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背景音乐(从《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背景音乐(从《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是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影片讲述了骆玉生(孙红雷饰)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回到家乡奔丧,在父亲的书房中触景生情,回忆起母亲招娣(章子怡饰)与父亲骆长余(郑昊饰)相知、相爱、分离,最终相守一生的纯真又美好的爱情故事。
《我的父亲母亲》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中国式的含蓄爱情片,于1999年10月上映,虽然只有短短的89分钟,但在当时就好评如潮,获得了众多荣誉: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20届金鸡奖、第23届百花奖、第06届华表奖。
这部影片拍摄至今已经20年,如今在豆瓣还获得了8.1分的高分,它的魅力可见一斑。当然,感人的爱情故事,唯美的画面,以及演员出神入化、无可挑剔的表演,都构成这部影片的精彩。
今天我将从“叙事结构、背景音乐、相关细节“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独具魅力之处。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会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表达情感的方式。
01、时空交叉式叙事结构:现实的悲伤与回忆甜蜜的交织,巧妙的扩充了电影的信息量,使剧情更加打动人心
《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最令人惊讶的是导演将现实悲伤和回忆甜蜜的故事交织,分别现实父亲意外死亡与回忆父亲母亲爱情故事。如此时空交叉式的叙事结构,引导观影者在好奇电影剧情发展的同时,想要一起去寻找父亲母亲曾经的甜蜜爱情旅程。
影片使用一个大插叙,这样的叙事结构不同于直叙和倒叙,采用插叙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不仅需要与影片故事相呼应,也不能使观影者在观看时产生凌乱感。现实悲伤与回忆甜蜜完美结合,使剧情呈现更加完整吸引人。
那么《我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细致的区分现实悲伤和回忆甜蜜,巧妙展示剧情完整性,升华这部影片的主题?
①现实悲伤:父亲意外死亡,写实的方式讲述母亲对于父亲后事的处理方式
在该影片的现实生活中,描述了父亲因为外出筹钱建学校,意外死亡在县里,儿子骆玉生在严寒的雪日回到家乡抚慰母亲,并与母亲商讨该如何接父亲遗体回来,以及处理后事的事项。
在影片的开头以一个固定的镜头展开,看到的是一副在雪地中行驶而过的汽车背影,那是儿子骆玉生赶回家时坐的车子。回到村时,看到年迈的母亲坐在父亲曾经上课的教室前,在漫天的风雪中久久不愿离去,异常的悲伤。
回到家中,手脚已经不麻利的母亲坚持熬夜,自己亲自为父亲织一块盖棺布,并坚持要把父亲从县上抬回来。
在现实悲伤里,导演采用一种类似于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如同一杯苦咖啡,让观影者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母亲一起凄凉和悲痛。
母亲的坚持,让儿子骆玉生未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直接买一块盖棺布以及同意直接用车把父亲遗体拉回来?儿子带着不解的心理走进了父亲的书房,书房中看着父亲还没批改完的作业,看着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合照,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回忆当中。
在我看来,导演以这样的叙事结构,告别了五光十色的绚丽技巧,只选用黑白的色彩,用最朴素干净的画面打动观影者,触动每个人最深处的柔软。每个人可深深体会到失去老伴的母亲此时心情是悲伤的,生活是灰暗的,我想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现实悲伤的故事清晰呈现,让剧情愈加打动人心,吸引人们好奇去寻找曾经的甜蜜历程。
②回忆甜蜜:父亲母亲年轻时的爱情故事
在该影片的过去回忆中,描述的是父亲与母亲的爱情历程。两个人从相识,到默默地关注暗恋,到大胆表白确定相爱,到被迫分离,到最后归来相爱相伴40年。过去回忆的表现形式,导演采用彩色的画面,运用红色和黄色为主格调,把母亲与父亲的爱情历程展示在观影者面前,让观影者体验到平凡的爱情如此甜蜜,如此珍贵。
在电影的后半段,儿子骆玉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坚持的意义所在。他知道了村口的那条路是父亲与母亲当时爱情的见证。四十多年前,父亲与母亲正是在这条路上相识和相爱;在那个大雪封山的冬日里,母亲也是在这里路上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父亲;在父亲入狱的日子里,母亲在那条路口长久地等待过父亲。现在父亲已逝,母亲唯一的愿意就是陪着父亲把那条路再走一遍。
此时,淡淡的悲伤在现实与甜蜜的过去中萦绕着,母亲的坚持,电影中设置的悬念终于解开。母亲在用最真诚的心意为父亲做最后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爱是伟大的,爱,需要用一生去等待和守候。
在我看来,镜头不停在黑白色彩的现实画面以及彩色色彩的回忆画面之间切换,黑白与彩色分别象征着人老的孤独与年轻时对爱情的热情和希望。
色调的反差,强烈的反映出年轻时候的热情和母亲对父亲美好的记忆以及深深的爱,让观影者全身心沉浸在导演营造的故事中,情感情不自禁地被带入高潮,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如此打动人心的原因。
02、悠扬、煽情的背景音乐给电影注入了另一种活力,使这部剧情平淡的电影有了新的生命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全片共有18首背景音乐,所有的背景音乐都是同一乐句旋律的变奏和回旋,但是却都与影片完美契合。每一段音乐都能与画面完美融合,恰到好处地呵护剧情,对人们的情感、心理进行隐喻性的表达,为整个影片主题服务。
①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统一
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在河北省一片草原上的一个农村里,因此,本部影片制作的音乐是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音乐中主旋律选用的乐器有:排箫、笛子、二胡等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音色都是中国式的悠扬、凄美和婉转。
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具有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使得配乐与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与背景结合得天衣无缝。
②音乐与剧情发展的完美契合
在片子开头母亲初见父亲时,音乐背景是高亮的,清脆悠长的笛声,散版的节拍,悠扬回荡,再加上优美的和声与笛声相呼应,象征着母亲萌动的心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父亲的心。
父亲被批成右派,要回县城受审讯,父亲母亲被迫分离。此时,音乐变得缓慢而沉重,夹杂着离别的哀愁,接着旋律音调变得越来越低,有一个向下的趋势,烘托出母亲由于要和父亲长期分离而不舍和悲伤,此时她内心上是痛苦和折磨的。
父亲的去世,母亲失去了最亲密的爱人,此时的背景音乐变得与众不同,只有笛子在独奏,做了回声处理,没有其他弦乐的迎合,是那么的凄凉、悲痛、孤独。大声的哭声都不足表达母亲内心对父亲离开的痛,只有孤寂的笛声说出了这一辈子对父亲永远不变的忠贞爱情。
③音乐与情感的美妙交融
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谢洛夫说:“如果人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就不会有音乐。”可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思想的自述,是一种情感的独白。
在影片中,具有相同主旋律的音乐在影片的数个关键之处缓缓响起,它随着人物当时的情绪变化而高低起伏,缠绵优美。时而高亢有力,时而清淡柔和,时而凄美饱满......背景音乐与人物感情总有着美伦绝妙的融合,这融合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这些背景音乐的烘托,极大的渲染了影片情节,具有煽情的意味。它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给予观影者情感迸发的契机,更好融入影片中,体验当时的悲欢离合,享受到一场视觉与听觉相映生辉的盛宴。
03、电影令人感动人的并不是剧情,而是那一个个温暖直击心怀的瞬间及刻意打造的细节
罗姆在《电影与文学》中曾经说过:“电影是一门细节艺术”。
有种电影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曲折离奇的情节来震撼观众;也有种电影,剧情平淡,但细节运用得绝妙,同样撼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