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有孤篇压全宋的词吗?)
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有孤篇压全宋的词吗?)
前言
昨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哪篇词可以孤篇压全宋?
说实话,题主的这个问题肯定是受了”孤篇盖全唐“的影响。其实孤篇压全唐并没有古人说过,孤篇压全宋更没有古人说过。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很多现代人评价为孤篇盖全唐,但是用心查一下,没有哪个名人(现代人除外)说过这首诗孤篇盖全唐,民国时期闻一多没有说过,晚清王闿运也没有说过,而是有人把他们两个人评价宫体诗的几句话,进行了加工和演绎。
说起宋朝最有的名宋词,或者说拍排一排影响力最大的词,很多人都会想到几首,但是要说孤篇压全宋,估计哪一首都不能服众。
一、余词尽废,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有一首词,有人称这首词写完后”余词尽废“,这首词就是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胡仔说,余词尽废,仅仅指描写中秋的作品而已。而且文无第一,李清照对于苏轼填词就不以为然,甚至说:
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在李清照的眼里,苏轼简直是一个外行人。
二、李清照..
李清照自视甚高,一篇《词牌》臧否前贤,搞得不少人对李清照颇有意见。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李清照的词作评价甚高。王灼《碧鸡漫志》曾评价李清照说:
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李清照的词传世只有几十首,大多是婉约词,有豪放风格的作品是这首《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易安居士的作品,流传最多的还是其婉约词,但是李清照最好的这些词,大多充满了南渡以后凄苦之情,例如《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南渡前的优秀作品,没有后期的家国情怀,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类作品,自然也难以服众。
三、岳飞满江红
老街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宋词的类似文章。看到有好几位朋友评价岳飞《满江红》可以“孤篇盖全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北宋的苏轼一类豪放词,到南宋的辛派爱国豪放词,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南宋豪放词充满了家国情怀。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有苏轼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特点,也有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这两点同时具备,是很多南宋词达不到的。
不过,岳飞的词并没有入了李清照的法眼,毕竟他们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岳飞的结局也适于同时代人去评价。
但是,实际上这首词在宋朝的文献中,不仅李清照没有提起过,后来的南宋人都没有提到过。甚至连岳飞的孙子岳珂也没有提到。
因此,这首词很多人认为是明朝人的伪作。
四、人生事业的最高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说起宋词,离不开苏辛二人。辛弃疾和苏轼最大的不同,是南宋人对于靖康之耻痛彻心扉的感受,因此南宋的豪放派词人,即是在吟风诵月之间,也总会透露出对于恢复中原的渴望,以及壮志难申的无奈。
从李刚、李光、张孝祥、张元干等人,到辛弃疾南归,这类词影响越来越大,其中辛弃疾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至于后人将这类风格的词人,称之为辛派词人。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陈亮、刘过、刘克庄、陆游、岳珂、文天祥等人。
辛弃疾和柳永类似,两个人都致力于填词,一个婉约大家,一个豪放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有一首《青玉案》,被王国维评价为人生事业的最高境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价: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