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穿开裆裤(古人为什么穿开裆裤?)
宫女穿开裆裤(古人为什么穿开裆裤?)
今天这个#21天图文打卡挑战#,我们来聊聊一种性感的衣物——开裆裤。
虽然今天一提开裆裤,大家都感觉是小孩穿的。
但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古人们都是穿开裆裤的,开裆裤的历史比合裆裤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鉴略·三皇纪》记载,上古时期的人“袭叶为衣裳”,就是穿树叶;
《物原·衣原第十一》记载,“有巢氏始衣皮”,就是穿兽皮。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服饰的记载了。
商周时期,中国人的服饰习惯是“上衣下裳”。
“上衣”好理解,上身穿衣服。
“裳”这个字读cháng,正字就这一个音,指的是裙子。
杨贵妃就有《霓裳羽衣舞》嘛。
我们今天老读衣shang衣shang的,其实这是口语里读快了以后的一种讹音,是不对的。
这种裳就比开裆裤还性感。
撩起来,那就一片春光尽收眼底。
什么?
你说内裤呢?
那会根本没有这种万恶的东东好吧。
后来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为了学习胡人的骑兵战术,就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服饰改革,给士兵在腿上分别套了两条缩小的裳,方便士兵骑马。
这两条缩小的裳慢慢连起来了,就演变成了开裆裤,在当时叫“绔”。
所谓“纨绔子弟”,就是穿丝制开裆裤的公子哥。
郭德纲老师在相声里说于谦老师有钱,有钱到什么份上呢?
就是爱穿貂皮的丁字裤,简称“貂丁”。
就有点这个意思。
由此也可见,古今中国人的幽默和笑点都是一致的。
当然,战国时期也是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做出来的布料很粗糙。
如果硬要给裤子加个裆,人们走路的时候会很容易磨到蛋蛋。
可是穿开裆裤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走光。
尤其是坐下的时候。
这怎么办呢?
古人就发明了跪坐的坐法。
日本和韩国人今天还是会这样坐。
这也是由于东亚地区气候不那么潮湿。
要是换了印度人,坐不了几天,屁屁就该烂了。
我们今天有时候席地而坐,伸开双腿坐在地上,这种坐姿在古代叫“箕踞”,是非常不礼貌的,因为会把蛋蛋指向对方。
《荆轲刺秦王》我们都学过,荆轲在刺杀秦王嬴政失败以后,他就箕踞了。
也就是冲着秦王露蛋蛋了,以此表示对秦王的蔑视。
这可比我们今天的竖中指之类的侮辱性大多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内裤这种东东才开始慢慢普及。
这是由于汉代,中国的丝织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
做出来的丝绸内裤质地薄软、光滑透气,穿起来比较舒服,不会再磨到蛋蛋了。
但是平民百姓家里由于买不起丝绸,大部分还是会钟情古风。
大概到了唐宋时期,中国才基本实现了全民穿内裤的这种风俗转变。
当然,也有复古潮。
时常就会有皇帝要求后妃、宫女们穿上开裆裤,在宫里走来走去,既赏心悦目,要临幸的时候也方便;
民间的歌楼妓馆为了提高业绩,有时候也会要求佳丽们穿上开裆裤,吸引客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裆只占了一千多年。
所以说起来,这个开裆裤还是陪伴中国人很久的一个,承载了深厚的东方文化和美的一种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