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江河水二胡(二胡独奏《江河水》)

江河水二胡(二胡独奏《江河水》)

时间:2021-06-09 00:09:45来源:黄埔信息网

江河水二胡(二胡独奏《江河水》)

拉出了人间的悲切

——二胡曲《江河水》音乐背景及美学分析

向阳光

一、音乐背景

《江河水》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是一首令人心碎,也让人心醉的乐曲。据说,当地还曾流传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也就是从另一个侧面它演绎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在秦朝,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刚新婚三天,丈夫范喜良就被万恶的官府绳捆索绑抓去服劳役——修筑长城,一去几年不归。可怜的孟姜女决定去千里寻夫,可在路上遇到回来的民夫,他们告诉女子说:“范喜良遭到百般折磨和虐待,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于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路。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孟姜女坐在城下,望着波涛翻滚江水,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迢迢,历尽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三天三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巨响,此时,地动山摇,飞沙走石,江河之水波涛汹涌,突然长城坍塌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骸。

长城倾倒八百里,惊动了官府,官兵上报秦始皇。引秦始皇大怒,……孟姜女怀抱丈夫的遗骨,面对滔滔江水,于绝望之中投江而亡。一时间,浪潮翻滚,排空击岸,好像在为孟姜女悲叹。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这一民间的传说,为乐曲的感情表现提供了合理的联想依据。虽然知道这个故事的人相对少些,但并不影响对音乐所表达情感的领会和感受。所不同的是,在一代代后人的心灵期待中,孟姜女的故事有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结局——孟姜女哭倒了长城八百里,还留下了让后人凭吊不已的望夫石。而《江河水》,则只是一个弱女子望着逝去的江河水无助而凄惨的哭泣,似乎那滔滔的江河水就是她倾泄不止的眼泪。这也是这首乐曲震撼人心之处。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与其他许多中国传统音乐不同的是,《江河水》不是《高山流水》那样带有描述性的音乐,也不是《二泉映月》那样带有叙述特点的旋律,而它完全是宣泄性的。一般而言,人心里有了痛苦情绪,宣泄了、倾诉了,心情就会好些,用老百姓的话说:“哭完了,心里就好受点儿。”然而《江河水》的宣泄,是宣泄过后更觉凄凉无助。这是一个未经后人加工的故事,还没有赋予这弱女子的哭声以任何“回报”。孟姜女的故事,让后人一提到她,就会想到她哭倒了长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于是人们心中的某种“空虚”得到了弥补或安慰。而《江河水》中的弱女子,在失去丈夫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呈现给人们的只有掩抑不住的悲愤和绝望。

《江河水》乐曲的结尾,不是女主人公哭过之后精神得到片刻的解脱,是哭累了,是泪水哭干了。乐曲收束了,而故事无法完结,给人们留下的是对她以后生活的担忧。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作品简介

《江河水》是一首从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中,有一个古老的乐种——“辽南鼓乐”,它是一种以唢呐为主的鼓吹乐,其中有一个笙管曲牌叫《江河水》。据说这个曲牌早在元、明时期的南北曲中就已经出现,原名《江儿水》,它本是一个声乐曲牌,原型中速,旋律简朴,情绪轻快,常用于民间风俗场合。后来在昆曲、京剧中常用在庆功宴饮或发兵征战时歌唱,曲调悠扬、典雅。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原旅大市文工团王石路、朱广庆和艺人出身的朱长安、谷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中的同名笙管曲牌《江河水》进行整理加工,改编成了一首双管独奏曲《江河水》。用“放慢加花”的手法改编之后,在节拍、节奏、速度、旋律和音乐情绪等方面较前都有很大的变化,差异相当大。全曲激越悲愤有力,感染力极强。后来,这首音调凄楚、情绪哀怨的器乐曲,曾被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配音,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十年代初,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青年教师黄海怀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又将这首双管独奏曲《江河水》移植成用扬琴伴奏的二胡独奏曲,并创造了揉弦与不揉弦的演奏方法,使之另有一种凄怆哀怨的情绪,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并在1963年5月“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首届二胡独奏比赛”中,博得好评。后来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以其深沉感人的曲情,独具一格的乐韵将《江河水》搬上银幕,使这首曲的影响更为广远。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它以民族弓弦乐器具有的缠绵哀怨的艺术特色,引起了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这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二胡爱好者、演奏者和听众的欢迎与喜爱。七十年代后期,青年二胡演奏家姜建华将此曲带至美国,在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指挥下,配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协奏,成功地演奏了二胡协奏曲《江河水》,使此曲更具有国际影响。八十年代初,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将《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乐队的形式,突破了原曲结构,加进了戏曲表现手法,加深了乐曲的艺术魅力,确为出新之举。今日,《江河水》仍然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应该说,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具特点:双管独奏曲《江河水》,以其特殊的音色和气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传达了乐曲凄凉、悲愤的情绪。移植的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则模仿了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的吟、压、揉等揉弦方法,间或辅以直音(即不揉弦)的交替,配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乐曲的风貌别具一格。无论是作为双管独奏曲,还是作为二胡独奏曲、或协奏曲,《江河水》都能展示其惊天地、泣鬼神的独特魅力,与双管和二胡这两件乐器独特的音色是分不开的。下面,就着重对黄海怀所改编的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和大家一起进行研究、审鉴与探讨。

