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东吴”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东吴”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时间:2023-10-11 15:15:02来源:史说新语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说新语的《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同一档次》,希望大家喜欢。

周瑜和陆逊都是东吴手下建功立业的大都督,一个赤壁之战大败曹军,一个夷陵之战大破蜀军,但依据正史分析,两人根本不在同一层次。

东吴作为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之中存在感最低的国家之一,也曾有过两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是由大都督周瑜参与的赤壁之战,另一场也是大都督陆逊参与的夷陵之战。

三国演义里的罗贯中刻画的周瑜实在不堪一击,而陆逊却能屡立战功,这么看来好像陆逊要比周瑜更强,但依旧正史分析,两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无论是战绩,还是出身周瑜都要比陆逊强上太多,周公瑾被世人误解太多了!

被小说演绎的周公瑾

尽管《三国演义》确实是最好看的小说之一,但他还是欠周瑜一个“对不起”,为了“演义”而塑造的以蜀汉为“主角”的故事,确实对不起这位火烧赤壁的周公瑾。

小说里,是诸葛亮东访吴国,舌战群儒之后分析了抗击曹操的敌我态势,最后还献出妙计“草船借箭”来相助东吴的一臂之力。

这其中更好像是东吴给诸葛亮搭好了舞台一样,就连周瑜也在后面被诸葛亮气死。

“既生瑜,何生亮”或许是周瑜对于诸葛亮才华和智谋的钦佩,但这并不能否定周瑜这名大都督也是有着盖世之才。

在正史里,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在36岁的时候不幸染上疾病而死;说服东吴众位将士抗曹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

赤壁之战更是以东吴为主力完成了奠定“三国鼎立”的立国之战。蜀汉确实参与了,但出力并没有那么大,毕竟那时的刘备还很弱小。

只是小说的主角是蜀汉,因此赤壁之战反而成了诸葛亮表现自我的舞台,后来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是让周公瑾的威风因为剧情而牺牲了,后来被气死更是将周公瑾贬低到了极致。

如果周公瑾穿越了,看到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自己在后人的印象里已经那样不堪,一定会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反而是东吴的另一位大都督陆逊好像猛的一批,首先他击败了关羽,然后他又击败了刘备,这看起来好像两人旗鼓相当,但实际上陆逊差周瑜远矣。

首先,从出身和地位上两人就相差甚远。

周郎乃是一代英才

周瑜的堂祖父以及堂叔都曾官居汉朝的太尉之职,这等家世背景长大的周瑜自然是文韬武略兼备。

那年才24岁的周瑜就已经被吴郡之人称作“周郎”了,一是年轻有才,另外就是因为周瑜的恩德信义赢得了士兵和人民的广泛认可。

后来周瑜更是从袁术手里抢到了两名美女,她们分别是大乔和小乔,这两名美女就连曹操都“垂涎三尺”,而周瑜将这两名美女小的留给自己,大的分给了自己的发小“孙策”。

接着便开始为自己的兄弟孙策开疆拓土,直到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将东吴留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

东吴换了个主人,但周瑜依旧对其分外忠心,在周瑜等人的支持下,孙权很快就掌控了整个东吴。

公元210年,周公瑾因为天妒英才所以离世了,孙权因为周瑜的离世而痛哭:“公瑾有王佐之资,但是寿命短促,你走了我还能依靠什么呢?”

可见在当时周瑜已经成为东吴顶梁柱一般的大都督,孙权称帝之后更是宣称:“如果没有公瑾的话,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这在当时算什么?辅政大臣?托孤重臣?在孙权心目中,“周瑜”二字的分量怕是太重了,出身名门并且对君主孙权有再造之恩。

