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的意思(“士者弘毅,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的意思(“士者弘毅,任重道远”)
典故:任重道远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出处:《论语·泰伯》
解读: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政看作自己的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曾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著述有《大学》、《孝经》等经典,后世尊他为“宗圣”。
有一天,曾子的几个学生来问曾子:老师,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呢?曾子回答说:读书人必须要有刚强的毅力。弟子不解地问:唉?这是问什么呢?曾子说:读书人励志要治理天下,这个任务重大,道路遥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完成不了的。你们把实施仁政作为自己的追求,能说这担子不重吗?你们要把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能说路途不远吗?
任重道远,常用来形容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故事:
曾子杀彘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在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妻子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都要向父母学习,听父母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曾子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间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曾子听了,知道老师是要指点他,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起来,站到旁边,恭敬地回答道:“我比较愚笨,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古代,“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