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旌德”旌德“徽州粮仓”之名始于民国

“旌德”旌德“徽州粮仓”之名始于民国

时间:2023-11-15 11:45:03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的《旌德“徽州粮仓”之名始于民国》,希望大家喜欢。

方光华

微信版第1429期

近年,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白地镇汪村“云上梯田”以其美如画卷的春秋容貌扮演起网红大腕,颇受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诸多媒体的青睐。

我曾以《“徽州粮仓”入画来》为题写了则短文发表在2022年5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清晨登高,朝霞中的滚滚云浪飘浮在万亩水田之上,给春田罩上了忽隐忽现的朦胧面纱。霞染云涛之中,散布于春田中间的村居农舍、树木修竹露出婆娑的身影。村是一二十户组团,房是粉墙红(青)瓦,树是新绿披身,它们就在波光粼粼的水田中间,在云和雾、光和影的流动中闪现。

暮色远眺,夕阳将远山近景抹上一层金色,灿烂的晚霞把山间云涛染成层层红色波澜,使人不禁赞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当你置身于版画般的春田中,看着耕牛在田间犁耖,闻着空气中新鲜的泥土味,你会感觉到这是人和土地最亲密的接触,记忆中所有的乡愁都在瞬间被唤醒。

田间小道绿树成荫,农家倚田临水而居。纵横阡陌,似筋如骨,呵护着一丘丘水田。池塘或大或小,溪流或直或曲,与成百上千块蓄水的春田臂挽手牵,幻化为万千魔镜,映射着天光、云雾、树木、房舍……这样的画面从高处看、从空中看,云雾光影在流动,实景和留白在交替。粼粼水田、憧憧树影、俨然屋舍、鸡鸣犬吠之声相和,就像一幅从天上飘洒下来的巨画,铺展在兴隆大地上,那种五彩斑斓、如仙似梦的淋漓动态,怎不勾人心魄?

兴隆镇三山村“云上梯田”(朱学文摄)

2020年5月1日,央视首次以“安徽旌德:千亩梯田美如画,徽州粮仓春耕忙”为题在兴隆三山村作实况转播。新闻播出后就旌德为“徽州粮仓”一语引发了一些议论,质疑的理由猜测起来无非是旌德不在古徽州一府六县版图内,何以称“徽州粮仓”?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弄清一个逻辑关系:旌德在不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与旌德是不是“徽州粮仓”没有必然联系,有联系的是旌德供应了徽州多少粮食,足不足以成为“徽州粮仓”?

来兴隆采访的央视记者王宁老师展转打通了我的手机,我说新闻标题没错,稍后给了他一个书面答案。

旌德“徽州粮仓”之称究竟始于何时?旌德人在“徽州粮仓”前还习惯加上“素有”两个字,以表达自豪之感。这个“素有”的时间概念到底有多长?

据笔者考证,旌德“徽州粮仓”之称,始于民国年间。

清嘉庆、道光年间,旌德人口多达40余万,谷不足食,每年粮食消费半由芜湖、湾沚等地运米以济。查嘉庆《旌德县志》,顺治十七年(1660)旌德县“实田一千五百二十三顷六十四亩三分五厘(约152364亩)”,照这个田亩数计算,道光五年(1825)旌德人口统计数是447357人,人均才0.34亩。那时粮食产量又低,缺粮是县令们共同面对的头等大事。明万历廿二年(1594)任旌德县令的苏宇庶撰有《重建芜湖仓记》就是最好的证明,文章开头有这样几句话:

是旌德官仓也,其在芜湖,何也?邑刍挽之役,至是有所递受之也。其未有所递受之也,必有贮焉,仓而后有贮也。古有之,非自今昉也。

早在苏县令之前,旌德就已在芜湖建仓贮粮了。

咸丰、同治年间,因兵燹与瘟疫,旌德人口锐减,全县仅剩2万余人。此后随着农业渐次恢复,粮食自给有余。

旌德盛产稻米,源于优良的自然环境。境内岗峦起伏,山谷相间,田畈平展,梯田重叠;气候和煦,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季风明显,地貌与气候的结合,构筑了宜农宜粮、物阜粮丰的格局。这在山高林密、丛岭叠嶂的皖南山区可谓得天独厚。

