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事件 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
屠呦呦诺贝尔奖
屠呦呦诺贝尔奖是指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揭开,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据诺贝尔奖官网最新公布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三位医学家,他们分别是: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我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William C.Campbell和Satoshi ōmura两人是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三人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0]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每年10月,随着诺贝尔各种奖项公布,中国人特别关注诺奖的获得者。这是因为在百年诺奖评选之中,绝大多数均被西方人获得。虽然近些年也有黄皮肤的中国人走上诺奖领奖台,但他们多为华裔外国人,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人更期待能有一位本土科学家摘得诺奖科学类奖项,83岁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终于众望所归,成为国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
深刻反思
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
这也投射出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当下,科研项目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包括院士评选亦难逃这些窠臼。相较之下,屠呦呦于宁静中致远,不啻为对此的鞭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等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却落选院士的科学家,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当上了院士,说明中国的科技体制,尤其是院士制度值得检讨。
不可否认,虽然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院士制度上有较大力度的改革,但是,屠呦呦的获奖却恰恰在这方面提出反问。她的获奖研究工作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完成的,在这样极其糟糕的环境,科研人员为何却能做出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所以,认为只有好的科技制度下才能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政府投入到科学技术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多,以及相配套的一些科技人才政策(比如广招海外人才、江河湖海人才计划等等)的推进,中国的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论文数量高居世界第二。于是,民众对诺贝尔奖的热情也逐步高涨。事实上,国人的诺奖情结历来浓厚。
对过去颁发的诺贝尔奖事迹的回顾,对某年度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预测等信息可见诸媒体。对此,有学者就曾经说,中国今后50年内出重大科技突破甚至诺奖工作是根本没有希望的。也有专家认为可能会出现在这几年我们国家招收回来的“海归”人士身上。然而,今年诺奖委员会宣布将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三位获奖者之一),这让人们感到无比的惊奇和兴奋。诺奖的宣布,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也能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同时,这个“零”的突破也应该能极大地提升中国科学家的自信心,无论你是“海龟”还是“土鳖”,不管你是“三全”还是“三无”,只要你做出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实实在在的科学贡献,诺奖可能就会光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