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中国古代官员也能交医保,聊聊古代的“公费医疗“制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野风信子的《中国古代官员也能交医保,聊聊古代的“公费医疗“制度》,希望大家喜欢。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公费医疗"的普遍认知就是"能够享受公费医疗这一福利的人员在他们生病的时候,从诊疗到治疗所要承担的费用都是免费的。如果让对中国医疗制度历史不熟悉的人们评价"公费医疗",他们可能会感叹这一制度是现今文明社会的产物,是顺应时代进步所出现的先进制度成果。但事实上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公费医疗"制度,其作为我国早期先进文明的代表,起源之早、历时之长、体系之完善都是可圈可点,用以借鉴的。
一、 古代公费医疗的起源与发展
1. 古代公费医疗的初步形成
古代的公费医疗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由政府掌控药物的采集与分配,但当时所服务的对象仅限于皇室内部,官吏阶级无法享受这一待遇。秦始皇终结诸侯割据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度王朝后,医药水平与制度也因为社会的安定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朝廷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用以掌握医药行政、医疗组织和医学教育。
秦朝的国家机构中有专门用于治病的部门太医令丞,这一部门中的太医不仅要对皇帝以及皇室的健康负责,还要负责中央官员的疾病诊治,公费医疗在这一阶段逐渐被确立。到了汉代,医者又有"官医"与"民医"之分。
官医即为官僚统治阶级免费服务的医官,供职于专门的医疗机构,这也是统治者笼络臣属的手段。此外除了为统治者与官吏服务外,官医还会被朝廷指派去为士兵、平民甚至囚犯去诊病。当国家发生瘟疫时,医官也要负责赈灾医治,发放药物,尽量避免疫情的扩散。
2. 古代公费医疗的完善与系统化
唐宋时期,公费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层层覆盖的完备系统,由隶属礼部的医药行政总体负责,另外设立太医署,司职医学教育与医疗组织。以负责的医疗服务对象来区分,这些中央机构制度各有划分的对象。尚药局负责皇帝,妃嫔及诸王公主外加禁军官兵的的医疗,太医署负责京师百官以及皇宫内院的宦官宫女,各衙门卫兵外加各边疆名族驻京要员等。
地方官吏看病抓药也依赖于"医在王官"的制度,州府一级的设有地方一级的医学院,里面的医官既要负责该区域内的疫病防治和药材管理,又要负责地方学院内年轻医师的教育,可谓是责任重大。
县级区域只设县级医院,且全部配备医官,除了要为县衙官吏、平民百姓诊病外,还要负责药材的收集和疫病的预防,而这些医官规定必须由太医院或地方医学院的毕业生来担任。这种各级分工明确的医疗制度体系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时期的结束。
二、 古代官员公费医疗制度的优势
1. 官僚阶级的健康得到保障
古代各级衙门都配备有相应的医疗机构,京师百官由太医院负责,州府衙门官吏由地方医学院负责,县级衙门官吏由县署医院和专门的医官负责。中央京师官员位居天子脚下,确保其身体健康自不必多说,州、府、县级的医疗机构尽管也对外开放营业,但其绝大多数的精力仍然放在关注同僚官员极其家族亲属,师长学生的身上,毕竟同朝为官,相互之间提携关照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朝廷上下所有官员和其亲属以及相关人员的医疗条件便可以得到最好的保障。
2. 促进了君臣同僚之间关系的和睦
官员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官员在生病期间除了会得到政府的免费医疗外,皇帝有时还会恩赐给臣子恢复养生的保健药材,以示君主对下属的关心与爱护。有时医官还会根据官员的需要展开会诊,研究新药的制作,尽心尽力的为同僚服务。
总体而言古代官员所接受的医疗服务是全面而细致的,确保了他们能够在生病时得到最好的医治、服务以及病后的休养与恢复。同时公费医疗制度相应的刺激了整体医疗水平的进步,加强了朝堂之上君主与臣子之间,官员同僚之间关系的和睦,保证了统治者政权的稳固以及社会的安定。
三、 古代官员公费医疗的弊端
1. 攀权附贵的人情药方
医官虽然也是国家正规的官员,但其品阶在古代官僚阶级中根本属于末流。面对掌管国家军政机要的高官们自然是尽力巴结,曲意奉承,而他们能够做到的便是给这些王公显贵们开出大量的"人情处方"。这也是古代官员公费医疗中最大的弊端。宋朝分属太医局管制下的和剂局专门负责新药的研制,"凡一剂成,皆为朝士及有力者所得"但所有的贵重新药全部都会被掌权的高官们瓜分殆尽。
古代的权贵高官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亲属身体有恙,都会由太医亲自来诊治。《红楼梦》里,尚在襁褓中的巧姐也安排太医来看病,并服用他们送来的丸药。事实上,这不过是医官们攀附权贵的手段,慷公家之慨,收获高官显贵们的人情与财帛。纵观古代所有的巨贪大恶,每一个在抄没家产时都会被搜出大量的珍贵药材与成品丸药,其来路无非是太医院、尚药局和御药院等部门的孝敬。
2. 管理混乱,中饱私囊
医官们不仅负责对官员们的诊治还兼职药材的管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使得他们损公肥私。"弊端百出,往往为诸吏药生盗窃"医官盗窃药材已经是屡见不鲜,还有的会把珍稀的药材进行调包"以台附易川附,樟脑易片脑"。发展到后来医官们捞取钱财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通过与不法奸商之间的相互勾结在药材上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替真,向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的次药、假药。朝廷对此却是无法分辨,而医官们在其中所获取的财富十分可观。
3. 医官们私营诊所药铺
古代的医官们除了按时点卯上班外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开设诊所为普通平民看病抓药。根据史料的记载,古代的太医们往往是隐形的富豪,住着高门宅院,穿着锦绣华服,但按照医官的品阶其一年所得的俸禄仅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温饱,如此巨大财富的来源自然有其捞取钱财的门路。除了高昂的诊断费用外,药品的价格也是令人咋舌,药品货源也多来自官办的药局体制之内,此等"生意"真可以说是"无本万利"。
四、 总结
古代政府对官员所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本质上是统治者为笼络人心,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手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国家公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健康与安全,使他们能够安心的为国办事,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它的存在也有着极大的弊端,在官官相护的表面下充满着官僚主义色彩,加速了吏治的腐败,致使了国家财政千疮百孔,漏洞百出,反而与统治者最初的意愿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