白地镇汪村“云上梯田”(江建兴摄)

水稻土是旌德主要的耕地土壤,布局广泛:

东自滑渡,西及南源;南起洪川,北至剥岭,从海拔130米的三溪溪潭到海拔790米以上的华坦八亩,都有分布。但以徽水、玉水、俞村河两岸平坦开阔的河谷、盆地、山冲、低塝较为集中,面积169347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6.91%。近河地段多呈条带状分布着砂砾或沙底泥沙田,离河稍远处分布着质地均一、土层较厚的泥沙田。

水稻土是一种人为水成土,具有独特丰富的剖面特征和理化性状。如灰色耕作层,紧实的犁底层,明显淋溶的渗育层,铁锰淀积较多的斑淀层以及青灰色的潜育层等基本层次。酸性母土经水耕熟化发育成水稻土以后,PH值上升,在肥沃的耕作层,有铁和有机物结合形成的桔红色“鳝血斑”;在结构面上,有粘粒停留而形成一种发亮的灰色胶膜。( 摘自《旌德县志·自然环境》黄山书社1992年版)

1949年,旌德全县耕地面积139608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2.77亩。在总耕地中,水田13591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7.35%。1954年耕地面积达到198653亩,比1949年增长42%,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地3.5亩。其中水田16811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63%。

《旌德县志》又载:

在14万亩水田中,有90%以上的土壤是在花岗岩及河流冲积物上发育而成的。主要土种是麻沙泥田、黄麻沙泥田和麻沙陷泥田,其次是麻沙泥骨田、青麻沙泥田等。这些水稻土,土体较深,多为轻壤,通透性较好,保水保肥能力中等,供肥较快,熟化程度高,主要分布在海拔140-300米左右的河谷两岸、山间盆地及低山岗地。其中千亩以上的大畈有20多处,最大的俞村凫阳畈面积为3000亩。

近100多年以来,旌德富产稻米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旌德稻米不仅以产量见胜,且以米质优良著称。旌人注重农事技艺源远流长。农学名著《农书》就是元代旌德县尹王祯所著。王祯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 -1300)在旌德当县令时,以农治县,在全县各社置立通晓农艺的社长一人,专司农事。他还身体力行,躬身实践,不断探索改进农技,对农民的智慧和经验尤为推崇,“岂知创物利于民,唯有老农真智者”,乃其真知灼见。许是遗风所及,长期以来旌德百姓一直倾心于农作物品种改良。民国时期,旌德种植的水稻“青杆灿”品种,米质洁白晶莹,煮饭香软可口,被视为食用佳品。“麻壳灿”等品种以其耐旱抗逆适应山区易旱的自然条件而广为栽植。这些地方品种虽因其产量偏低,早为优良品种所取代,但它所具有的某些优异遗传基因,若能保持至今一定是珍贵的种子资源,可供育种学家发掘利用。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商品余缺调剂,各地互通有无。上世纪初以来,旌德米市长盛不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名著皖南。

旧时旌德县北门大街,是米市一条街。这条狭窄的街道,麻石路面,坑坑洼洼,长年累月被运粮的独轮车碾磨,一条凹槽顺街蜿蜒。街道两旁,一家接一家的米店紧紧连接。民国30年(1941)全县有私营粮商30户,从业70余人,总资金32600元,年营业额48870元。粮食供应市场主要集中于县城和三溪、庙首、白地、俞村等集镇,由粮商自由购销。县城米行以光明碾米公司为最大,其次为正丰、恒丰、和丰、瑞丰、源丰、大丰、鼎丰、广丰等20家(有的兼营糟坊)。这些米店有的长途贩运,有的就地买卖,大多前堂开店,后堂住家;一般店主雇两三个学徒、伙计,以米业为主业,兼售杂货,规模较大的还兼营酿酒糟坊、酱园面坊。一个小县城大小米店林立,竞争激烈。