而陆逊呢?陆逊的祖父虽然是庐江太守陆康,但一个太守怎么比得了当朝太尉的家族呢?因此从出身来讲,陆逊差周瑜远矣。

陆逊21岁的时候进入孙权府内成为一个幕僚,十几年之后,将近40岁的陆逊被吕蒙举荐成为自己的候选人,然后经过一次次努力,成为后来的大都督陆逊。

而后来的陆逊也因为参与太子的争夺而不被孙权重用,在孙权心目中,陆逊不如周瑜远甚,因此比起在东吴的地位,尽管两人官职一样,但地位差距很大。

甚至从战绩上来讲,陆逊也差周瑜不少。

赤壁之火 名载史册

听说曹操要来了,群臣都吓得要投降,曹操几十万大军装备精良,东吴就算加上蜀汉都不足以和曹操正面一站。但在周瑜的努力下,整个东吴团结一心,并拉上蜀汉一起抗曹。

面对强敌,周瑜和其盘旋之际,又使出诈降计,利用火攻扭转战局,他不仅是赤壁之战的决策者,也是执行者,更是指挥者。

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掐灭了曹操南下的企图心,更是直接奠定了后面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一直到了宋朝,苏轼也来到了赤壁,写下一首赤壁怀古以此来夸赞当时周瑜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可见赤壁之战对后世的影响之大,反观陆逊最出名的莫过于夷陵之战了。

公元222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出兵讨伐东吴,这就给了陆逊表现自我的机会。虽然后来陆逊大败蜀军,和赤壁之战比起来都是一场胜利的战争,但差距有点儿大。

首先是双方将领的差距,赤壁之战的对手是曹操,曹操的军事才能虽然比不上诸葛亮和司马懿。

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会儿,还是很猛的;反观刘备,这一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个人军事能力远远不及曹操。

再就是兵力的问题,曹操几十万军队南下,大有势如破竹之势,这对周瑜来讲根本就是一把逆风局,但周瑜就是靠着个人能力绝地翻盘。

反观刘备攻打东吴的时候,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势均力敌,甚至蜀汉还少一些。

最后就是装备问题,东汉时期的北方依旧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曹军的装备、补给、后援之类的自然不用说;而蜀汉的各方面条件就没那么好了。

直到现在,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夷陵之战,但赤壁之战就不一样了!

智谋上依旧强势

甚至在智谋上,周瑜都可以碾压陆逊。首先在大局观上,陆逊就差周瑜不少,曹魏一直都是三国里面最强大的一个国家,无论是领土还是实力。

在大局上,只有南方的两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抵御曹操南下的步伐,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诸葛亮多次北伐,很少对东吴出手,周瑜也是有这样的共识。

如果蜀汉或者东吴有一个不在了,那么另外一个所面临的必然是灭亡,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陆逊却不这样认为,他先是忍辱负重,关羽放松警惕之后,对蜀汉出手了,这就让两个本应该是盟友的国家互相消耗了起来,也为后来曹魏的统一间接做了“贡献”。

因此,在大局观上陆逊比不上周瑜。在作战风格上,周瑜更加大开大合,各种奇招层出不穷,智慧手段更是频繁亮相,但陆逊更加倾向于稳扎稳打和忍辱负重。

就像是一个是乖孩子,一个怪孩子,打起架来,自然是乖孩子吃亏。就连在政治和忠心上,陆逊也要差周瑜不少。

孙权刚即位的时候,周瑜已经是很有影响力了,说他是大权在握也很合适,但他在将权利慢慢交给孙权的时候,也让孙权毫不猜忌,这就是周瑜高明的手段了。

一方面不篡位,是他足够忠心,另外就是他手握重权却和孙权把关系处理的很好,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陆逊在功成名就之后,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插手太子之位。此举无论放在何时都是君主内心的大忌,以至于最后陆逊被孙权猜忌,最后含恨而亡。

三国周郎赤壁

历史上的周瑜更是难得一见美男子,他不仅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更是为东吴的立国立下大功。

甚至民间百姓都对其好评连连,但由于小说的需要,周瑜为了剧情牺牲了太多,也背负很多不应该有的“小肚鸡肠”。

尽管三国时期,诸葛亮、司马懿等等有才华之人层出不穷,但周公瑾的英姿也不该被埋没,陆逊尽管战绩不错,职位也和周瑜相当,但和周瑜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三国演义的主角是蜀汉,因此公瑾赤壁上的功绩才被剧情吞没,而陆逊也因为和周瑜职位相同,又打败了刘备才让人误以为两人可以并驾齐驱。

三国演义的传播度太广了,相对于古籍文献,大众更加喜欢小说和影视作品,因此常常有人以为周瑜并无大才,但周瑜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小说欠周瑜一个真相。

或许公瑾多活十几年,三国的故事还能更加精彩一些,但“既生瑜,何生亮”,谁让人家是主角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