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崇祯”孙传庭手握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崇祯”孙传庭手握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时间:2023-09-27 18:45:07来源:世界历史故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世界历史故事的《孙传庭手握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希望大家喜欢。

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一,完全绝望的孙传庭对着手下将士喊道:“兄弟们,咱去和闯贼打一仗吧。虽然必死无疑,但也比再进诏狱面对锦衣卫那帮走狗好得多!”

此时西安的关帝庙外,陕西当地豪绅士族一片欢呼,掌声雷动,因为他们望眼欲穿终于盼到了孙传庭将要带着他的十万精兵,出潼关打李自成的好消息。

除了崇祯皇帝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孙传庭这次出征必然有去无回,但孙传庭别无选择。

关中父老的谣传,军中将士的怨恨,朝堂同僚的诬陷,早让孙传庭在天怒人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痛苦了一年多。

二十五年前,他也曾年少有为一腔热血为国为民,而两个月后,他将落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一、将门虎子思报国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才子吴伟业,在他的《吴梅村全集》中记录,生于万历二十一年四月十一的孙传庭,十三岁就在童子试中夺魁,此后以年年第一的学霸姿态一路考到御前。

万历四十七年,孙传庭成为山西代州孙家第一个高中进士的人,同榜的有后来名震天下的督师袁崇焕。

根据《代州孙氏家乘》记载,孙传庭的九世祖孙成,是在朱元璋创业初期和丁普郎、傅有德一起投奔明军的,真正为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

孙成在明朝洪武年间被任命为振武卫百户,到孙传庭的六世祖孙凤开始鼓励子孙习文。成年的孙传庭,“仪表魁伟,身长八尺,能左右射,武艺绝伦”,颇有先祖遗风。

孙传庭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为河南永城县知县,之后又担任商丘知县。在这两任知县任上,孙传庭不畏权贵,勤政爱民,尤其在兴修水利和赈灾练兵方面成绩斐然。

虽然身处中原腹地,初出茅庐的孙传庭已经开始时刻关心明朝边塞的局势。

“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等诗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青年知县。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孙传庭因在镇压白莲教时防备有功,被南京广东道御史王允成褒奖,获得入朝述职的机会。同年直接被调到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又升至稽勋司郎中。

年少有为且稳步上升,本该正是满腔热血的孙传庭大展抱负的时候。然而正是因为接近权力中心,更清楚地看到了魏忠贤专政的黑暗,嫉恶如仇的年轻人哪里受得了?直接告假回乡。

这一隐退,竟然就整整十年光阴,修缮宅院,种松栽荷,饮酒赋诗,花晨月夕——这可不是我故意堆砌辞藻,这是清代大儒冯云骧在孙传庭的墓志铭中写的。

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如果真的就在这样的醉生梦死里消遣掉,对孙传庭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归宿,毕竟他后来的遭遇只能用悲惨来形容了。

孙传庭还是对朝廷、对边防放心不下,所以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皇帝一声召唤,他立刻就复出了。

崇祯皇帝也够面子,直夸孙传庭是边防人才,越级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

二、生不逢时命蹉跎

但建功心切的孙传庭没有料到,他复出的第一步,就踩到了同事给穿的小鞋里。

因为不顾情面地表达了太多自己的看法,孙传庭彻底惹恼了掌管着人事安排的吏部尚书谢升。谢老哥瞅准陕西巡抚甘学阔被罢官机会,向崇祯奏了一本。

这老狐狸奏折写得相当有水平:陛下,您看伯雅(孙传庭的字)对边防分析得那么到位,现在陕西这样战事吃紧的地方,真是需要这样的专业对口人才啊!

孙传庭就这样来到了他至死都一言难尽的是非之地——陕西。这是大名鼎鼎的“闯王”的“龙兴之地”,孙传庭一生的跌宕起伏一生的荣辱兴衰,将从此和陕西和“闯王”紧紧绑在一起。

其实从北京出发到陕西之前,孙传庭就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崇祯在临行前问他,有什么需要朝廷帮忙的?

