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成都”大清王朝灭亡前1年的真实照片影像资料

“成都”大清王朝灭亡前1年的真实照片影像资料

时间:2022-08-13 14:05:38来源:郑在说事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郑在说事儿的《大清王朝灭亡前1年的真实照片影像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共十二帝。

1616年,

建州女真

首领

努尔哈赤

建立

后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走向鼎盛。随着1840鸦片战争的开始,清王朝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清王朝结束了它的统治。

下列这组照片清晰地展示了清王朝灭亡前1年左右的真实图像,为了让图片更有生命力,使照片全部后期上色,仿佛这些百年前的人们好像活在眼前一样。

门前童趣(成都城,1912年秋,)

清末民初,成都的少年儿童盛行打铜钱的游戏,以抛钱看字背或两钱相箍撞等规则来定胜负。虽然清朝已灭亡半年有余,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图片中一个孩童还留着长辫。

在孤儿院玩耍的孩子(成都市区,1910年冬)

清朝中期,成都已出现慈善组织,其中以慈惠堂最为著名。而慈善组织多为官办,设有女婴教养所、幼稚园、育婴堂和孤穷子弟教养所等。

照片中,一位妇人在桌子前缝补,身边有十多个孩童,大多都穿戴整洁。

军官与夫人坐式合影(1910年冬)

照片中这位军官身材

高大壮实,身材魁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夫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照片中这一对夫妻更像父女。

青龙场小乞丐(1911年冬)

照片中这位小乞丐也就十几岁的模样,衣衫褴褛,一定吃了很多苦头。

门前老妇 1910年冬

一位老妇坐在自家门口,正在全神贯注地用双手整理着东西,妇人伸出一双缠足的小脚平放到地上。

劝业会颁奖仪式(成都二仙庵外,1911年春)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成都青羊宫花会的集市被改名为“劝业会”,由四川通省劝业道周善培题写会名。此后每年举办一次,会期长达二十五天。

照片中全部留有长辫,说明是清王朝结束之前,授奖台三个大字下面站满了朝廷官员和乡绅代表。旁边的竹竿上绑有大清龙旗,清朝灭亡后,劝业会停办。

棚摊鳞集(成都青羊宫,1911年春)

蔑梳摊点(成都青羊宫,1911年春)花会期间

花市、苗圃和鸟市(成都二仙庵外,1911年春)

春天祭牛(成都附近村镇,1911年春)

每年立春前后,川西农村要举行祭祀耕牛的活动。彼时,以纸和泥土、竹木制成的“牧童”、“耕牛”被置于村头屋旁,当地官员带领百姓向“牛”拜祭。这个活动到最后是把制作的“牛”打碎,百姓抢碎片回家,以示春耕开始,休息一冬的牛要精神起来,干活啦。

一位卖烤鸭的侏儒(成都附近,1911年夏)

父子合影(成都城南住宅区,1911年夏)

照片中,中年男子坐在院内椅子上,右侧站着小女孩,左侧抱着的幼儿身穿短衫花裤,足穿虎头鞋,正是清末的童装童貌。小男孩长得甚是可爱。

城南房客(成都城,1911年夏)

这位藏区喇嘛的左腰边,挂着一件精致的藏刀,鞘和柄为金属壳,上边镶嵌珊瑚和绿松石。藏刀多为藏族装饰品。

城南宅院(成都城,1911年夏)

照片中庭院中的坐者全身汉族服饰,其身边的少年穿戴整洁,手还捧着书本。

青龙场集市(成都北郊,1910年冬)

集市的屋檐前树下是粮食、饲料等物资交易区,菜摊后边摆设桌凳,是小吃摊点,和今天的赶集一模一样。

康藏道上负重人(雅安、甘孜之间,1911年夏)

四川多山地、丘陵,不少地区行车不便,背负肩挑成了昔日蜀道陆运的主要方式。在从成都、雅安运茶叶、棉布或百货西进藏区的民族走廊,无数背夫终年跋涉于崎岖山路上,货物通常重过百斤,即使途中不休息也不能坐下,只能用丁字拐顶撑着背架,原地站立,以免受卸装之苦。而今天,我们依旧能看到类似的场景。

西行途中(甘孜西南部, 1911年)

这里的道路。一侧是山坡,一侧是河流,路旁堆满了巨石,坡上杂草丛生。图中的外国人正是美国摄影师路得·那爱德。

山间猎趣(雅江、理塘一带, 1911年夏)

那爱得的业余爱好是打猎。这张照片是他在率学生赴川西高原考察实习期间,和两位中国随从射猎到野羊拍摄的。

途中狩猎野山羊(甘孜西南部, 1911年夏)

那爱得与爱犬(成都, 1911年夏)

那爱得领着自己的爱犬,在校园的一道竹篱笆栅栏门内留影。

谢谢各位的关注。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