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明惠帝(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

明惠帝(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

时间:2021-09-07 12:19:23来源:黄埔信息网

明惠帝(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

明惠帝朱允炆,他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他即位后因采取了削藩政策而引起了一场"靖难之役",不幸的是他的皇位也被其叔父朱棣夺去。明惠帝在后来的下落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成为历史的悬案。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自己称吴王时就立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世子,自朱元璋正式当皇帝之后朱标也就转变成了皇太子。但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标却因病而去世了。朱元璋便又立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自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承帝位,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朱允炆做皇帝之时已二十多岁,在中国古代继承帝位的皇帝当中,他这个年龄也并不算小。朱允炆也算得上是个聪明睿智的人,明朝在当时正处于国势上升时期,按常理说,他应该做个太平天子,享国几十年。原来,他继承皇位之时,他的爷爷朱元璋给他留下了一个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难题:藩王之势尾大不掉。

他的几位叔父,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已被封作藩王。其中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做燕王,驻守在北平即今北京,但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御防外敌入侵。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天资聪颖的朱允炆早在做皇太孙之时就已料想到将来各位藩王叔叔会成为自己的对头,他曾和侍读太常卿黄子澄谈及此事,谋划着削藩之事。朱允炆即位之后,面对的诸位藩王叔父中,燕王朱棣是最危险的,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方面他都经验很丰富。于是,朱允炆和他的两个削藩谋臣黄子澄、齐泰避强就弱,先削夺了其余诸王封地。

朱棣本来就因朱允炆不允许他进京师为朱玩璋奔丧而心怀不满,又见其余兄弟皆被夺藩,自然是心里明了,更加警觉且已怀异志,这时京师(即今南京)与北平(即今北京)之间的矛盾已是日趋尖锐。朱允炆用黄、齐二人之计,提升北平军官张昺、谢贵官职。并密诏二人监视燕王朱棣,朱棣于是装病不起。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终于,朱棣有所动作了,至同年七月癸酉(即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诱杀了朱允炆安插在北平的钉子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的九门守卫权。

燕王既然要谋反了,总要找一个谋反的理由吧。其实理由很好找,翻翻史书就找到了。对于燕王其实不需要翻史书,翻翻《明皇祖训》就知道了。朱元璋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变质,专门刊印了《明皇祖训》。

《明皇祖训》中记载了这样一条,如果朝中出现奸佞,各地藩王有权力带兵进京勤王。朱元璋封王除了戍边外,也是为了防止江山变色,可这条记录却给朱棣的谋反提供了借口,而且还是合法的借口。的确,朱元璋在世的话也会支持朱棣这样做,黄子澄、齐泰的做法已经超出了一个人臣的本分。建文帝刚即位,大明皇族便已是刀光剑影,这虽然出自建文帝的圣裁,但齐泰、黄子澄的推波助澜也不无作用。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打起了"靖难"的大旗,并发布对建文帝本人和黄子澄、齐泰一系列的指责。这些指责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比黄齐的削藩和方孝孺的周礼更能争取人心。的确,从那个时期起,人心便已开始微妙地向燕王转移。

朱棣反迹明显,朱允校被迫迎战,双方已成你死我活的态势。朱允炆毕竟还是太过仁慈,他下令将帅,对朱棣只能活捉而不能杀死,以免落下个杀叔之名。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建文三年三月辛已(公元1401年4月5日),建文帝的统兵将领盛庸和朱棣的燕军在夹河(漳河支流,在今河北武南)打了一场战争。燕将谭渊战败,亏得燕将朱能、张武拼死搏战,盛庸军才略为后退,这时正值傍晚时分,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当晚朱棣带十多个人逼近盛庸大营露宿。

第二日,即三月壬午,天刚放白,朱棣醒来后举目四观,自己已在南军的包围之中,原来他带十几个人在南军的军营中间睡上了一宿!这时南军将士已经认出朱棣,朱棣已成为翁中之鳖,南军将士要杀掉朱棣也是一口气的事了。

但南军将士由于建文帝有诏"勿使负杀叔之名",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互相对望而无动于衷,不敢发出一矢。结果朱棣从容地拉过马来,"鸣角穿营而过。"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朱棣逃回自己营中后,又率军与南军交战了一天,互有胜负,当天晚上,东北风忽起,尘埃遮天,燕兵鼓噪而进,最终大败南军。至建文四年六月乙丑(即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终于攻下了京城,正式当上了皇帝,即明成祖。

而那个优柔寡断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烧毁了自己的宫殿,然后不知所踪,他的下落从此成为了千古之谜。

明惠帝朱允炆天子落地,优柔寡断终失良机

朱允炆刚刚即位之时不过弱冠之年,仅仅21岁。虽然此时的他处于少不经事的年纪,但他明白,如果他想把皇帝继续当下去,政治上首要做的就是削藩。在他上台之初,曾在一年之内,一连拿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五个藩王,阵势不可谓不大。

建文皇帝在没有掌握军权的情况下过急过快地削藩,是建文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朱棣的造反是被建文皇帝所逼迫。造成此种局面的责任在建文帝而不在朱棣。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