孙传庭一针见血请求提供充足军饷,但崇祯帝表示“措兵难,措饷更难”,答应给他六万两饷银,但以后由他自筹。

“措兵难,措饷更难”,是必须要画重点记住的七个大字,它们将像一个噩梦般隔三差五出现在孙传庭今后的人生里。

面对这样的开局,孙传庭还是努力打好了第一手牌。他到任后积极整顿陕西稀烂的军政,不到一个月便斩杀了驻守陕西商洛的农民军首领张显。

乘胜追击,三个月后孙传庭又和上司洪承畴在子午谷之黑水峪以逸待劳,直接生擒了当时农民军最高领袖、第一代“闯王”高迎祥。

这一战,直接用事实证明了当年魏延向诸葛亮进献的“子午谷奇谋”并没有那么高明,也成了孙传庭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三十六路农民义军此后元气大伤,死的死,降的降,使得崇祯朝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陷入了一个大低潮。

崇祯大喜过望,直接让孙传庭押送高迎祥至京师凌迟处死,孙传庭的个人威望也因此达到了巅峰。而他人生的悲剧,也在浑然不觉中拉开了大幕。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远在关外的多尔衮 、岳托突然率清兵分路入侵,直指京师。在家为父守孝的名将卢象升被直接拉到前线,深得崇祯看重的孙传庭被命令北上勤王救驾。

一到前线,孙传庭傻眼了。

崇祯只是需要得力战将,但并不信任他们。真正统领重兵的,是监军太监高起潜。更可怕的是,将士都怯懦,遇到清兵就溃散且军纪败坏。

孙传庭不顾高起潜命令,向崇祯请旨,希望防守为主,不可浪战。刚愎多疑的崇祯大怒,清兵都兵临城下了,你竟然抗命不战?

卢象升被迫孤军进攻身陷重围,而近在咫尺的高起潜手关宁铁骑却按兵不动,致使一代名将卢象升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不论高起潜如何威逼,孙传庭坚持不轻出、严守备、伺机攻的既定御敌方略,两人因此关系势同水火。

高起潜可是在诛杀魏忠贤时立过功的,是崇祯最信任的太监。

三、孤掌难鸣陷囹圄

清兵退后,孙传庭多次上疏请求面圣,详细陈述自己的制敌方略,高起潜百般阻挠。时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也担心风头还在的孙传庭回来,有可能会威胁自己的职位,帮着从中作梗。

被因在保定的孙传庭一场伤风后,竟然双耳失聪,于是向崇祯告假请求还乡。崇祯的反应让人大跌眼镜。

他不相信孙传庭有病,怀疑这小子肯定是因为抗清的事故意和朝廷甩脸子,派了后部的人去调查孙传庭。兵部确认了病情后回报,崇祯竟然还是不相信,又让御史杨一儁再去核实。

杨一儁回来据实汇报,没想到让崇祯勃然大怒,坚称孙传庭称病“显属欺罔”,并认为杨一儁在包庇他。

崇祯下令将孙传庭和杨一儁两人一并革职,派锦衣卫将孙传庭逮捕入狱,时为崇祯十二年(1639年)七月二十三日。

从剿匪名将莫名其妙沦为阶下囚,满腔报国热情的孙传庭,被困在诏狱中等待着脑袋随时被搬家。但崇祯似乎还没玩够,等了三年,孙传庭也没等来那一刀。

三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在诏狱中的孙传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老对手李自成在商洛东山再起,破洛阳,杀福王,定都襄阳当上了皇帝;张献忠也再次从湖北反明,一路打到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巡抚熊文灿 、后部尚书杨嗣昌皆因镇压不力,或被问斩,或自杀谢罪;老上司洪承畴在东北被皇太极打得找不着牙。

看着农民领袖和自己平起平坐,手边终于无将可用了,崇祯又想起了孙传庭。

崇祯十五年正月,孙传庭出狱。

文华殿里再次见到老板崇祯时,不知道他是因为“历经磨难归来仍是少年”的天真呢,还是因为终得大赦激动得大脑空白了——孙传庭再次向崇祯拍胸脯:给我五千精锐就可以剿灭义军!

