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青春文学(“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青春文学(“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时间:2021-09-06 14:52:01来源:黄埔信息网

青春文学(“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评张国龙的《“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

“青春文学”不是昙花一现的商业现象,而是一种“文学类型”。可以说,本书的新定义对“青春文学”的后续研究有奠基之功。

“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张国龙

“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张国龙/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45.00元

尽管当下的“青春文学”已不复当年的火爆,但是,将21世纪初的头十年称作“青春文学”的十年并不为过。彼时的“青春文学”究竟有多畅销?“中国的畅销书主体正是青春文学”。作为文化和心理“双重孤独”的一代,初登文坛的80后作家,将太多不吐不快的情感——或孤独、或渴望、或疼痛、或叛逆,诉诸文字,以“青春文学”的形式猛烈叩开读者的心扉。在读者孤独感最强烈的青葱岁月,给予他们陪伴和精神安慰,故而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与此同时,在媒体与出版社的大力助推下,不断涌现的“青春文学”席卷图书市场,凭借惊人的销量独占市场鳌头,成为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存在。伴随着这股长达十余年的热潮,评论界对“青春文学”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从最初猝不及防的“失语”状态,到“青春文学”概念的构建,再到对其独特的创作模式、阅读圈子的研究,成果可谓层出不穷。近年,随着“青春文学”泡沫破裂,80后作家造星神话式微,有关“青春文学”的讨论也渐渐遇冷——可以说,“青春文学”的困局已经开始显现。

随着热潮的消退,“青春文学”的相关研究数量骤减,研究方向也逐渐变窄,以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为主。而眼前的这本《“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却是一个特例。时间间隔给了这本书冷静思考的契机,本书最大的贡献,是较为系统、深入地思考了许多身处热潮中的当局者没有发现或来不及思考的问题。其中,本书着重讨论的两个问题最有现实意义,启发性也最强:其一是“究竟何为青春文学”;其二是“如何认识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

究竟何为“青春文学”?这正是前十余年的热点研究悬而未决的问题。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青春文学”这一名称,追根溯源,更多的是媒体和商业化运作的产物。此间所兴盛的80后作家的作品,发行量大,号召力强,处于此热潮中的研究者难免不为之左右——乃至于造成将80后的作品等同为“青春文学”的局面。事实上,这样的定义有相当的局限性——题材和作家都受到规束,从而限制了“青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这本书中,作者结合了自己作为儿童文学研究者的体验,尝试从区别中去定义“青春文学”。书中厘清了“少年小说”与“成长小说”之间的关系,并且从“狭义”和“广义”的层面重新认识“青春文学”。一方面,作者承认了国内80后“青春文学”作为一种现象的特殊性,将其定义为“狭义的青春文学”;另一方面,又从“文学类型”的角度去理解“青春文学”的广义性,尤其强调青春作为文学主题的“永恒性”以及“青春文学”作为类型文学的“延续性”。

与之相配的是全书翔实的论据——第一章的大量国外文本中的青春形象梳理,显示了青春书写并非中国专有,世界文学中亦有大量的青春形象塑造;第二章又对中国古代与现代作品进行了细致分析,进一步佐证青春文学并非80后专属。本书为“青春文学”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青春文学”不再只是昙花一现的商业现象,而是蜕变为真正的“文学类型”。可以说,本书的新定义对“青春文学”的后续研究有奠基之功。

如何认识“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这也是本书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青春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青春文学”在国外一直被纳入到“亚文化”乃至“反文化”的研究范畴,而国内学界对“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则显得零散和稀少。

“青春文学”多书写孤独、叛逆,自然有与主流文化相抵牾的一面。但若片面夸大其负面作用,亦不妥当。作者用冷静的眼光,理性而系统地评判了作为青少年文化负载功能之一的“青春文学”的优劣。书中列举了“青春文学”文本呈现的多重成长景观,并逐次辨析了其背后的文化负载。大到主题、人物,小到文字、装帧,观察相当详尽。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青春文学”能够将“青少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对抗性降到最低”的贡献给予肯定——正如文中所写:“青春文学给予了青少年亚文化一个确定其真实存在的平台,这个平台为读者了解真实的青少年提供了切入点,也为代际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条件。”

与市场热烈追捧的态度截然不同,《“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一书并不回避问题。本书发现,“青春文学”正在丧失自己的个性和诗性,被逐步符码化的事实。文中对当前“青春文学”人物类型化、情节模式化等弊病进行重点关注,确证了当前“青春文学”在主流文化和市场规则的压力下,不断进行“文化复制”和“流水线生产”的同质化现象。“青春文学”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密友,其意义不仅在于描绘、记录青春,更是他们体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丧失了个性的“青春文学”,对于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造成“青春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互渗关系的断裂。一旦如此,“青春文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试问,标签化的文本,如何映照每一代人的青春?

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联系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解读了多部经典作品潜藏在青春书写表象之下的深意。此外,本书的第三章尤为精彩——通过全面考察“青春文学”由“书写青春”至“青春书写”的历史沿革,进一步剖析了中国各个时段的“青春书写”呈现出的不同的青少年亚文化景观。其目的正是为了纠正当前对“青春文学”的错误认知,为“青春文学”培育合法存在的良性文化生态。这些尝试对当前陷入书写困境的“青春文学”而言无疑具有匡正和导引的作用。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