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治疗(普萘洛尔治疗焦虑症)
窦性心动过速治疗(普萘洛尔治疗焦虑症)
抗心律失常药
概论
I.抗缓慢型心律失常药: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II.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异位起搏点自律性高,后去极及触发活动和折返激动造成。通过影响心肌细胞Na+,K+,Ca2+的转运而纠正心肌电生理紊乱而发挥作用。
(一)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
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如氟卡尼、普罗帕酮。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艾司洛尔。
(三)Ⅲ类选择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有胺碘酮、溴苄胺、索他洛尔(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四)Ⅳ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和地尔硫。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临床特点:奎尼丁转复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及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利多卡因、美西律。
利多卡因:对短动作电位时程的心房肌无效,因此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美西律:由于该药渐增剂量至有效治疗量需要数天时间,因此仅用于慢性室性心律失常。
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如普罗帕酮、氟卡尼。
临床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胃肠吸收好,肝肾双重消除。
2.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主要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1)根据选择的受体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①β1、β2-R阻断药(普萘洛尔)影响糖、脂肪和肺功能。阻断β2-R兴奋α受体会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
②β1阻断药(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避免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适用于肺部疾病或哮喘病人。
③α、β-R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有周围血管舒张功能的β受体阻断剂,兼有阻断α1受体,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卡维地洛(慢性心衰一线药)。
(2)临床特点:
β–R阻断剂是唯一降低心脏猝死,而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
1)心律失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颤等。
2)改善心功能及治疗心绞痛:阻断β1–R,抑制心脏,使心力↓,心率↓,心肌耗氧量↓。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但禁用于变异性心绞痛。
3)高血压:
降低高血压机理:
①阻断β1–R,降低心排血量;
②阻断肾脏β-R,抑制肾素活性最强的药物,抑制RAAS形成。
4)其他:用于甲亢,偏头痛等的治疗。噻吗洛尔降低眼内压,可用于青光眼。
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
临床特点: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4.钙通道阻滞剂
钙拮抗剂中,仅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用于心律失常,其他的以扩张血管占优势。
作用特点:
①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窦房结自律性,延长窦房结和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
②维拉帕米口服90%被吸收,经肝脏首关消除后,静脉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口服用于房颤房扑和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
应用小结
1.窦性(室上性):首选普萘洛尔(Ⅱ类)
2.急性室性:首选利多卡因(Ib类)
3.慢性室性:首选美西律(Ib类)
4.广谱:胺碘酮(Ⅲ类)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共性不良反应:心律失常。
(1)缓慢性心律失常:洋地黄类药最为常见。
(2)折返性心律失常加重:IC类普罗帕酮风险最高。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索他洛尔最为常见。
(4)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律失常。
2.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
二、用药监护
(一)依据药品的排除途径选药
避免药物在肝肾疾病患者中的蓄积。
(二)停用β受体阻断剂必须缓慢
有反跳现象即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亦称撤药综合征,处理:逐步缓慢停药,整个撤药过程需要至少两周。
(三)特别关照“胺碘酮”剂量个体差异
剂量的个体差异,多偏向小剂量:
年龄(老年用量小),性别(女性用量小),体重(体重轻用量小),疾病(重症心衰耐量小),心律失常类型(室上速、心房颤动用量小)。胺碘酮静脉注射最好不要超过3~4日。
(四)减少“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伤害
(1)肺毒性,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
(2)严重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肝炎和肝硬化,可能是致命的。
(3)静脉推注可以诱发静脉炎,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
(4)甲状腺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