于引发了国内的大战。
而西乡隆盛,作为最后一个武士与明治维新的大将,终于走向了失败,即使他是不亚于项羽的传奇人物,让人且爱且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