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化(促消化就用这几招)
促消化(促消化就用这几招)
春节期间聚餐不断
每天大鱼大肉
难免会出现“吃多了”
肠胃不舒服
这时应该做些什么来促进消化
养护肠胃呢?
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
1. 中脘穴
中脘穴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处,它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是联系消化系统的重要位置。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腹胀,对于治疗腹泻也有较好的功效。按摩时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放到中脘穴上,按压半分钟左右,然后顺时针按揉两分钟左右即可。
2. 下脘穴
下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2寸(约三指宽)的位置,它也属于任脉,是健脾和胃的重要穴道。下脘穴离脾胃很近,符合中医上所说的“临近选穴”原则,因此它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如消食化积、清泻胃火等都有很好的功效。
下脘穴的按摩方法与中脘穴类似,按揉到有酸胀感就好。
3.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侧旁开两寸(约3指宽)左右的地方。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
按摩此穴位时,可以先仰面躺下,然后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每次4-5分钟,胃胀、不消化的情况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4. 足三里穴
膝盖凹陷处,旁开四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足三里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穴治疗就能好。
一般来说,这个穴位采用扎针的方法效果最好,但按摩、刮痧效果也不错。每次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做做,长期坚持,效果很好。
水中加点料 降脂促消化
加乌梅、茯苓
乌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平时人们可能忽略了它的药用功效,只觉得口感酸甜。其实乌梅能够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有润肠养胃、生津消渴的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够利水健脾。对于过年期间聚餐过多、肠胃不太好的人来说,多喝点乌梅茯苓汤,能加快胃的消化作用,让肠道更健康。
加大麦
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且含糖量非常低。
常喝大麦茶,可起到去油腻、促消化、提神解乏的作用。大麦茶里独特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将垃圾从肠胃中带出,使人身心放松、健康,同时还不会带来多余的热量和负担。
加绿茶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体内卡路里的燃烧,刺激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肠胃的消化吸收。
除此之外,绿茶中还含有咖啡因,它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并释放血液中的脂肪。喝绿茶能快速消耗体内“吃多了”的脂肪,避免因过节期间“胡吃海喝”而导致发胖。
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用绿茶,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3种简单运动 为肠胃“添动力”
1.向前抱腿
双脚合拢站立,上半身尽量向前弯曲,双手向下伸放在小腿上或抱住小腿,保持10~15秒。
这个动作可以让内脏进行大幅度的“翻转”,相当于对消化器官进行一次“按摩”,可调理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等功能性症状。
【注意】这个动作略有难度,做不到的切勿勉强,缓慢拉伸即可。
2.弯腰三次
每天饭后缓慢90度弯腰3次,每次1~2分钟,能使胃部前倾,让食物进入胃窦,促进排空,加速消化。
但要注意的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胃食管炎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3.仰卧起坐仰卧起坐不仅能塑造坚硬结实的腹肌、燃烧腹部脂肪,还有助于提升消化功能,预防和缓解腹部胀气、胃部胀满、便秘等胃肠道动力不足的问题。
【注意】空腹、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
当觉得吃撑了、不消化、
吃点山楂无疑是非常好的方法
山楂中的粗纤维含量高达20%
非常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常吃山楂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增强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