一回到熟悉的起点陕西,孙传庭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曾经熟悉的陕西,早已不是那个陕西。

农民军的进进出出,前面五任巡抚的管理不力,使得这一片关中沃土早已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自己坐牢前辛苦建立的秦军,早在项城之战、襄城之战、松锦大战等战役中损失殆尽。

得知李自成现在已拥兵超过十万,孙传庭再也坐不住了,灰溜溜地向崇祯求助:能不能给我练兵两万、给饷百万?

崇祯相当恼怒,当面胸脯拍得响,转身就来掉链子,虽然暂时批准了,但也加了一条:钱可以给,收到钱你一个月内必须率兵出潼关围剿李自成!

(崇祯十五年六月)丙午(初八日),总督孙传庭请练兵二万。得旨:“原议练兵五千可以破贼,何以取盈二万?且百万之饷,安能即济?但得饷一月,便当卷甲出关,共图歼荡,不得过执取咎。” ——谈迁:《国榷》卷九十八

四、进退两难舍此身

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见孙传庭还没出兵,崇祯懒得催促了,直接任命苏京为监军,逼迫孙传庭出关救援被李自成围攻的开封。

十月,孙李二位宿敌在河南颊县狭路相逢,李自成是刚刚打下开封的疲惫之师,孙传庭是一帮未经训练的新兵。

一开局,孙传庭的诱敌深入起效,打得李自成落荒而逃。逃走前农民军把携带的所有粮饷财物都扔了,没想到这样一个常规操作,竟然成了扭转战局的神来之笔。

明军一见满地金银财宝,再也无心恋战,欢呼着一顿哄抢。李自成愣了那么一下,果断下令,别跑了,打回去!

正在抢战利品的明军作鸟兽散,明军一溃千里,无论孙传庭喊破嗓子也无力回天。孙传庭出狱后第一次出潼关对战李自成,就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这场被后世史学家极尽嘲讽地命名为“柿园之战”的战役,充分让孙传庭看到了明朝正规军和农民军,在军纪上不可逾越的差距,也击溃了孙传庭内心最后的一点坚持。

狼狈逃回陕西后,孙传庭斩了率先溃逃的右军首领萧慎鼎。本来左军是跑得更快的,但左军首领左勷的老爸左光先,既是名将,又是榆林豪门,惹不起,最后让他们家赔2000匹战马了事。

曾经的屠龙少年,终于在这次溃败之后内心起了微妙的变化。

孙传庭知道朝廷是指望不上了,那个只看结果的崇祯皇帝这次没有杀他,已经是奇迹了。无论军队还是粮饷,从此都得他自己想办法。

他开始在陕西干起了自己曾经鄙视的事: 逼迫陕西士绅地主筹粮捐款。同时强行以“三家出壮丁一”的方式征兵。

在战场看到农民军面对一地财富无动于衷而明军疯抢的场景,也深深刺痛了他,他开始以酷刑治军。

一系列的霹雳手段,暂见成效,但也给孙传庭带来了副作用:他得罪了更多的人。地方豪绅怕他,下属将领恨他,朝中同僚忌惮他,几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一封封的告密信交到了崇祯手中,这些人给孙传庭扣的大帽子是“避而不战养贼自重”。

刚愎多疑的崇祯却觉得挺像孙传庭一定干得出来这样的事,便亲自写条子逼迫孙传庭再出潼关,否则锦衣卫伺候。

五、是非功过谁人问

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一,完全绝望的孙传庭,在西安关帝庙誓师,率领刚刚凑齐的十万大军开往潼关。

并不是只有孙传庭一人在练兵,出了潼关,对面的李自成也在屯田练兵。

“贼以禁杀课耕,张官设吏,簧惑民心,立定根脚。”崇祯十六年二月“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

这一切,和陕西的民不聊生形成鲜明对比,与这样的对手交战,孙传庭感到绝望是必然之事。

八月二十一到达汝州,农民军首领李养纯投降,根据他招供的信息,孙传庭于九月连破宝丰和唐县,并纵容手下屠城。

九月十四,两个宿敌又在颊县重逢,历史挺幽默,将一样的剧情又重播了一遍:

孙传庭首战告捷,农民军重要将领许君友被俘杀,李自成本人差点被抓住。然而,这却是孙传庭人生最后的胜利了。

当天,大将刘宗敏抄后路断了明军粮草,孙传庭不得不亲自回头挽救粮草——明军的粮草是从陕西基地千里调来的,一旦断掉,大军立刻陷入绝境。

但留守的明军不管那么多,大骂孙传庭不得好死,自己带人往回跑,把他们留下送死。于是他们跑得更快,十万大军不战自溃了。逃回潼关,剩下不到四万人马。

气极败坏的崇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接盘,只好下旨削夺孙传庭督师及兵部尚书的官衔,并令他“戴罪收拾余兵,扼守关隘,相机援剿,图功自赎”。

十月初六,潼关破,孙传庭战死;五天后,西安失陷,孙传庭的妻室张氏率三妾两女投井自杀。五个月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煤山上吊,明朝灭亡。

孙传庭死后,尸骨无存,逃到山西的陕西巡按金毓峒向朝廷报告孙传庭下落不明,所以崇祯没有给予任何封赠。

——在一个不认可你的领导眼里,你拼尽全力,也依然是个废物。

《明史》这样评价:孙传庭死,关内无坚城矣!传庭死而明亡矣!

乾隆后来嘉奖了一批明朝以身殉国的人士,孙传庭也在其中。其中一句评价是:夙娴良画,屡著捷功,仓卒殉军,仁成身殒,谥号为“忠靖”。

兵败身死

孙传庭回到潼关时,收集的残兵尚有4万余人,看起来仍能凭险顽抗。

然而,人心已散了。

崇祯将兵败的责任推在传庭身上,免去他督师尚书之职,令他守潼关,戴罪立功。

早先,传庭为了加紧练兵,法度严明,手下的跋扈将领们已不爽,只是慑于孙公威严,不敢不从。如今,孙公已是戴罪之身,且已被免职,自然都不服了。

大将高杰公开指出:不要守潼关,回去守西安!尽管被传庭驳倒,但已无战心。

不久,自成亲率大军西进,直趋潼关。

自成派出部分军队,攀越山险,绕至潼关之后,夹击潼关。

其实,能够攀越山险的,规模自然是不大的,明军如果协同一致,义军未必能得志。

然而···人心散了。

高杰“拥兵不顾”,率先逃跑,明军部署全乱,白广恩等部也只好逃走。

高杰奔延安,白广恩奔固原,高汝利奔汉中,众将各自散去!

孙传庭知大势已去,遂操刀上马,亲率亲丁数百人冲入阵中,当场战死!

“传庭死而明亡”,大明最后的支柱,就这样倒下了。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说的就是孙传庭这样的人吧。

作为“独木”,孙传庭显然是合格的。

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极短的时间内,练成强军,使其能在正面交战中屡破自成。

在军事指挥上,传庭或设伏用奇,或阵而后战,都能压制李自成。

遗憾的是,“大厦将倾”。

崇祯对战争全局的指导,使传庭始终在战略上处于被动。

传庭或是只能带着“新募之兵”,或是在粮饷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出击,始终徘徊在危险边缘。

尽管传庭在战术上作得比较出色,但由于战略上被动、冒险,始终风险极大!

而大明已丧乱的组织,又使传庭这个兵部尚书根本无法控制风险。

左良玉逗留不进,使传庭夹击部署无法实施;豫兵莫名其妙的混乱,使传庭自己操练的秦兵也陷入混乱、溃败···

孙传庭,始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只是,站在即将倒塌的大厦之下,其悲惨的结局无法避免。但《明史》是清朝人编撰的,乾隆的嘉奖也距离孙传庭战死沙场过去了整整132年。

为大明尽心尽力一生的孙传庭,得到的最高的评价却是杀死他的清朝人给的,这实在是历史让人觉得感伤和讽刺地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