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国故”史话丨邾国故城千年回响

“国故”史话丨邾国故城千年回响

时间:2023-10-15 12:55:03来源:大众网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众网的《史话丨邾国故城千年回响》,希望大家喜欢。

邾国故城 千年回响

□ 本报记者 卢昱

近日,一则山大考古团队在邾国故城遗址取得重大发现的消息,引发热议。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市,是东周时期邾国都邑和秦汉时期邹县县治遗址。“十三五”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山东大学、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对邾国故城遗址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在先秦大国合纵连横、互相争霸的“国际”大背景下,作为中型国家的邾国不得不周旋于各强国之间,以求生存。古今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当踏上这座故城的遗址,尚存的古城墙和沉睡在脚下的宫殿遗迹,都在提醒来者,这里发生的故事历经千年,依然耐人寻味。

三迁国都,定于峄阳

现存的邾国故城遗址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内中部偏北为东周邾国宫室和秦汉邹县官署区(俗称“皇台”),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北部为邾国贵族墓葬区;南部为居民生活区;西南部为青铜兵器作坊、冶铁、铸钱、制陶等作坊区。城外西部有居民区和墓地。

这一遗址的出生年份为公元前614年。当时,在邾文公的领导下,邾国在峄山之阳的绎邑建立新都,并把旧都邾娄迁到了新都,作为都城存续到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灭邾,延续了320余年之久。

20世纪60年代早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对邾国故城遗址作了详细调查,对当时存在于地面的城墙、城门、土台等遗迹作了描述。调查中虽然采集到少量西周时期的陶片,但仍以东周时期至汉代陶片为主,并采集到数量较多的有陶文陶片,调查者根据邾文公迁都于此的记载,确定其始建年代为东周时期。

当年邾文公慧眼独具。这座峄山之阳的城池,城北枕着雄伟的峄山,南临庄严的廓山,东靠小山仙人脚,山下城内是一条沿着东山脚下绕南山而西去的金水河,城西当初是条大道。邾国故城的东西城墙还残存一部分。“那时候的城墙修得真结实,不吸水分,不长庄稼。”故城内的纪王村村民齐大爷感叹。1972年夏,大雨之后的遗址中冲出一件青铜鼎,是弗(费)敏父为孟姒所做的媵器,年代为春秋早期,应不早于邾文公迁都之年,反映了邾国与费国间的姻亲关系。

再倒查一下“户口”,邾国先辈的籍贯不太光鲜,本属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身上却流着西北少数民族的血液,又长期生活在东夷人的圈子里,文化礼仪都是东夷范儿,渐渐被贴上东夷人的标签,因此也被中原人所排斥。

邾国的国都是经历过三次迁移,才最终定在峄山之阳的。最初,邾国的国都在訾娄,即今曲阜尼山镇东南的长座村村北约300米处,此地与孔子诞生地尼山相距4公里。早年,邾国的第一位国君曹侠受封在邾地为君,他带领着部分曹姓族人在此定居,很快融入当地风俗文化生活,并继承邾人的蜘蛛图腾,他们的族徽和旗帜上均绘有一只大蜘蛛。曹侠以邾为国名,以邾为氏,自名邾侠。经过数代人的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氏族——曹姓邾氏族。

邾侠时期的邾国面积,大概有30多平方公里。国都訾娄东半部是山岭相连的大山套,西部是大平原,偏南是怪石嶙峋的峄山,国内大小河流遍布,如漷水、沂水,泗水的支流洙水,当时也属邾国领土。境内树林稠密、郁郁葱葱,土地肥沃。

邾侠以后的继承者根据当时形势,觉察到国小力弱者终会被强者吞噬,便在保国、强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扩大领土的方略。他们高举蜘蛛大旗,先后灭掉周边几个小国,邾国地盘日渐扩大。

紧接着,邾国又讨伐西南方的任国,并占领部分任地。其中挑选了认为是建都的风水宝地,便废老国都新迁往邾娄(今济宁任城区刘街村西)。从军事层面审视,邾娄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邾君把东北山区的都城迁到此处,各方面比较便利、顺心。

