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临近开学,杭州爸爸晒出“神操作”:女儿肯定会谢我!网友:替女儿心塞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钱江晚报的《临近开学,杭州爸爸晒出“神操作”:女儿肯定会谢我!网友:替女儿心塞》,希望大家喜欢。
暑假还剩没几天了
余额严重不足
不少家长已经在为开学做准备
妈妈忙着帮孩子补作业
而爸爸在给娃布置作业
近日,杭州萧山一名爸爸
在论坛发帖:
我觉得女儿肯定会谢谢我……
他给女儿做了一个
一键生成加减法作业题程序
↓↓↓
然后调研了一下网上的题目
加了一些功能
↓↓↓
这位爸爸表示
之后还可以再加一些功能
这下永远不怕做完题目了
女儿肯定感受到了
浓浓的父爱
楼主表示
他不是专门干这个的
所以程序写得有点简陋
不过妈妈的要求是
有题目就行
最终是要打印出来做的
评论区有网友说
已经替女儿心塞起来了
毕竟对孩子来说
没有什么比做不完的题目
更让人无望的了
还有网友分享了口算题库的教程
在网上也可以淘到这类资源
需要的家长可以马住:
和爸爸的“神操作”相比
在史诗级大片“赶作业”上演时
妈妈们的举动贴心多了
这个双休,记者的朋友圈里
有多位老母亲在朋友圈
挂上“社交请假条”:
洛阳亲友如相问,
就说我在盯作业……
原本秒回消息的小姐姐
在凌晨发来心力交瘁的语音:
我在给娃订正数学……
有老母亲在小姐妹群怀疑人生:
到底是做错了什么
期末考刚给娃补的知识点
两个月不到
他又忘了……
还有老母亲请了年假
在家盯着娃
把剩下作业补完
盯完单词盯作文
盯完古诗盯预习
最难熬的是盯娃看书做批注
杭州妈妈小倩请了年假
一心陪娃盯作业
痛下决心把手机扔到一边:
“我就坐她对面看书,
背挺得笔直,
给她一种威慑力!
小说都看完两本了,
她一本批注都没写完!”
家长李女士连续一周
每天中午11点半冲回家
只为趁午休两小时盯作业
“儿子马上五年级,
一个人写作业还是磨磨蹭蹭,
他觉得做作业无聊,
做一会就看起课外书。
书桌上课外书叠了老高,
这样能做进去作业才怪!”
老妈出马,盯了一周
李女士笑称自己已经累瘫
最大的安慰是
孩子的暑假作业总算清掉了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
记者发现
家长盯作业也有了新动向:
往年的暑假,家长张女士都会给儿子报奥数班、英语班,还会买几本教辅要求刷题。“双减”后暑假没有学科班了,张女士破天荒没有给儿子准备“题库”。
“原来都会买好几套奥数书的,这次一本都没有买。一方面觉得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没有那么强,另一方面,觉得暑假这样大块的时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因为寒假视力检查,儿子有近视趋势,医生嘱咐每天要有两到三小时的户外活动,这个暑假,林女士给儿子安排了足球、羽毛球、骑车等活动,每天一大早和傍晚都催着儿子出去。
“前天刚去复查了视力,和寒假相比没有加深,医生表扬我们户外活动执行优秀!”张女士说,户外活动太“费妈”,“绝对是拼了!我那么爱睡懒觉,不得不六点起床,拉着娃跑步、打球。整个人都黑了两个色号!”运动带来的额外福利,是体能大增。“原本跳绳一分钟三组都觉得累死,现在跳五组都不喘了,而且轻轻松松一分钟近200个。”
她还给儿子买了一堆课外书。“孩子在校内的数学其实掌握得不错,但语文的积累太少了。在阅读、写作上困难重重。上学时每天不太有时间看大部头的书,初中学业压力更重,必看的名著、科普、历史类等‘闲书’更加来不及看了,一定要趁小学的假期,把这些书都读掉。”
有不少妈妈表示,双减后,暑假作业也跟着减负了。
“前几年还有练习册等作业,这个暑假干脆都没了,四门课四份小报,再加一个可写可不写的读后感,就是全部作业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让六年级的娃妈田女士很苦恼,“暑假大把自由支配时间,我们又要上班没法带娃,只能报了很多非学科培训班填满。但学习上怎么办呢?我布置的作业孩子百般推辞,每次催她都不欢而散,预习作业也是随便看看,真担心她的学业啊。”
每个假期,最让妈妈们头大的就是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自由式”作业了。
“佛系”完成吧,孩子那点水平实在看不下去,家长帮忙吧,不光“卷”到看不到天花板,也太累太烦,最愁的还是自己水平也不咋样,无奈之下甚至还上网下单找人代画。
家长江女士是“异类”,这几天,她沉浸在儿子的小报中“无法自拔”。
“儿子是个‘直男’,做的小报没有丝毫的美感,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让他弄好文字,我来排版!”从刚开始的边排版边吐槽,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江女士发现,自己的小报“美化”手艺越来越好。
“我陆续学会了修图、抠图,还熟练掌握了PPT、思维导图、视频剪辑技能!沉醉于排版,有时候找一张合适的图要花上几十分钟,最后看到成品却是满满成就感!”被迫练get一身技能背后,是她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对着网络教程学习各种软件。
“小报作业的确磨人,能自己完成兼具内容和审美小报的娃实在是少。我觉得还是要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来,比如我家娃适合梳理逻辑、整理资料,对美化排版部分无感,那我可以帮他做这部分,让他在旁边观察,熏陶一下,慢慢培养感觉。”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部分内容来自萧内网萧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