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有人说,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情有可原,算不上千古罪人,你怎么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寻根拜祖的《有人说,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情有可原,算不上千古罪人,你怎么看》,希望大家喜欢。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死得很憋屈,他躺在病床上已经说不出话来,耳边满是“认贼作父”的骂声,而他尽心侍奉的“父亲”却一脸凶相地指责他“孝心不够”。
有人说石敬瑭是“史上最大的H奸”,这话不无道理,因为正是他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王朝数百年无险可守,对两宋的灭亡负有很大的责任。
石敬瑭为何要割让国土?被他认作“父”的那个“贼”又是谁呢?这一切都要从石敬瑭的传奇往事谈起。
即便将人生重演一百次,恐怕石敬瑭也不敢预测到自己竟然能坐上龙椅,因为他只是个出身于庶族阶层的沙陀人。
沙陀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域、河西走廊的一支游牧部落,安史之乱后他们迁居河东,并成为唐朝的雇佣军。晚唐时期,沙陀部落融合了突厥、吐谷浑、回鹘、党项等少数民族的别部,吹气球般膨胀起来。
随着李克用的势力壮大,他所率领的沙陀军成了晚唐最具影响力的割据势力。
石敬瑭就出生在李克用统治下的太原,从他的高祖到父亲,几代人都在唐朝做官,是个标准的汉化庶族阶级(相对于豪门士族)。
沙陀人尚武,石敬瑭却文武全才,他沉默寡言,喜好读书,尤其是兵书。李嗣源慧眼识才,将他招为女婿。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晚唐叱咤风云的牛人。攀上这根高枝后,石敬瑭的人生开始腾飞,他以“左射军”统帅身份频频征战,并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以及令人惊叹的勇猛。
二十年里,石敬瑭无数次在绝境中杀出血路,多次救了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和李嗣源的命,并数次创下反败为胜的奇迹。
同光元年(923年),后梁被灭,李存勖即位称帝,建立后唐政权,石敬瑭和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位列一等功。
本该轮到君臣之间共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到了,岂料唐庄宗李存勖却出于忌惮心理,开始处处排挤打压李嗣源,搞得李嗣源活得战战兢兢。
同光四年(926年),魏博发生兵变,负责平叛的元行钦却一败再败,李存勖没办法,只好请李嗣源出山前去平叛。
屋漏偏逢连绵雨,大军刚到前线,李嗣源的部下又哗变了,他本人还被劫持,要求他联合魏博叛军,并且在河北称帝。
李嗣源心眼活,他假装答应,却在半路脱身逃了。可问题是,接下来他该怎么办?李嗣源心里坦荡荡:我是被劫持的,没有反心,皇帝应该体谅我。所以他决定回到洛阳,向李存勖请罪。
石敬瑭赶紧阻拦:部下作乱,您作为主帅怎么能脱得了干系?本来人家就想对您下手,您要是回去必定遭遇不测,莫不如举兵算了。
别看石敬瑭是个闷葫芦,一副老黄牛的模样,其实是个心思缜密、很有见识的人,他一眼看穿了后唐内部斗争的惨烈,认定李存勖和李嗣源不可能和平相处,李嗣源想要活下去,唯有险中求胜。
李嗣源如梦方醒,一咬牙一跺脚,真的反了。于是他率领叛军一路南下,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推翻了李存勖,并登上了皇位,是为唐明宗。
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李嗣源坐上皇位后被李存勖附体,他也走上了不思进取、纵情享乐、宠幸奸佞的道路,搞得朝廷的斗争狼烟四起。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的长子李从荣谋反,李嗣源在惊惧中驾崩。叛乱被平定后,李从厚即位登基,是为唐闵帝。
李从厚发扬李存勖、李嗣源的光荣传统,又在内斗的熊熊烈火里浇了一桶油,他企图消灭干哥哥李从珂,却不料被李从珂打得丢了都城。
无奈之下,李从厚只好去投靠姐夫石敬瑭。石敬瑭收留了李从厚,岂料李从厚倒驴不倒架,竟然不顾自己的处境,指责石敬瑭不忠。
其实李从厚说得也不算没道理,此时石敬瑭心里长草了,一方面他不想跟李从珂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也不想背弃小舅子。可是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李从厚居然对他动手了。
没得选择了,于是子舅俩反目成仇,石敬瑭活捉了李从厚,并将他送给了李从珂。李从珂快刀斩乱麻,杀了李从厚,并登基即位,是为后唐末帝。
十年时间,后唐换了四任皇帝: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唐明宗李嗣源(李克用义子)、唐闵帝李从厚(李嗣源之子)、唐末帝李从珂(李嗣源义子)。
猜忌的毒性继续发作,李从珂坐上皇位后又开始对石敬瑭频频下手了。
都是藩镇割据惹的祸,自唐朝虽然灭亡了,但藩镇遗毒却始终肆虐,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节度使,他们虽然帮前任立下汗马功劳,但手上的刀把子始终让人不放心。
李从珂心里发虚呐:咱毕竟只是李嗣源的义子,义子都能即位,凭啥石敬瑭这个女婿就不行?这家伙是个危险分子,必须除掉。
石敬瑭被留在洛阳,绝口不敢提回到太原,在惊恐中他茶饭不思,病得骨瘦如柴。眼看老公都成了“非洲难民”,他老婆便去哀求母亲曹太后:俺家石郎忠心耿耿,皇帝这是要折磨死他啊。
曹太后心疼女儿、女婿,便去向李从珂求情。李从珂由曹太后养大,情同母子,这份情面他不能不给,于是他只好同意放石敬瑭回到藩镇。
李从珂这家伙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政治才华却出奇地差。既然怀疑石敬瑭,就干脆除掉他,至少将他留在手心。既然放了他,那就应该想办法笼络他。
但李从珂连出败招,他放了石敬瑭后还持续给石敬瑭施加压力,甚至常常借着酒兴公开敲打石敬瑭。有一次,石敬瑭的老婆回洛阳探亲,准备返程,李从珂醉醺醺地质问:“这么急着回去干嘛,是不是石敬瑭要造反啊?”