随着迁都和开疆拓土的进行,到了邾侠的七世孙邾夷父时,邾国日益强大。邾夷父,名颜,历史上称之为“邾武公”。邾武公即位后,清醒地认识到北面日益强大的鲁国,才是邾国最大的威胁。于是,他采取政治联姻的方式,来消解邾、鲁的敌对关系。他毅然决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鲁国的君主鲁武公为夫人。

同时,邾武公采取靠拢周王室的策略:一方面听命于周天子的调遣,为西周王朝南征北战,并多次建立功勋;另一方面积极内修国纲,休养生息,选择时机,开疆辟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邾国的版图逐渐扩大,成为当时东方的一个中型国家。

可从春秋初年开始,周王式微,邾国与鲁国两强相邻,和平成了奢望。此时的邾国,实力仅次于齐、鲁,与莒相当,今天邹城的全境和周边的济宁、金乡、滕州、兖州、费县的部分地区都在它的囊中。但强中更有强中手,极力扩张的鲁国怎会放过身边这块肥肉,经常以“伐夷”为借口加兵于邾,仅见诸《左传》记载,鲁国对邾国的入侵就达十几次之多。先后夺取了邾国大量的土地。

在邾武公之后,还有数位邾国国君与鲁国纵横捭阖。到邾隐公在位期间,正值春秋末叶,霸权衰弱,群龙无首,“国际”秩序混乱,各国内部社会变动剧烈,邾隐公治国无方,外交失策,虚骄浮躁,不思进取,在鲁国的持续攻伐下几至亡国。

邾隐公在吴国帮助下归国复位后,仍行无道之政,为吴所废,越国又助其复位,依然无道,再为越所废,三度失国,昏庸误国。战国后期,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君和部分子民被迁至湖北黄冈地区,并在此筑城以居之。这种做法符合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灭国不绝其祀而迁其君于他处安置的传统。

鲁南中心,传承千年

邾国虽然从历史舞台上隐退,其国都旧城却繁荣依旧。到秦汉时,此地成为邹县县治所在,直至北齐年间邹城迁往铁山之阳(今邹城市市区),这座城市存在1100多年。2015年以来,山大考古团队先后对故城的仓储区、城墙、贵族墓地、冶铸区进行了发掘。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在“皇台”东北部揭露出一处始建于战国中晚期,沿用到秦、汉、新莽时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结构完整,布局清晰。

其中,建筑废弃堆中出土800余枚以“驺丞之印”“驺亭间田宰”为主,包括驺县下属多个乡印、库印,以及周邻十余个县丞之印在内的秦、西汉、新莽封泥;表明该组建筑基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秦代、西汉、新莽时期的县衙,为研究秦汉新莽县衙规制提供了唯一实例;为研究秦汉新莽地方基层治理体系、行政管理制度等提供了丰富史料;出土的大量建筑和日用陶器为细化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分期断代(尤其是山东秦代和新莽遗物断代)提供了标尺。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期的邹城,其物质遗存呈现出齐国的文化面貌,楚文化的特征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楚灭邾之后当地很快便被纳入齐国版图的缘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解释,考古发现表明,战国时期的邹城应该是齐国在鲁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这一点可以从邾国故城集中出土具有“物勒工名”性质的陶文得到证明。早在1933年,历史学家王献唐就曾编撰《邹滕古陶文字》一书,在该书叙中亦曾论述临淄陶文与邾城陶文的差异,谓邹滕陶文多简古,多为邑、乡、里名或人名、器名。

2015年邾国故城遗址的发掘更是集中出土一批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陶量,陶文中有“度同”等,发掘者认为是“官量的标识”。邹城作为战国至秦汉时期鲁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地位由此可进一步确立,这无疑也是秦始皇帝两度登临峄山的原因之一。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大型聚落形态,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鲁文化核心区,处在周秦汉这一我国历史上从封邦建国的方国阶段迈向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时代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恢宏的历史转折时期,各个区域社会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轨迹。深入系统开展邾国故城遗址城市考古和城市文明研究,对研究山东地区东周秦汉文明、古国古城考古、早期城市文明,探索从诸侯国都城走向秦汉大一统帝国治下的县城的过程中的城市变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等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待有更多破解邾国文化密码的成果问世。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