长期以来店主们在经营之术中,煞费苦心,形成了一套别具心裁的行规。一是“接米”。从四乡农民手中购进稻米时,不是等粮上门,而是每天清晨,米店伙计们早早伫立在城郊进城路口,拦住挑粮运米进城的农民,议价收购。这些米店伙计能说会道,他们凭着如簧巧舌讨价还价,说得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心动,把粮食卖给他们,往往讨到不少便宜。各家米店相互之间既有争夺也有协作,他们订有君子协定,哪些米店挡哪条道皆有不成文的规定,配合默契。二是“量米”。那时计量不用秤称而用斗量。在用斗量米和刮米时,有很多技巧。用力不同,着力不一,可以多进少出,从中取利。商场上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在旌德米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米市上靠人的口才和手技能够赢利,一些身怀绝技的米店伙计身价倍增,成为店主们竞相聘用的“香饽饽”。

旌德米市的情景是颇为独特的,它宛若一幅展现生活百态的历史风情画卷,耐人寻味。每天山城晨曦初露,米店伙计们纷纷出城竞相接米,带回店里将米倒入米桶,紧接着是量米。边量米边呼唱着既计数又吉利的劳动号子,什么“一本万利”“二龙戏珠”“三羊开泰”等,如同唱着高亢有节奏的山歌。这时在街道上,运粮的独轮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不时夹杂着运粮骡驴的长鸣,此起彼落,交相回荡,奏出了旌德米市的美妙晨曲,韵味无穷,情趣怡然。

如果说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城北米市带给人们的是表象上的欢快轻松,那么将视线转向徽宁古道,映入眼帘的成群结队的运粮大军,则令人感到无限苦涩寒酸。当年来旌德买粮挑粮的主要是毗邻的歙县、绩溪等地的缺粮农民,尤其是歙县南乡被称作“南乡佬”的淳朴勤劳的徽州山区农民,身着土布衣,脚穿草鞋,肩挑沉重的米袋,或赶着驴骡,翻山越岭,汗流浃背,风餐露宿,饿了啃着怀揣的苞芦馃(玉米饼),渴了汲着随身携带的竹筒茶水,他们一步一拐地盘旋在古道上,无论是骡驮还是人挑都异常艰辛。

徽宁古道是指从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城)的一条古官道。这条道,从歙县出发,走城西北门,过万年桥,经富堨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坦至箬岭关,往东北经贴壁洞至天星洞到旌德县白地镇高甲,全长约45公里。歙县段今天习惯称“箬岭古道”,旌德人叫顺了嘴称“旌歙古道”。

笔者生长在歙县,少年时常听长辈说起到旌德驮米的故事。

“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徽州山地及丘陵占十分之八九,歙县等地的粮食缺口很大,因而与之毗邻的旌德县成了歙县人买粮驮米的首选之地。

民国27年(1938),旌德县长田易畴呈报,常熟之年,稻米自给外多余15万担,这些粮食均调往山多田少与旌德邻近的徽州各县。抗日战争爆发后,旌德每年有1000吨糙米(军粮)运往徽州各地。

旌德粮食自给有余,而邻近的徽州各县因山多田少,口粮不济须从外地调入,这里遂成为粮食供应的大仓库,“徽州粮仓”之名因此而扬。

俞村镇凫阳畈“云上梯田”(曹积宏摄)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87年,旌德属徽州地区,富余之粮,仍调往歙县、屯溪。改革开放以后,“旌德大米”一直享誉黄山市。1949年销售506吨,1987年销售5728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旌德“标一籼米”曾获商业部“信得过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北京、黑龙江、河北、青海、山东、浙江、四川、上海、天津等十多个省市,赢得了各地的赞誉。

时至今日,虽然产业结构大变,旌德“徽州粮仓”却盛名不衰。在老徽州屯溪、歙县一带市场上“旌德大米”品牌,仍然博得消费者青睐。“旌玉屏”大米,被国家进出口检疫检验局评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15年,笔者旅游在休宁小山村木梨硔农家楼上住宿时,就看到一袋产于白地的“旌德大米”。

或许,这就是“旌德大米”的口碑传承力之所在。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