三、美学分析

《江河水》凄婉的旋律与独特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悲剧性的音乐形象,带给人悲剧美的情感体验。这首乐曲为单三部曲式,由引子和三个乐段组成。其结构图式:引子+A+B+A'。

引子为散板式乐句,节奏自由,情绪凄凉,旋律精练、概括、引人入胜。具有一下子便扣动人们心弦的力量:

1=bB (3 7弦)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音乐开始,二胡从低音(空弦音)起奏,旋律连续4次四度上扬,跳进至高音“6”,达到了这段曲调的顶点音,迸发出悲愤的情绪。这既像是江潮掀空,又好似被压迫者心中的滚滚心潮。加之强有力的弓法回转滑音和滑揉音的强烈效果,音乐迸发出很大的感情冲击力量,宛如惊涛拍岸,表现出劳动人民愤怒的心声。然后旋律连续下行,音乐呈现出深沉、压抑的性质,透露出那孤苦可怜的妇人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心境。旋律进行中出现几处停顿,既像哭诉的间隙,又似悲愤的抽泣,预示着人生一场悲剧的来临。也就是说,这些特性音调,是从乐曲第一段落中提炼出来的,以时断时续(各乐汇间有休止停顿)、时起时伏(从最低音“3”开始的连续四度上行跳进以及五声音阶的下行趋势)的旋律进行,伴以倚音、滑音、颤音等装饰音的处理,描绘了一种十分压抑、凄苦和啜泣般的情绪,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情绪特征,并孕育了悲愤情感的倾诉与展开的因素。引子结尾的旋律,以分解和弦式层层下落,引出了主题。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第一乐段(A)以较缓慢的速度进行,这个段落的音乐主题由四个乐句组成:采用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显示方法,即用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主题。其中合尾手法的运用,使音乐素材精练、统一,乐思完整。

第一乐句(起)是悲痛欲绝的哭诉音调: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由于采用暗淡的羽调式色彩,速度缓慢,旋律呈波浪式起伏,加上特殊揉弦和直音的交替使用,使二胡呈现近似人声的特殊音色(呜咽哭泣的情调),逼真地表现出乐曲的痛苦、哀伤与悲愤,有倾诉性的语气旋律,音调显得凄凉而悲切。这一段音乐描绘了女主人公面对滔滔江水,哭诉自己不幸遭遇的情景。旋律具有前促后扬、音调下行的特点,恰当地摸拟了民间哭腔所具有的拉长声腔,高而复低的痛哭情态。

第二乐句(承)首先出现了低八度的空弦音(3),使乐曲气氛更为抑郁,然后向着更加悲愤的情绪推进: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旋律突发性的十度上起,也就是曲调以十度音(3-5)呈向上跳跃(十度大跳),旋律线下行之后又连续两次向上冲击,在调式主音(6)上延长停留,又利用颤弓的颤抖效果予以强化,犹如声泪齐下的哭诉,使音乐显示出悲怆激愤的性质,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从而表现出了极度的悲愤、激动的情绪。

第三乐句(转)节奏顿挫,断后即连,情绪抑扬,好似句句血泪: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音乐在高音区回旋后,又用一强一弱的顿弓,变化有致,对比鲜明,音乐透露出悲愤痛恨的情绪,给人以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之感,表现了一种内心的愤愤不平情绪,再转入低音区。

