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如何计算(你知道工龄是怎么计算的吗)
工龄如何计算(你知道工龄是怎么计算的吗)
工龄是按虚年计算,就跟你的年龄一样。
关于工龄规定的最早法律制度,是1953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如果不接触可能会比较陌生,这里边有单独的一章工龄的规定。
当时的工龄一般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后来国家又明确过一个概念叫做“连续工龄”。
一般工龄,指的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拿到现在来讲也确实有一点点过时了,比如有的年轻人虽然工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但是他们要依靠父母或者其他收入支持生活,所以也有一定的不符合实际了。
本企业工龄,当然指的是在一个企业内工作,挣取工资收入的时间。但是,目前国家已经有非全日制劳动用工的形式,可以跟多个企业建立劳动用工关系的。另外,还有不少人可以通过劳务挂靠方式,争取多份工资待遇。现在,这个也是比较复杂的。
连续工龄,过去指的是一直连续的工龄。中间既是转换单位,也是有经过组织批准调动的。如果是个人意愿辞职或者转换单位,这是不可以认定为连续工龄的。连续工龄的最大优势是如果当时国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缴费制度,该职工的连续工龄是可以视同缴费的。
现在社保使用的是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指的就是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缴费年限一般是累计计算,既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也包括实际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有企业固定工人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上山下乡知青的上山下乡时间,需要安置工作的复退军人的从军时间。
实际缴费年限,一般指的是社保实际缴费的时间。1986年10月国家在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对新入职的职工实行退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1991年全国全面推行养老保险制度。除了一些特殊试点地区,一般时间是从这个两个时间开始的。
实际缴费年限实际上要具体到每一个月为止,比如一个月可以转化为0.0833年。在养老金计算中,即使每一个月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缴费年限在养老金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按照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缴费一个月,养老金会增加1%×1/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如果是6000元,基础养老金就会增加每月5元。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至少也能增加2.88元。退休以后增加养老金也会有按比例调整和按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调整,所以养老保险多缴也很重要。
现在的工龄如何计算?
说实话,现在普通职工的工龄肯定不能以自己口说为凭。绝大多数情况是以职工档案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共同对比计算,跟退休时核验缴费年限差不多。
工龄的作用主要还是看国家的规定,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带薪年休假”。参加工作满一年以上才具备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资格,条件是不管在本单位还是其他单位。如果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每年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10年以上20年以下,每年可以享受10天带薪年休假;已满20年以上,年休假15天。所以,国家在有关规定中也在逐渐规避工龄这一过虚的规定。
所以说,工龄确实慢慢就要过时了,以后影响大家各种待遇的主要因素将会逐渐变为累计工作时间或者社保缴费年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