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秦武王举鼎(“举鼎而死”的秦武王)

秦武王举鼎(“举鼎而死”的秦武王)

时间:2021-06-09 12:34:15来源:黄埔信息网

秦武王举鼎(“举鼎而死”的秦武王)

贾谊的《过秦论》中的这句话想必各位并不陌生,贾谊的观点就是:秦国能够横扫四海八荒统一天下,除了秦始皇个人的能力之外,离不开祖上留下来的基业,他只是将历史的车轮借力往前推了一步罢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六世”中的第三世——秦武王。

秦武王在秦国的历史上不算太过有名,原因其实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比较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不到四年,其次是因为其弟弟“第四世”秦昭襄王在位时的功绩太过耀眼,掩盖过了秦武王;最后一点就是因为死因有点搞笑,后人或许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选择忽略了此人。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秦始皇画像

但是,秦武王对秦国的功劳绝对是不可磨灭的,在他在位短短的三年多里,他做了三件大事。

驱逐张仪

张仪在先王秦惠文王即位不久之后就入秦效力,可以说是为秦国奔波了大半生。秦惠王时期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的连横外交,连忽悠带骗为秦国擭取了巨大的利益。为后来的亲王们争霸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功之臣,秦武王上位不久就将其驱逐出境,很多人觉得这是过河拆桥,无情无义的表现。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张仪剧照

可是,当时的秦国朝堂之上,惠文后、武王后、张仪皆是魏人。以至于魏国出身,或者与魏国有牵连的官员占据了朝堂的半数以上。先王在位时或许还能压制一二,新王即位必定要扫清这一势力。其次,张仪在秦惠文王后期的外交多欺诈,导致秦国陷入了外交困境。这种情况下驱逐张仪,也是为了挽回秦国外交声誉,走出外交困局。

平定蜀乱

蜀地是先王秦惠文王时期大将司马错所攻占,攻克蜀国后,蜀王降王为侯,并委任陈庄为相国前去辅佐蜀侯。秦武王元年陈庄杀害蜀侯发动叛乱,秦武王派遣大将甘茂前去平叛,诛杀陈庄,重新把蜀国纳入秦国的管辖范围。这对秦国的意义非常重大,司马错曾经进言,得蜀即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这是最准确的描述,后来白起攻占郢都,王翦灭楚都是从蜀地发兵攻楚,从而占据地理优势的。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宜阳之战地图

攻克宜阳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史记》

秦武王上位之初就曾与大臣言及自己的理想。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

可是韩国路途遥远,如果远征韩国不仅可能会遇到挫败,还可能会被赵、魏合围。因此风险是极大的。大将甘茂这时毛遂自荐,称可以让魏王不但不合围秦国,还会主动出兵帮助。武王喜极,令甘茂出使魏国。

秦武王三年,甘茂以利诱魏王且通过政治军事施压,迫使魏王与秦国联盟,共伐韩国。同年,甘茂与武王订立息壤之盟,全力支持甘茂。

次年,甘茂久攻宜阳不下,武王听从大臣所言,欲召甘茂回国。甘茂回信一封,武王想起息壤之盟,于是增兵五万,并派大将乌获支援甘茂。秦武王四年,秦军斩首六万,攻克宜阳。

举鼎而死

攻克宜阳后,秦武王参观周朝太庙,看见大禹所铸象征天下的九鼎,秦武王见到了代表秦国所在的雍州龙纹赤鼎。前面忘记说了,秦武王天生神力,从小时候起就爱比武角力,手下的几个宠臣也是大力士。因此见到雍州鼎便商议与手下力士孟说比赛举鼎。

秦武王先是询问孟说,能否举起此鼎。孟说空有巨力脑袋瓜却不好使,被武王一激上前就抓着鼎耳大喝一声就将鼎举起,离地半尺然后放下。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秦武王一看这不行了,本来就是开个玩笑,小老弟这样一整,我不搬一下岂不是很丢面子。于是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勒紧裤腰带,使出浑身力气,大喝一声:“起”,只见大鼎离地半尺。按理说这时候放下以武王的力气还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武王胜负欲太强了,想着手下也是这个高度,我这样举起来岂不是不分胜负。于是打算向前走两步,分出高下。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