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杭州男子一天猛卖五六百吨!有人凌晨3点出门:忙到飞起,需求太大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钱江晚报的《杭州男子一天猛卖五六百吨!有人凌晨3点出门:忙到飞起,需求太大了》,希望大家喜欢。
8月8日,杭州市区最高气温39.2℃。
截至昨日,今年杭州一共出现高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日数39天 ,其中6月份5天,7月26天,8月份8天。
杭州市气象台说,杭州总高温日数,历史纪录是56天,是在2013年。按照现在的高温发展势头,
杭州高温日还有可能会超过半个月。也就是说,今年高温有可能创历史新纪录。
连续高温下的杭州,除了空调,冰也成了降温的一个选择。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晒图▼
我要冰!
持续高温带火这门生意,
有老板一天卖出去五六百吨
杭州竟成制冰的老板司大进,这几天的电话就没有停过。他做了十多年的冰生意,版图也是越做越大,从杭州起家,现在全国100多个城市都有他的销售点。
“今年夏天实在有些忙。各个地方的气温都很高,跟个火炉一样。空调开开,用电量也增加。所以,很多地方还是会选择传统的用冰块降温。”司大进说,从他供货的情况看,杭州、宁波、南京、上海的用冰量名列前茅。
司大进的冰厂,主要提供两种冰块。一种是专门给市场提供的大型冰块 ,像杭州水产市场、勾庄农贸市场等。这种冰块也会销往工厂和办公室,一块100斤的冰,在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可以用20个小时,“这段时间,这种100斤一块的大冰块,每天能卖出去两三百吨。 ”
另外一种是可食用冰, 主要卖给奶茶店和酒吧,光杭州就有好几百家。
“可食用冰的火爆挺出乎我意料的。”司大进说,尤其是这段时间,七夕节加上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店的奶茶爆单,供冰量也是噌噌噌上扬,“可食用冰一天估计能卖出三四百吨 ,都超过了大型冰块的需求了。”
司大进告诉记者,今年是2022年疫情以来冰块生意最好的一年,尽管和三年前没疫情的时候还有差距:“从7月份开始,每天的冰块量都能销空,根据经验,这样火爆的场面可能会持续到9月底。”
主打冰粉和芋圆的钱江晚报小时小店“九份芋圆”老板施大叔也说,“这段时间用冰量特别大,点外卖的客人都会特别备注:多加冰。 ”
他的店里没有制冰机,都是购买10斤一袋的袋装食用冰:“加上芋圆、刨冰、冰粉和冰饮,差不多店里一天要用冰八九袋。去年同期,差不多才两三袋。这可是翻了三倍。天气太热,需求量大呀。尤其七夕那个时候,算得上店里的旺季,冰品特别受欢迎。立秋那天也很忙。”
一大早的杭州东山农贸市场,进进出出的人群中,不少人都撑着把遮阳伞,买完菜出门跨上电动车,要被晒得发烫的座椅“偷袭”,免不了说上一句:这天真热。
酷暑,菜市场用冰块的高峰期,也是运冰人们最忙的时候。
一天多运几十条冰
运冰人最近超忙
早上9点多,顾佳勇已经结束了运冰的工作。今年50岁的顾师傅,老家安徽马鞍山,当初是因为老乡做制冰行业,老乡带老乡入了行,已经干了12年的,现在主要负责包括东山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等6家农贸市场的送冰工作。
为了一早能把冰块运到农贸市场摊位上,顾师傅凌晨2点多就要起床 ,“3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早上7点结束, 现在是水产用冰最多的时候,有的摊位早上4点多钟就开,我也要早点起来,昼夜颠倒的生活,都已经习惯了。”
一条冰100斤,运冰的货车到农贸市场后,顾师傅要用铁夹拖着冰拉进市场,还要帮摊主们敲开,方便使用。
“今年夏天比往年热,用冰也多,最近很忙。除了农贸市场,还有一些单位也需要冰块,用来给机器降温。现在一天,我自己要多运几十条冰,最多的时候要200条冰。 ”
顾师傅告诉记者,农贸市场里用冰的主要是卖水产的商户,“鱼虾、海鲜都需要用冰来保鲜,一些活的水产,需要用冰来调节水温。大一些的水产摊位大,一天要用掉10条100斤的冰。这两天梭子蟹上市,最需要用冰。 ”
顾佳勇所在的宝丰冷冻冷藏有限公司,有8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能做一万两千多条。“冷库库存还有三万多条。我们主要是给批发市场、食品厂、化工厂、大酒店等供应冰块,杭州、海宁、湖州等地都有的。今年夏天,受高温天气影响,冰的需求量确实有所增加。”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高温加上梭子蟹上市
一个摊一天要用掉400斤冰
东山农贸市场,水产区面积很大,中午时分不少摊主还在忙着招呼顾客,活鱼、活虾、活蟹等品类多样。看到熟客赶来,有摊主热情招呼:“你看看今天这梭子蟹这品质,带点回去?”
摊主说,他的摊位一天要用掉400斤冰, “鱼虾这些保鲜都要用冰块的,最近用冰量确实多了一些。天气热,水温高
了不行,要用冰块降温。梭子蟹必须用冰的,耗冰量占了不少。”梭子蟹的保温箱里,塑料袋装着冰块浸在水中。
王伟英也在市场卖水产:“我这里现在一天用冰3条左右,今年夏天热,加上梭子蟹上市,用冰量比较大。一大早送冰的到市场来,我们再把冰存到保温箱里,用的时候拿出来。像今天早上送来的冰,上午就用得差不多了。”
王大姐是市场里的老商户了,30岁就开始卖水产,到现在做了二十六七年。
“以前的冰,几块钱一条,现在十多块钱一条。还好现在农贸市场里有空调,稍微好一些。但是水费、电费、冰加在一些,成本还是不少的。但是在东山农贸市场做生意,我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市场的摊位费比较便宜,遇到疫情,还给我们减了租金。”王大姐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杨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