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曹操怎么死的(三国之曹操病亡)

曹操怎么死的(三国之曹操病亡)

时间:2021-04-07 09:50:37来源:黄埔信息网

曹操怎么死的(三国之曹操病亡)三国之曹操病亡: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48,《三国史话》连载18,欢迎收看。

220年十月,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操的儿子魏王曹丕。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正式建立了魏政权。

曹丕能够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全靠曹操创造的条件,打下的基础。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直持续24年(196—220)之久。

在这期间,他除了和其他地方武装集团进行长期斗争,逐步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外,还和刘氏王室势力进行了反复较量,镇压了朝廷中的反对势力,消除了异己。

另一方面,曹操对原本依附自己却开始不顺从自己的官员也加以打击。

212年,侍中荀彧对曹操想晋爵为魏公,表示了不同意见,曹操就想方设法威逼他,荀彧服毒自杀。

三国之曹操病亡: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216年,曹操为魏王后,中尉崔琰在给杨训的信中有“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的字样,有人向曹操告密,说崔琰这是傲视当世,怨谤曹操。曹操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对崔琰处以髡刑(剃去头发的刑罚),送他去服苦役,最后,当曹操下令处死他时,他抢先自杀。

崔琰死后,尚书仆射毛玠认为崔琰无辜,心中不快,被人检举,曹操下令将毛玠收捕入狱。毛玠要求对质核实,曹操自知证据不足,没有给毛玠定罪,但仍罢了官。

随着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曹操的敌对势力和不顺从他的 人,不断被打击和镇压,曹操的统治地位越来越巩固,但曹操并不急于取代刘氏自己当皇帝。

早在210年,曹操曾颁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他维护大汉统一的志向和无篡汉自立的野心。令文中有这样的话:

"董卓作乱,我举义兵,占领兖州,破降黄巾,讨伐袁术,灭掉袁绍,占据河北,直下荆州,克平天下。如今我身为丞相,作为臣子,地位的尊贵达到顶点,已经超过我的愿望。假若国家没有我,真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或许有人见我势力强盛,又生性不信天命这类事,在私下议论,说 我有不逊之志,想称皇帝,妄加猜测,使我不安。胡亥杀蒙恬时,蒙恬说:‘自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受秦国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万,势力足以背叛,然而我自知必死,还是坚守大义,就是因为我不敢玷污先人之教而忘记先王的恩德啊!’每当我读到此处,没有一次不感动得流泪的。然而,想让我放弃所统率的军队,回到武平侯国(时曹操为武平侯)去,这实在是不行的。为什么呢?我确实怕放弃了兵权,被别人所谋害。这既是替子孙打算,也是为国家着想,不能因为不追求虚名而遭受实祸。我的封邑有四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江湖还没有安静,我不能让位。至于封邑,那是可以退让的。现在我把二万户交还朝廷,只享受武平县一万户的赋税,以减 少别人对我的诽谤,也稍微减轻我的负担。”

在令文中,曹操反复表明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

这是在赤壁之战失败,形势出现对他不利的情况下,反击政敌,安抚拥汉派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公开表明了他要牢牢掌握军权,同政敌坚决斗争的决心。

其实,曹操并不是真的不想夺取刘家天下,当条件具备时,他是会这样做的。

三国之曹操病亡: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特别注意对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择。他有25个儿子,由众多妻妾所生。其中主要是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刘夫人早亡, 后由丁夫人抚养),卞夫人(后来为王后)所生的次子曹丕及其弟曹彰、曹植,环夫人所生的曹冲。

曹操要求诸子既要学文,又要学武,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曹操首先看中的是年岁比较小的曹冲(比曹丕小9岁)。曹冲五六岁时就表现出聪慧过人。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要下边人称一称有多重,大象体重一般秤是无法称的,大家很苦恼,小曹冲站出来说:“把大象放在船上,在吃水线上刻个记号,然后把大象拉下来,再用石块一类的东西放在船上,当装的东西达到吃水线时,再分别称这些东西的重量,象的重量就出来了。”大家按着这个办法很快将大象的重械称出来。