第四乐句(合)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以基本音调的变化再现作为这一段落音乐的终结: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这个再现乐句加了一小节扩充,在首尾呼应的同时,又显得痛苦无奈而意味深长。尾部变宫“7”音被强调(以变宫为角),为第二乐段从已羽调式转入同主音徵调式作准备。

这一乐段的音乐具有我国民族音乐中常见的起、承、转、合结构特征。音乐素材的运用十分简练,而表达的感情却如此丰富、深沉。在音乐情绪的层层展开和深化中汇合成一股无比悲愤的感情在奔流激荡,有着撕心裂肺的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B)在调式、调性变化的基础上,音乐进入了神志恍惚的意境:

转1=C (2 6弦)

原速、若有所思地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这一远关系转调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的,它只用一个相同的音作过渡,即前6=后5,这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种很有特色的转调手法。它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意境,形成乐段之间不同情绪的强烈对比。

这段音乐在演奏上的特色是二胡不用揉弦,从而表现出民族吹管乐器类似洞箫那种“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不绝如缕”(【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的音乐色彩,使音乐由原先那戏剧性的感情倾注一下子转入如痴如呆、絮絮自语的凄惶意境。

这个段落由五个乐句组成。乐句采用了“对仗”式的结构句法,上下呼应;二胡独奏旋律和扬琴伴奏旋律用几乎重复的音调交替出现,造成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呼应效果,出色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隐痛情绪。这种过度悲恸之后出现的沉寂,确实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音乐在语调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同主音转调方法,加深了曲调的感染力;在旋律上与前一段形成了对比的变化;在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上也有明显的变化。整个乐段为弱力度(p至pp)进行,乐思为沉思状态。加之演奏上虚虚实实的运弓走指,直音和轻吟慢揉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一派凄清荒凉的景象。旋律平稳进行,音乐十分深沉,又用较弱的力度演奏,好像是人们在苦苦思索着遭受苦难的原因。同时使人似乎看到那江边哭诉的妇女内心的隐痛,她思索着,仿佛似询问又像自问,却无处寻找慰藉,她被种种复杂的情绪缠绕着、烦恼着,心中的苦楚无处诉说。由于调式主音由第一部分的激越的A羽转入暗淡的A徵,同主音转调使第一、二两个乐段形成调性色彩的对比,好似如梦如痴,百思不得其解,茫然无奈。同时也为再现乐段作了铺垫。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第三乐段(A')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音乐情绪却大不一样。在经过中段的对比以后,紧接着二胡和乐队用强力全奏,好像是强压在人们心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虽然它是一个动力性的再现段落,但通过不同的力度、速度和奏法,使乐曲展现出的情绪更加激愤昂扬,音乐由哭诉、沉思,变成了愤怒的声讨和激昂的反抗,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为了音乐感情的发展和乐段结束的需要,在句末扩充了一个小节,使乐段首尾呼应,旋律的终止意味深长。

首先通过起拍句实现了调性、调式的再度转换和情绪上的过渡:

转1=bB (3 7弦)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这一散板乐句具有向上推进的动力感,它仿佛江河的闸门猛然打开、火山的喷口突然爆发,感情的洪流再也遏制不住,悲愤交集的情绪一泻而出。

这段音乐由于速度加快、力度增强,加之演奏上大幅度运弓和扣揉技法的运用,使一种对统治者强烈控诉和反抗的情绪,油然而生,乐曲也由此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特别是其中一音一顿的弓法处理,犹如声声重锤扣击着人们的心扉,悲愤激昂的感情可以说抒发得淋漓尽致。乐段末句的逐渐下行和渐慢演奏,又使音乐回到思绪万千的悲痛之中,最后,在余音袅袅的凄凉意境中收束全曲。

民间乐曲《江河水》,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愤世嫉俗撼人心弦。它是二胡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乐曲之一,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曾称赞这首乐曲时所言:“拉出了人间的悲切。”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虽然着重表现了劳动人民对黑暗旧社会、罪恶势力的控诉与反抗,但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渴望幸福、自由生活的心声。

四、名家演绎

二胡独奏《江河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韵味独特!

二胡皇后闵惠芬演奏《江河水》,最大的特色是乐曲中一音一顿的弓法处理,韵味独特,犹如声声重锤扣击人们心扉,把悲愤、激昂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乐曲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柔情倾诉,时而悲恸叹息,顿挫与起伏之间似乎要将人间所有无能为力的苦难,全部诉诸于那把二胡之中,感染力极强,简直叫人回肠欲断。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