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情结(圆明园破坏)
圆明园情结(圆明园破坏)
圆明园是中国人心上一道深深的疤痕,我数次来京都不曾去探望这个园林。前阵子终于鼓足勇气去了一次。除开西洋楼遗址,圆明园几已深藏于灌木草丛,只余下一片静谧的山水,正所谓“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得以在不受建筑形式的影响下,更加直观地看到圆明园营造之初的山川形貌。
圆明园复原图
相传,圆明园布局取法中国地理,景观则汇聚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精神意象,“直把江湖与沧海,并教缩入一壶中”,“圆明”二字取义“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因而,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处离宫,它更象征着清帝内心的精神理想,也反映出清朝政权合法性的源头。园中的众多的建筑和山水风景通过纵横沟通的水系连在一起,清帝就在这片梦幻的世界陶醉。
身至福海,水光浩渺。在这片视野开阔的湖边,竟有些迷失,因为它太像西湖了,甚至连借来的群山与点缀的树木也是一派江南的景象。康乾时期,清帝遍访江南园林,虽言“略仿其意,就天然之势”,然而江南显然已经成为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
清朝兴起于东北,作为异族势力入主中国。清廷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实体,对于一个志在千秋的统治阶层而言,军事征服显然只是个必要条件。在儒教国家,道统、财税和军事三足缺一不可,他们分别代表政权合法性和制度安排、经济基础和维稳力量。满洲人熟稔中国历史,朝廷的执政基础在于士大夫阶层,最终决定国祚的是正统观的认可。
千年来,伴随着历次政权鼎革,中原文化往往南下避难,“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魏晋南渡的士族慨叹北方故土的沦落,在文字中抒发对家园的眷恋和收复山河的雄心。而后,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奈,江南毕竟滋养发达了起来。到了明清,财赋和士子半出江南,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天平已完全倒向了这里,汉人的中原正统观也逐步让位于江南文化认同。然而,文人的政治抱负依然仰赖北方的权威,南北利益逐渐失衡。
乾隆南巡图
在此背景下,江南自明代起就成为朝廷的敏感点,遑论清朝这一异族政权。明末以降,江南士林结社切磋文艺并议讽朝政,以至士商合流,“今之妄立社名,纠集盟誓者,所在都有而江南尤甚,其始于好名,因之植党。” 立国三足已然缺乎其二,给北方政权树立起巨大的抗衡力量。于是,北方朝廷对江南一面贬斥,一面抚慰,甚至不惜浩荡南巡以观治乱。南巡沿途,清帝“广施恩泽”、训导文化,试图将道统解释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