曹冲13岁时,突然得病,医治无效,死去了。曹操非常悲痛。

曹冲死后,曹操又倾向于立曹植为嗣子。

三国之曹操病亡: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植才华过人,文思敏捷,10多岁时,就能背诵《诗经》、《论语》及辞赋等。邺城铜雀台建成时,曹操率领儿子们登台作赋,曹植很快就作成了,而且写得很好。

214年,曹操南征孙权时,安排曹植守邺城,对其给予锻炼的机会和考验。

然而,最终胜出的却是曹丕。曹丕从小会骑马射箭,也会写诗作文。211年,曹操以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加给曹丕承担一些军政任务。曹操西征时, 把留守邺城的重任交给他,也是意在培养、锻炼和考察他。

217年十月,曹操称王一年半以后,立曹丕为魏国王太子。曹丕被立太子后,竟得意忘形地一下子搂住丞相长史辛毗的脖子说:"辛君你知道我心里是多么高兴吗?"

辛毗回家后,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女儿辛宪英,辛宪英蔑视曹丕说:“太子是接替君王宗庙社稷的人,接替君王,不可以没有忧戚之感;人主国家,不可以没有惶惧之情。当了太子反而高兴。这哪能得以长久呢?魏国将不会昌盛吧!”

219年十二月,孙权袭杀关羽之后,给曹操上书,歌颂功德,称说“天命”,劝他当皇帝,自己情愿称臣。曹操读罢这封信,出示给群僚们看,并说: “孙权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

他说这句话一方面是指出孙权并非真意,一方面也是想看看群臣的态度。这时,文官以侍中陈群为首,武将以将军夏侯惇为首,懂得曹操的意思,便趁机向曹操劝进。

陈群说:“汉朝到现在仅剩一个名号而已,一尺土地,一个老百姓都不归汉朝所有,期运早已尽,历数早已终。所以早在桓帝、灵帝时期一些宣传谶纬的人都说 ‘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对王的称呼)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群生注望,远近臣服。应该畏天知命,没什么值得谦让的。“

夏侯惇也说:“天下皆知汉朝的气数已尽,一个新的朝代正在兴起。自古以来,能为民除害,为百姓所归的,就可以做天下之主。现在殿下征战30多年,功德著于黎民百姓,为天下人心所归。 当皇帝既应天,又顺民,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但曹操考虑到自己老了,身体又有病,不能久存于人间,称帝不一定有利,还是留给自己后辈更合适。于是他回答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意思是说即使当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也不当;要像周文王给周武王创造条件那样,让自己的儿子去当皇帝。

没过一个月,即220年正月,曹操就病死了,终年66岁。曹操死后曹丕嗣位为魏王、丞相。

曹操临死前留下遗嘱说:“我在军中依法办事是对的,至于小的忿怒,大的过失,不应当效法。天下还没有安定,不能遵守古代制度。我有头痛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我死后,穿的礼服要像活着时一样。安葬之后,文武百官便脱掉丧服。驻防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官吏们都要各守职位。入殓时穿一般的时服,埋葬在邺城西面的山冈上,跟西门豹的祠堂靠近,不要用金玉珍宝陪葬。”

曹操一生提倡俭约,反对厚葬,临死时还念念不忘。由于曹操的提倡,一时造成一种风气,有的官吏穿了新衣,坐了好车,舆论就说他不廉洁,反之,就说他廉洁。这固然是一种表面的看法,但经曹操的提倡,使过去那种奢侈淫逸的恶习,有一定改变,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三国之曹操病亡: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曹丕逼汉献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是为魏文帝。曹魏正式建国,都洛阳,改元为黄初元年,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生前让儿子当皇帝的愿望总算实现了。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应看他是否当了皇帝,是否篡夺了别人的帝位,而应该看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发展是否有利,对经济文化的进步是否有利。

曹操一生的活动,有哪些对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呢?主要有:

(一)他发动的兼并战争,尽管也带来了一些破坏,但结果出现北方广大地区的统一,这适应了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要求,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是有利的;

(二)他所采取的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对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