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社会热点 > “蚕茧”儿子带回家一袋妈妈爱吃的东西!大连女子打开一看…

“蚕茧”儿子带回家一袋妈妈爱吃的东西!大连女子打开一看…

时间:2022-08-25 11:02:45来源:半岛晨报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半岛晨报的《儿子带回家一袋妈妈爱吃的东西!大连女子打开一看…》,希望大家喜欢。

8月23日上午,张女士12岁的儿子在甘井子区汇通街道边的梧桐树上,发现多枚“蚕茧”,孩子带回家准备给母亲品尝……

男孩捡到“蚕茧”孝敬母亲

张女士家住甘井子区远洋荣域小区,8月24日上午,张女士12岁的儿子经过小区附近的汇通街时,看到道边的梧桐树上,有多枚“蚕茧”,于是便收集了起来。“孩子捡到的蚕茧无论外形还是大小,都和咱们常吃的蚕茧一模一样,只不过两端分别开了一个整齐的口子。孩子知道我爱吃蚕蛹,于是拿回来准备给我吃。”张女士说,开始她也以为这是可以食用的蚕蛹,“我以为是谁家孩子养蚕,不养了扔掉之后结的茧。”

张女士的外甥是一名大学生,他看到这些“蚕茧”后,怀疑里面不是蚕蛹,“他说这种蚕茧很可能是故意投放的,用来防治一些树木虫害,他担心这是一种生物药剂,当时把我吓够呛,赶紧让孩子把这些蚕茧送了回去。”

市民认为人工投放应公示

张女士的儿子将这些蚕茧送回原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环卫工人,对方证实这些蚕茧确实是人为投放的,主要用于防治树木虫害,但对方不清楚这蚕茧里面到底是什么物质。

张女士说,上个月,他儿子就在道边的树上看到过这种蚕茧,“当时还有其他小朋友捡来玩,大家都以为里面是蚕蛹,我儿子当时也捡了一些,后来扔到垃圾桶了。”

张女士说,如果这蚕茧里面包裹的确实是生物药剂,工作人员投放时却没进行公示,如果孩子捡来玩,很容易发生危险。她认为,这些蚕茧里面即便不是药剂,也应该进行公示,以免被不明真相的市民或孩子捡走,“这样一来,不仅投放蚕茧的工作人员白白浪费力气,而且这些蚕茧被捡走遭到破坏,也起不到防治虫害的作用。”

蚕茧里面是美国白蛾杀手

这些蚕茧里面究竟是什么?

记者从甘井子区园林管理部门获悉,这些蚕茧里装的确实不是蚕蛹,而是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蚕茧”之所以让市民误认为是日常食用的蚕蛹,是因为孵化周氏啮小蜂用的正是可以食用的蚕茧,只不过,正常蚕茧里面只有一只虫。周氏啮小蜂的蚕茧,一茧蚕茧可以孵化出2000-5000只小蜂。

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甘井子区园林管理部门在美国白蛾发生量大的公园、街道和社区,多次投放周氏啮小蜂。而市民在汇通街发现的蚕茧,正是刚刚投放的。这些蚕茧投放后,在两三天时间内,周氏啮小蜂就会从茧的开口处破蛹而出,之后主动找到周围化蛹的美国白蛾。然后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在蛹内生长发育,吸取其营养,最终消灭美国白蛾。

据介绍,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属于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不会杀伤天敌,对于一些益虫和益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就是不会增强生物抗药性,且防治效果显著。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投放这些蚕茧后,会在主要地段进行公示,“在每一棵树上进行公示肯定不现实。”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周氏啮小蜂体型较小,且没有蜂针,不会攻击人,市民可放心与其和平共处。如果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看到挂在树上的蚕茧,请不要触碰和摘除蚕茧,以免影响生态治虫效果。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佟亮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