石敬瑭本就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在李从珂的不断挤压下终于爆发了。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拒绝李从珂的调令,还公开要求李从珂将皇位还给李嗣源的儿子,双发撕破脸了。
石敬瑭知道自己不是李从珂的对手,所以他一直试图苟且偷生,这会儿退无可退了才被迫起兵。问题是,他有办法打得过李从珂吗?
没有,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低声下气。但他给自己增添了外援,有了底气,这个外援就是契丹人。
就在中原连年征战,打成一锅粥的时候,草原民族契丹在耶律阿保机的率领下走向了统一,并且建立了契丹国。
此时在位的已经是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一个对中原垂涎三尺的家伙。
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石敬瑭连脸都不要了,他竟然称呼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且答应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耶律德光正为找不到进入中原的机会而发愁呢,突然天降好儿子,又凭空得了横亘在草原民族与汉地之间的十六州屏障,激动得差点叫石敬瑭为“爹”。
于是契丹大军挥兵南下,帮石敬瑭打败了李从珂。后唐就此灭亡,石敬瑭神奇般地当上了后晋的开国皇帝,人们讽刺地称他为“儿皇帝”。
为了侍奉好“爹”,石敬瑭一边奴颜婢膝,一边大量进贡,还不得不充当契丹人的打手。同时,石敬瑭此举惹怒了包括刘知远在内的众多节度使和士族阶级,他们纷纷宣布独立,成了后晋政权的死对头。
石敬瑭对内人心尽失,对外又因吐谷浑事件得罪了契丹而遭到“父皇”的叱责,内有外困之下,仅坐了六年龙椅的他竟然忧惧而死,年仅50岁。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石敬瑭呢?
曾经有一位历史大咖说,人家石敬瑭本就是沙陀人,谈不上“汉奸”。按石敬瑭与述律皇后的关系,石敬瑭确实是耶律德光的侄子辈,所以认爹也不算自降辈分。
另外,燕云十六州本就不属于石敬瑭,他顶多就是慷他人之慨,而且那地方是人家契丹打下来的,石敬瑭没出一份力,不算割让土地。
按这位大咖的说法,似乎石敬瑭被后人黑白颠倒了,我不敢苟同。
其一,石敬瑭的身份本就存在争议,所谓“沙陀人”就是一个大杂烩的民族,其中也包括了部分胡化的汉人。欧阳修考证说,石敬瑭应该是春秋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人,标准的汉人血统。
我认为,即便石敬瑭是胡人,但石家从高祖时期就已经入唐,并且认同了汉文化,那么他就是汉民。所以,不能因为他的沙陀族出身就可以逃脱罪责。
其二,我不清楚大咖是从哪里考证出石敬瑭与述律平的血缘关系的,即便是真的,也一定非常遥远了,请问石敬瑭为何不早点去认爹,而是选择那个时候?如果不是因为对抗李从珂,他会跪拜耶律德光吗?
这就很清楚了,石敬瑭认爹就是为了利益不惜牺牲脸面,不惜引狼入室。
其三,燕云十六州确实不在石敬瑭手里,但它确实是通过石敬瑭的手,以合法的方式奉送给了契丹。
那时候,后晋就是中原地区的合法政权,石敬瑭作为皇帝签署了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文件,这是铁的事实。作为中原政权,石敬瑭本该率先抗击契丹,却做出了倒行逆施的举动。契丹多次入侵中原,都跟石敬瑭的勾结、策应有关,这些还在不注意坐实他的罪名吗?
自从十六州丧失后,中原门户大开,导致了北宋在军事防守上的被动,骂他是千古罪人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